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介绍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临床经验、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皮肤外科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中华皮肤科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皮肤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来稿须知

  1.1本刊不接受信件及E-mail方式投稿,请作者直接登陆本刊网页进行网上投稿。审稿费40元/篇(邮局汇款);

  1.2来稿需附纸质作者单位介绍信。注明稿件的真实性,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请写明第一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E-mail(非常重要)。

  1.3基金资助课题论文,请在来稿上注明基金项目及编号,本刊优先考虑发表。

  1.4拟采用的稿件,争取在180天内发表(自收稿日起计算)。需修改的论文请在收到退修意见后15天内完成修改并发回,已修改部分用红色标注。请作者及时上网查询稿件动态。

  1.5稿件确定刊用后,请及时交纳稿件处理费。

  1.6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刊出后赠当期杂志1~3本,并支付一定的稿酬,由第一作者分发。

  1.7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印刷本和光盘、网络形式发行。凡投本刊的稿件,均认为其作者同意以3种形式发表自己的论文。

  2来稿论文格式要求

  2.1文题:简明、醒目,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一般不用缩略语,已通用的(如DNA等)除外。

  2.2作者: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在作者名右上角注1、2、3……,其下分别列出单位、邮政编码。第一作者需附简介(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学历和职称;研究生应注明硕士、博士和导师姓名)。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为电话、传真或E-mail。

  2.3摘要:论著、临床经验总结、流行病学需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即:目的(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综述、教学、个案类可用提示性摘要。

  2.4关键词:文章需标引3~5个关键词,并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所列的词。必要时选取与本文中心问题相关的自由词。关键词之间以“;”相隔。

  2.5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药物名称使用1995年版的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

  2.6计量单位: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7批准、1994-07-01实施的《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93)的规定执行,要求使用单位符号表示。

  2.7统计学: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示例: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Scheffe法检验,漱口前后嗅觉法和挥发性硫化物水平计分的两两比较用配对t检验;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各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用Scheffe法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8图表:应简明、易懂,少而精,并附有中英文题标与注解。能用文字说明的,则不用图表。图表的题目应有自明性,并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随文放置或集中放于文后。

  表格用三线表(即顶线、栏目线和底线),并标明统计学处理结果。线条图用制图软件绘制。照片应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组织学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大体样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电子显微镜照片需标明长度标尺(如1μm)。

  2.9文章标题:各级标题用1、1.1、1.1.1、1.1.1.1,一般不多于4层,均顶格书写。

期刊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皮肤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皮肤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皮肤科杂志往期文章
  • 荨麻疹的临床分类及其处理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致使传统的临床分类较为繁琐,不便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荨麻疹病谱的提出,使得传统的临床分类得以简化,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赵兴云;顾恒;邵长庚 刊期: 2005- 11

  • 免疫抑制剂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进展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炎症性皮肤病.重度特应性皮炎由于病情严重和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需要系统治疗.随着近年来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适应证的扩充,免疫抑制剂成为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特殊人群,尤其是儿童,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基础研究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以便更好提供临床用药信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警兮;姚煦 刊期: 2016- 06

  • 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含抗菌肽保湿剂对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含抗菌肽保湿剂治疗持续性局限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1组外用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2组外用芙清凝胶基质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疗程为2周。皮损痊愈者,每4周随访1次,随访至第14周;选取5例皮损局部临床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进行金葡菌培养,比较其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效果。结......

    作者:李妍;徐薇;李邻峰 刊期: 2016- 10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带状疱疹10例

    200年我们对大多数住院患者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发现10例带状疱疹患者HIV-1抗体阳性,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0例带状疱疹HIV-1抗体确证阳性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0~32岁.维吾尔族8例,哈萨克族2例.住院天数10~25d.干部3例,个体户7例.......

    作者:魏清琴;肖凯提;买买提 刊期: 2001- 06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银屑病患者皮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及正常人皮肤中VEGF、MCP-1的表达与分布.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MCP-1水平.结果①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中VEGF表达较正常人皮肤明显增强(P......

    作者:陈积愫;郑敏 刊期: 2002- 02

  • 泛发性大疱性固定性药疹一例

    患儿男,9岁,因发热2天,皮疹1天于2009年3月8日首次入院.入院前2天,患儿因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莫西林胶囊(0.25g)口服后,因青霉素皮试阳性,改为头孢曲松静脉滴注,8小时后,患儿出现高热,颈部、腋下、阴茎皮肤潮红,伴疼痛.1d后,潮红皮肤蔓延至整个躯十部,并出现大疱和表皮剥脱(图1).因患儿为福利院儿童,家族史、遗传病史不详.......

    作者:张立新;路娣;刘秋慧;马琳 刊期: 2010- 06

  • 新型维A酸ECPIRM及全反式维A酸对白细胞介素17刺激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型维A酸ECPIRM及全反式维A酸(ATRA)对白细胞介素17(IL-17)刺激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CPIRM及ATRA与IL-17共同作用于HaCaT细胞后对其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IL-17(20μg/L)刺激HaCaT细胞或与ECPIRM(80μmol/L)、ATRA(5μmol/L)共培养2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并......

    作者:杨林芳;曹玉萍;张孟丽;马鹏程;李玲珺;魏峻;陶蕾;刘维达 刊期: 2015- 11

  • 中重度银屑病的维持治疗

    银屑病目前尚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大部分患者不能实现长期的临床缓解,因此需要维持治疗以达到长期缓解的目的.然而,国外研究指出,接受传统治疗及光疗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约20%不能坚持为期1年的治疗[1],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银屑病患者中10%~15%在第1年就中断治疗[2-3],而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断治疗后多数在2~6个月内复发,影响疗效且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强调中重度银屑病的维持治疗很有必要.银屑病维......

    作者:杨莹;陈敏;崔盘根 刊期: 2014- 09

  • 多次误诊的儿童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患儿男,3岁,因双上肢及胸壁反复溃疡5月余入院.5个月前(2015-12-9)患儿因重症肺炎于当地医院行右颈内静脉穿刺.1周后穿刺部位皮肤出现2cm×1.5cm红斑、溃烂、疼痛,伴高热,高体温39.5℃.血细菌培养阴性.右颈部溃烂处分泌物培养:多重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真菌阴性.血常规白细胞18.93×109/L.考虑局部软组织感染.经反复外科清创、抗感染治疗,稍好转,但效果不佳.右肩部溃疡面积逐......

    作者:曹国秀;任发亮;杨欢;甘立强;倪思利;黎灿;王华 刊期: 2017- 08

  • 注射卡介苗致播散性皮肤结核一例

    患者女,7岁.因头部、躯干多发性红色丘疹、斑块4年余,经多方治疗无效,于2006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出生后2天,即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注射卡介苗0.1mL,接种后1周,局部出现红晕,不久皮损消退,未出现瘢痕.6个月后再次注射卡介苗,10天后局部红肿结痂,且一直有渗液,半年后表面出现轻度溃疡,原皮损扩大、增厚、变硬.3岁时头部出现红斑、脱发,脱发面积随年龄不断增大,4岁后躯干、四肢逐渐出现大小......

    作者:刘剑;胡成;陈意蕾 刊期: 2007-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