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介绍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临床经验、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皮肤外科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中华皮肤科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皮肤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来稿须知

  1.1本刊不接受信件及E-mail方式投稿,请作者直接登陆本刊网页进行网上投稿。审稿费40元/篇(邮局汇款);

  1.2来稿需附纸质作者单位介绍信。注明稿件的真实性,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请写明第一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E-mail(非常重要)。

  1.3基金资助课题论文,请在来稿上注明基金项目及编号,本刊优先考虑发表。

  1.4拟采用的稿件,争取在180天内发表(自收稿日起计算)。需修改的论文请在收到退修意见后15天内完成修改并发回,已修改部分用红色标注。请作者及时上网查询稿件动态。

  1.5稿件确定刊用后,请及时交纳稿件处理费。

  1.6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刊出后赠当期杂志1~3本,并支付一定的稿酬,由第一作者分发。

  1.7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印刷本和光盘、网络形式发行。凡投本刊的稿件,均认为其作者同意以3种形式发表自己的论文。

  2来稿论文格式要求

  2.1文题:简明、醒目,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一般不用缩略语,已通用的(如DNA等)除外。

  2.2作者: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在作者名右上角注1、2、3……,其下分别列出单位、邮政编码。第一作者需附简介(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学历和职称;研究生应注明硕士、博士和导师姓名)。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为电话、传真或E-mail。

  2.3摘要:论著、临床经验总结、流行病学需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即:目的(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综述、教学、个案类可用提示性摘要。

  2.4关键词:文章需标引3~5个关键词,并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所列的词。必要时选取与本文中心问题相关的自由词。关键词之间以“;”相隔。

  2.5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药物名称使用1995年版的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

  2.6计量单位: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7批准、1994-07-01实施的《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93)的规定执行,要求使用单位符号表示。

  2.7统计学: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示例: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Scheffe法检验,漱口前后嗅觉法和挥发性硫化物水平计分的两两比较用配对t检验;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各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用Scheffe法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8图表:应简明、易懂,少而精,并附有中英文题标与注解。能用文字说明的,则不用图表。图表的题目应有自明性,并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随文放置或集中放于文后。

  表格用三线表(即顶线、栏目线和底线),并标明统计学处理结果。线条图用制图软件绘制。照片应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组织学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大体样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电子显微镜照片需标明长度标尺(如1μm)。

  2.9文章标题:各级标题用1、1.1、1.1.1、1.1.1.1,一般不多于4层,均顶格书写。

期刊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皮肤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皮肤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皮肤科杂志往期文章
  • 头皮银屑病

    头皮银屑病因为其影响美观和治疗困难而受到患者的重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银屑病的病因学、治疗学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对头皮银屑病的治疗也有了新进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头皮银屑病的治疗指南和意见[1-3].2013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制定了2013版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4],对头皮银屑病的治疗模式进行了阐述.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头皮银屑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孙彩虹;顾恒 刊期: 2014- 11

  • 二期梅毒性脱发一例

    患者男,28岁,因脱发1个月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颞部出现边缘不规则小片状脱发,后逐渐发展至整个头部不规则小片状脱发,头皮不痒,无脱屑.患者于半年内曾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无输血、献血史,否认吸毒史,否认外生殖器溃疡及淋巴结肿大的病史.......

    作者:张敏;何勤;李家锋;陆洪光 刊期: 2004- 05

  • 慢性光化性皮炎40例临床分析

    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是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慢性光敏感为特征的特发性疾病.为了解CAD的临床表现、光生物学特征、组织病理及治疗效果,对我所诊治的40例CAD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王广进;张福仁;张虹;冯帆;田洪青;卢宪梅 刊期: 2009- 11

  • 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患者局部皮损朗格汉斯细胞的检测

    为探讨朗格汉斯细胞(LC)在尖锐湿疣的发病和复发中所起的作用,我们采用抗CD1α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LC,观察了34例尖锐湿疣患者局部皮损LC的分布与形态变化,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LC进行定量分析.......

    作者:车雅敏;王家璧;刘跃华;晋红中;方凯 刊期: 2005- 06

  • 他克莫司对人Jurkat淋巴瘤细胞分泌IL-6和sIL-2R及表达IL-6和sIL-2R mRNA的影响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淋巴细胞分泌IL-6和sIL-2R及表达IL-6和sIL-2RmRNA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不同浓度他克莫司对人Jurkat淋巴瘤细胞产生IL-6和sIL-2R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他克莫司对淋巴瘤细胞IL-6mRNA和sIL-2R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02~104nmol/L他克莫司可以抑制Jurkat淋巴瘤细胞分泌IL-6、sIL-2R(P值均<0.0......

    作者:张峻岭;闫翠彦;索丹凤;马秀亮 刊期: 2012- 10

  • 421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对玫瑰痤疮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玫瑰痤疮患者,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皮损表现及自觉症状得分.结果421例玫瑰痤疮患者中男58例,女363例,男女比例为1:6.25,男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玫瑰痤疮患者常见的皮损表现为阵发性潮红(93.8%,395/421)、持久性红斑(84.3%,355/421)及炎性丘疹(68.9%,290/421),......

    作者:杨赛;谢红付;邓宇瑄;施为;简丹;匡叶红;粟娟;陈明亮;易梅 刊期: 2016- 02

  • 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举办性病和病理学习班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3- 07

  • 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黏附分子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sVCAM-1和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①SLE患者血清sVCAM-1平均水平为2342.45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39.68ng/mL(P<0.001);SLE患者血清sICAM-1平均水平为8......

    作者:周渭珩;程东庆;洪为松;徐瑾;许爱娥 刊期: 2005- 01

  • 带状分布的疣状血管瘤一例

    患者男,17岁.因右下肢带状分布角化性皮损17年就诊.患者出生时,父母发现其右下肢有紫红色斑,未治疗.此后皮损逐渐增多、隆起,向上延伸至膝盖,向下延伸至足背、足跖,形成带状,无明显自觉症状,偶尔碰破后出血较多,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角化血管瘤,给予冷冻和CO2激光治疗,均无明显效果.......

    作者:陈红玲;陈建民 刊期: 2009- 08

  • 多发性大汗腺囊瘤合并大汗腺增生一例

    患者男,38岁。因左耳后丘疹、结节38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左耳后数十个大小不等肤色、淡红色丘疹、结节。组织病理示,真皮内一个不规则囊性结构,囊壁衬以2层上皮细胞,外层是扁平空泡的肌上皮细胞,内层为柱状或小的立方状细胞,胞质嗜酸性,可见顶浆分泌现象,囊壁周围包绕纤维样基质。真皮下部可见大量增生的大汗腺。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学改变,诊断为大汗腺囊瘤合并大汗腺增生。......

    作者:王小坡;姜祎群;王光平;孙建方 刊期: 20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