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早期凋亡率测定,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应用新的AnnexinV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对SLE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PBL进行早期凋亡细胞的检测;并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组自身抗体谱及应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补体C3含量.结果SLE活动期患者PBL早期凋亡率(13.46±4.13)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5.29±2.7......
作者:初开秋;曹永献;王斌;于秀英;赵会元 刊期: 2003- 01
-
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例壮族健康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研究.结果PLE患者HLA-DRB1*1401及DRB1*16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RR=0.28,X2=5.00,P=0.02及RR=0.39,X2=3.95,P=0.05),患者组和对照组......
作者:梁伶;郑文军 刊期: 2003- 01
-
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病32例分析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并发间质性肺病(ILD)的临床特点和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1970-1997年门诊和住院长期随诊的216例DM患者,符合Bohan和Peter1975年诊断标准.随诊2~27年,平均(58±4.7)年.DM合并ILD32例,DM无ILD18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各指标,以这些参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DM患者中,ILD组初发症状中发热(28.2%)显著多于无ILD组(6......
作者:俞宝田;甄莉;张承训 刊期: 2003- 01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BXSB狼疮鼠
目的探索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用小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采集供者C57BL/6的正常造血干细胞,输入经用环磷酰胺(CTX)、马利兰预处理的BXSB狼疮鼠体内,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动态观察移植后BXSB狼疮鼠的造血和免疫重建,尿蛋白试剂、ELISA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后的BXSB鼠尿蛋白、抗双链DNA抗体、肾病理改变和观察与移植相关......
作者:陆春;李娟;熊文杰;郭长占 刊期: 2003- 01
-
系统性红斑疮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催乳素受体的表达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催乳素受体(PRLR)的表达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发光试验(TrFIA)测定血清PRL,用SLEDAI指数评估了113例SLE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并用Logistic多元回归研究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与高PRL血症的关系;采用放射性受体配基结合试验(RLBA)及RT-PCR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PRLR变化.......
作者:李锋;徐金华;冯树芳;陆云;邓守贞 刊期: 2003- 01
-
半边旗5F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草药半边旗5F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期找到治疗该病的新的有效药物.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和光度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洲定半边旗5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培养基中的胶原含量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半边旗5F对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显著降低该细胞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1).上述抑制作......
作者:肖佐环;吴铁;吴志华;张培华 刊期: 2003-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前瞻研究的方法,对132例SLE患者追踪随访1~5年,先将研究变量运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再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115次复发,每人年复发0.22次.在确诊后5年内出现复发的频数较确诊后5年以上者高.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
作者:胡东艳;李明 刊期: 2003-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和CD86的表达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CD80和CD86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0例SLE患者PBLC的CD80和CD86抗原,并以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SLE患者PBLC上CD86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0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SLE患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有肾病组和无肾病组的CD80和CD86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CD8......
作者:沈斌;许冰;李敏伟 刊期: 2003- 01
-
胚胎胸腺移植治疗BXSB小鼠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目的通过胚胎胸腺移植治疗BXSB小鼠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了解SLE的发病机制以及胚胎胸腺移植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正常胚胎小鼠胸腺移植于50d大小的雄性BXSB小鼠体内,定期检测小鼠尿蛋白、血清抗核抗体、血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免疫球蛋白沉着情况及因SLE而死亡的情况,连续观测5个月.结果移植组5、6、7月龄小鼠尿蛋白、血抗核抗体、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明显低于5月龄对照组小鼠;地塞米松治疗......
作者:付继成;徐世正;周心房;熊腊元;张岚;郑卫 刊期: 2003-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γ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I-TAC)趋化因子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TAC水平.结果①SLE患者血清I-TAC水平(20.20±6.62ng/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3.13±0.70ng/mL),活动期患者(43.96±14.08ng/mL)高于非活动期患者(2.03±0.46ng/mL);患者血清I-TAC水平......
作者:刘伦飞;郑敏;王建有;叶志健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云南省麻风流行与防治成效分析
- 2 浅表性血管黏液瘤一例
- 3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维生素D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4 半乳糖β-1,4-糖苷键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
- 5 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疗效观察
- 6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一例
- 7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血清抗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抗体的检测
- 8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癌基因整合性研究
- 9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一例
- 10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阴道组织趋化因子MCP-1和MIP-2 mRNA水平测定
- 11 2016年本刊审稿专家名单
- 12 内皮素-1、内皮素转化酶-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的表达
- 13 男性雄激素性秃发880例临床分析
- 14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肢端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
- 15 丘疹性荨麻疹2 595例分析
- 16 生存素小分子干扰RNA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生存素基因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17 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妊娠纹的疗效观察
- 18 银屑胶囊联合复方氨肽素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
- 19 人乳头瘤病毒11型E7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20 原发于皮肤的Rosai-Dorfman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