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表达不同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的检测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表达不同细胞因子T细胞群的频数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表达不同胞质内细胞因子(包括IL-4、IL-5、IFN-γ、TNF-α)的CD4+T、CD8+T、CLA+T细胞亚群的频数.利用特应性皮炎皮损面积严重度指数积分法方法,获取特应性皮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积分,分析其与表达不同细胞因子的T细胞频数的相关性.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胞质内......
作者:张丽;林俊萍;赵丽萍;王雅坤;姜奕;陈洪铎;高兴华 刊期: 2008- 01
-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间发病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ND)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分别以正常人皮肤组织和正常小鼠脑组织蛋白提取物作为抗原,以BP合并ND患者(12例)血清作为一抗,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明确患者血清中抗体是否与脑组织发生反应.同时以单纯BP患者(42例)、单纯ND患者(15例)、正常人(30例)及抗BPAg1多抗作为对照.结果以正常人皮肤组织提取蛋白为底物,大部分BP合并ND组与单......
作者:李丽;王宝玺;左亚刚;姚勇;陈霞 刊期: 2008- 01
-
副肿瘤性天疱疮自身抗原表位研究
目的探讨副肿瘤性天疱疮的自身抗原表位.方法运用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合成短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斑点免疫印迹实验对副肿瘤性天疱疮的主要自身抗原-斑蛋白家族分子进行研究.结果斑蛋白家族中周斑蛋白和包斑蛋白的L亚区是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血清识别的主要抗原,其中包斑蛋白L亚区第1738~1757位氨基酸序列中存在着特异性抗原表位,可被多数副肿瘤性天疱疮血清识别.结论包斑蛋白L亚区......
作者:张秉新;郑瑞;王京;卜定方;朱学骏 刊期: 2008- 01
-
咪喹莫特诱导C3H/HeJ小鼠脱毛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利用咪喹莫特对C3H/HeJ小鼠建立一种脱毛动物模型,为人类的脱毛实验研究提供平台.方法58只C3H/HeJ小鼠随机分成7组.实验1~5组分别给予不同部位和时间间隔的咪喹莫特乳膏外用,对照1组给予空白赋形剂外用,对照2组不予任何处理.一定时间后观察各组脱毛的诱导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毛囊周围CD4+T、CD8+T细胞的聚集和原位杂交法检测毛周细胞IFN-γ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实验1组(项......
作者:赵恒光;李惠 刊期: 2008- 01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与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82例SLE患者和正常人的雌激素受体多态性.结果雌激素受体基因各基因型在正常人男性与正常人女性中的分布频率均较为接近,男、女性均以ppxx型、PpXx型为常见;在男女性SLE患者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中PpXx型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及正常人男性.女性患者中ER基因各型出现频率与正常......
作者:陈宏;樊仪;门剑龙 刊期: 2008- 01
-
斑驳病一家系c-kit基因突变检测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损观察
目的报告一例斑驳病家系,运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先证者进行实时在体组织学检查和诊断,并检测该家系患者c-kit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应用Vivascope1500TM皮肤在体共聚焦成像系统对患者皮损进行扫描成像和诊断.采集患者及表型正常者静脉血,提取其外周血白细胞DNA,PCR扩增c-kit基因编码区21对外显子,DNA直接测序,确定点突变的位点.结果患者白斑处共聚焦激光扫描成像结果显示基底层几乎无......
作者:李颖;XIANG Lei-hong;项蕾红;牛振民;刘华绪;任秋实;张正华;黄薇;郑志忠 刊期: 2008- 01
-
红斑狼疮患者小红斑量测定及其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红斑狼疮患者的光生物学反应,了解红斑狼疮光敏感性与其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日光紫外线模拟器对41例红斑狼疮患者进行UVA小红斑量(UVA-MED)及UVB小红斑量(UVB-MED)测定,同时评估测定结果与光敏感病史、临床病情及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1例红斑狼疮患者中,19例(46.34%)UVA-MED和/或UVB-MED降低.其中11例仅UVA-MED降低、5例仅UVB-MED降......
作者:陈昆;顾恒;鞠梅;常宝珠;郑家润 刊期: 2008- 01
-
斑秃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 3调节性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目的研究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与斑秃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斑秃进行病情分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17例重度、15例局限型斑秃患者和25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中有功能活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即CD4+CD25+Foxp3T细胞)在CD4+T淋巴细胞中的比率,CD4+和CD8+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结果重度斑秃患者外周血中有功......
作者:陈小敏;杨秀丽;史维平;秦小卫;郝树媛;陈丽芳 刊期: 2008- 01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1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或凹陷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7例不同部位、不同原因所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或凹陷,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分1~5次注射,每次注射2~130mL,两次间隔3~4个月.每次注射过度矫正30%,随访6~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采用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面部、乳房、肢体皮下软组织的缺乏或继发性萎缩,术后颗粒脂肪虽有一定的吸收,但经多次注射治疗,结果医患双方均感满意.结论自......
作者:赵亮;方方;吴信峰;王强;王焱 刊期: 2008- 01
-
HAX-1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
目的检测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抗凋亡基因HAX-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PCR以及Western印迹试验从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组PBMC中HAX-1的表达,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AX-1在SLE患者PBMC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HAX-1在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正常人(P值分别=0......
作者:翟志芳;郝飞;钟白玉;夏汝山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
- 1 白念珠菌总RNA提取的实验研究
- 2 头癣诊疗指南(2008版)
- 3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 4 不同年龄组麻疹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 5 浙江丽水市男性肛门生殖器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研究
- 6 雄激素性秃发的皮肤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 7 X连锁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
- 8 温热对HPV感染皮肤中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
- 9 早产儿培养箱内皮肤念珠菌病 15例临床分析
- 10 Abbe瓣转移术治疗SLE继发鳞状细胞癌一例
- 11 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人乳头瘤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分析
- 12 分离出酵母的甲真菌病分析
- 13 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185例回顾分析
- 14 细胞周期蛋白E、P16蛋白与脂溢性角化病的相关性
- 15 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Fas、Bcl-2表达的研究
- 16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诱导的HaCaT细胞过度角化及增殖的机制研究
- 17 局灶性光热作用理论
- 18 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一例
- 19 成人及儿童皮肤癣菌病患者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 20 特异性小干扰RNA下调中期因子基因表达对黑素瘤细胞黏附和侵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