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儿童过敏性紫癜7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760例,分析发病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并发症、伴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为主,冬、春季节为多.伴消化道症状265例,占34.87%;伴关节症状298例,占39.21%;伴肾脏损害223例,占29.34%.紫癜性肾炎以血尿和蛋白尿、肾炎综合征为主,病理类型主要为Ⅱ~Ⅲ级,共91例,占肾活检资料......

    作者:黄雷;刘爱民;戴宇文;傅海东;王晶晶;毛建华 刊期: 2015- 01

  •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磷酸肌醇3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表达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细胞磷酸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8例AD患者的T细胞PI3K通路活性,健康对照组38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离采用RosettsepT细胞提取试剂盒提取,PI3K活性采用免疫沉淀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Akt及其磷酸化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法,T细胞增殖采用噻唑蓝(MTT),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采用E......

    作者:魏明;涂玲;梁颖红;刘佳;龚艳杰;张俊华;张宜花 刊期: 2015- 01

  • 茶多酚、吡美莫司、他克莫司外用对莫诺苯宗诱导白癜风样模型小鼠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茶多酚、吡美莫司、他克莫司对莫诺苯宗诱导的白癜风样模型小鼠的疗效差异.方法45%莫诺苯宗诱导C57BL/6三周龄雌小鼠脱色,建立白癜风样动物模型.并研究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茶多酚对白癜风样模型小鼠脱色的治疗效果.通过肉眼观察毛发脱色及脱色面积,实验结束后取非用药部位脱色皮肤行组织学检查,HE染色检测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观察小鼠皮肤的黑素和黑素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

    作者:李情;祝逸平;许爱娥 刊期: 2015- 01

  • 利多卡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TSST-1刺激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激活特应性皮炎患者单一核细胞的影响.方法抽取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常规分离培养单一核细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刺激共孵育,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利多卡因.3H-TdR掺入法检测单一核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h1和Th2细胞因子的释放.Western印迹法检测利多卡因对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刺激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单一核细胞共......

    作者:王媛媛;胡明洁;张静;黄银久;汤必奎;陈昌杰;吴守伟 刊期: 2015- 01

  •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Nc/Nga小鼠特应性皮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Nc/Nga小鼠特应性皮炎皮损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外用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刺激新生Nc/Nga小鼠,通过皮炎评分、搔抓行为、组织病理学、免疫学指标评价皮炎损伤程度,观察BCG-PSN对小鼠皮损的预防作用.结果出生后4周内重复注射BCG-PSN,可以显著改善DNCB致敏Nc/Nga小鼠皮损炎症程度,降低皮炎评分以及小鼠的搔抓行为,不同浓度BCG-......

    作者:郭亚南;王丽丽;文海泉;任勇;李颂 刊期: 2015- 01

  • 淋巴免疫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淋巴免疫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3:2分为皮下注射组51例,淋巴注射组34例,淋巴注射组患者分别于0、4、8、12、16、20周行超声引导下腹股沟淋巴结内注射屋尘螨过敏原制剂,除0周用药剂量为100标准化质量单位(SQ-U)外,其余5次剂量均为1000SQ-U;皮下注射组患者皮下注射上述过敏原制剂在剂量累加阶段每周注射1次,剂量从20SQ-U逐次增加,1......

    作者:雍磊;高春芳;程相铎;李华信;李小红;李珂;王俊琪;李红文 刊期: 2015- 01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活化凝血因子Ⅶ及活化凝血因子Ⅻ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活化凝血因子Ⅶ(FⅦa)及活化凝血因子Ⅻ(FⅫa)在慢性荨麻疹(CU)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CU发病的关系.方法对50例CU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用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FⅦa及FⅫa的水平,并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情况进行分析.对43例CU患者自体血浆皮肤试验(APST)及41例CU患者作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结果与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

    作者:王朵勤;唐慧;沈燕芸;徐金华 刊期: 2015-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Epstein-Barr病毒基因异常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V)基因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分离20例SLE患儿和1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鉴定出血清中编码EBV衣壳抗原-IgG/IgM抗体阳性的SLE患儿,取其分泌EBV的细胞上清液与提取的PBMC共同培养12d,提取培养前后的PBMC的RNA,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

    作者:丁艳;何小解;廖旺;杨慧兰;向伟;党西强;易著文 刊期: 2015- 01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一例

    患者女,34岁.因发热1周,全身皮疹3d于2013年10月23日收住皮肤科.患者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寒战、发热,伴有下腹部不适,全身乏力,予对乙酰氨基酚、左氧氟沙星、头孢米诺、甲氧氯普胺等药物对症治疗,体温未下降.入院前3d全身出现暗红色斑片,皮肤触痛,逐渐加重.化验:血小板81×109/L,肝功能ALT4780U/L、AST4129U/L.到当地医院就诊,予地塞米松(剂量不详)抗过敏、复方甘草酸......

    作者:熊瑛;周梅娟;高明阳 刊期: 2015- 01

  • 对苯二胺过敏引起淋巴瘤样接触性皮炎一例

    患者女,48岁.因反复发生躯干和四肢红斑、丘疹和结节7年,近3年泛发全身而就诊.7年间,患者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一直被诊断为湿疹,口服多种抗过敏药物及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均无明显效果.3年前,皮损数量渐增多,并逐步发展到背部、臀部.患者否认其他皮肤病史,否认有相关疾病家族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上肢、腹部、背部、臀部和双下肢见散在浸润性斑块和结节,大小不一,部分融合......

    作者:王苏;姚煦;刘军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