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第7期文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密度相关基因组多态性研究

    目的制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CR1)天然免疫功能低下分型标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加HindⅢ酶切法测定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在32例SLE患者和48例正常人中用红细胞CR1花环(RBC-CR1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测定红细胞CR1活性.结果16例活动期SLE患者中发现10例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组高表达型(HH型)占62.5......

    作者:郭峰;张俊洁;许育;钱宝华;花美仙 刊期: 2003- 07

  • Epstein-Barr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学中的作用以及EBV活动性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关系.方法PCR技术检测85例SLE患者和43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EBVDNA,采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检测EBVDNA阳性标本EBV增殖期基因BZLF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EB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SLE患者组EBVDNA阳性率明显......

    作者:李慧;罗兵;梁华;张海平;孙迎娟 刊期: 2003- 07

  • 细胞角蛋白和c-erbB-2在外毛根鞘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探索皮肤外毛根鞘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细胞角蛋白(CK)和原癌基因蛋白(c-erbB-2)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HE染色观察和免疫组化法对22例外毛根鞘癌和9例鳞状细胞癌(鳞癌)进行高分子角蛋白(CK-H)和低分子角蛋白(CK-L)及c-erbB-2免疫标记.结果外毛根鞘癌的分叶状结构和中央的骤然角化是其独特的形态学特点,也是与鳞癌进行鉴别的重要依据;免疫组化标记,CK-H在外毛根鞘癌的阳性表达......

    作者:葛霞;谢群;姚敏;承泽龙;刘德纯 刊期: 2003- 07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核小体释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释放核小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自身抗体、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SLE患者PBMC裂解上清液核小体及其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用SLEDAI积分法评估SLE活动度.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释放核小体的平均水平为(39.39±25.70)IU/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1.73±7.87)IU/mL和静止期SLE患者(......

    作者:郝进;郝飞;钟白玉;徐云升;唐书谦;龚小云;叶庆佾 刊期: 2003- 07

  • 结合珠蛋白在正常人表皮细胞及HaCaT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正常人表皮细胞及HaCaT细胞中结合珠蛋白(Hp)mRNA及蛋白的表达.方法用原位杂交及RT-PCR法检测正常人表皮细胞及HaCaT细胞中Hp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人表皮中Hp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aCaT细胞中Hp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及HaCaT细胞中HpmRNA表达阳性;正常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C)中HpmRNA表达阴性;正......

    作者:王合;高兴华;王雅坤;李萍;何春涤;赵玉铭;谢勇;陈洪铎 刊期: 2003- 07

  • HLA-Ⅱ类基因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与HLA-Ⅱ类基因的相关性,BP的免疫遗传发病背景.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56例类天疱疮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进行了HLA-DRB1、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发现HLA-DRB1*1001与DQB1*0501紧密连锁,其基因频率在BP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与BP的临床特征黏膜损害正相关,与......

    作者:金岩;付海军;翁孟武 刊期: 2003- 07

  •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血管增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与KDR)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FLT-1与KDR的表达与分布特征,同时检测皮损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在表皮组织中,FLT-1与KDR在患者组与正常人对照组中均有表达,且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人对照组中,FLT-1、KDR均匀表达于表皮全层,而患者组FLT-1、KDR在颗粒层表达强.真皮......

    作者:朱凡;郑敏;鲍彰 刊期: 2003- 07

  • 特异性双链RNA对小鼠干细胞和转基因荧光蛋白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特异性dsRNA对小鼠ES细胞中对核外基因和核内染色体基因的干扰作用,并对RNA干扰(RNAi)技术在皮肤病基因治疗领域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荧光蛋白基因为靶基因,通过质粒或RNA直接转染技术,将荧光蛋白双链RNA(dsRNA-EGFP)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从而观察该细胞中特异性RNAi作用.并通过皮肤局部注射dsRNA-EGFP和局部外用脂质体包裹的dsRNA-......

    作者:范卫新;Shicheng Yan;Kyonggeun Yoon 刊期: 2003- 07

  • 白癜风患者血清及负压吸引疱疱液一氧化氮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及其相关因子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及在不同分型、分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32例白癜风患者血清NO和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0、IL-12水平,并与18例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较;同时以负压吸疱取材检测其中20例患者白斑部位及非白斑部位负压吸引疱疱液NO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NO、IFN-γ水平(57.64±8.35μmol/......

    作者:谭雪晶;涂彩霞;程艳杰;林熙然 刊期: 2003- 07

  • 低剂量浅层X线治疗婴幼儿皮肤黏膜血管瘤

    目的探讨低剂量浅层X线治疗婴幼儿皮肤黏膜血管瘤的治疗条件、剂量及预后.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DermopanⅡ型浅层X线治疗机,根据患儿血管瘤的深度、部位分别选用管电压29、43和50kV进行照射,每周1~2次,每次剂量1~2Gy,照射总量一般5~10Gy,多为20Gy.结果267例中痊愈230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86.14%,有效率95.1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无......

    作者:孟雪梅;秦继新;李晋;张连顺;李莉;熊小京 刊期: 200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