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耐伊曲康唑烟曲霉临床分离株对四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目的测定耐伊曲康唑烟曲霉临床株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自一例对伊曲康唑无效的肺曲霉球患者体内系列分离6株烟曲霉.利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微量液基稀释法M38-A方案和E-test法测定6株烟曲霉临床分离株对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6株烟曲霉中,2株对伊曲康唑的低抑菌浓度(MIC)为0.5μg/mL,其他4株的MIC均>16μg/mL......

    作者:刘伟;乔建军;万喆;陈伟;王端礼;李若瑜 刊期: 2007- 12

  • 白念珠菌临床株氟康唑敏感性试验与ERG11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了解白念珠菌临床株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筛查临床菌株的ERG11突变,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鉴定白念珠菌临床株,采用微量稀释法和药敏纸片法体外测定试验菌株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分段扩增ERG11基因的第295~777bp(483bp)、第723~1204bp(482bp)和第1179~1667bp(489bp)等3个片段,并测序.结果共收集念珠菌80株,分离白念珠菌52株,52株白念珠菌均为敏感......

    作者:徐永豪;李春阳;陈腊梅;胡勤峰 刊期: 2007- 12

  • 珍菊降压片所致光敏性药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珍菊降压片所致光敏性药疹的临床特点,以引起人们对该药所致药疹的重视.方法对38例服用珍菊降压片后发生皮疹患者的病史、皮损特点、光试验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服珍菊降压片时间短为2周,长为2年.皮损仅局限于暴光部位的36例,主要表现为水肿性红斑,少数患者有丘疹、丘疱疹;皮损同时累及非暴光部位的有2例,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斑块、风团等多形性损害;16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光......

    作者:周平玉;杨连娟;陆海空;顾志英;徐丽英 刊期: 2007- 12

  • 1320 nm激光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剥脱性1320nm激光对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用1320nm波长激光15J/cm2,20J/cm2和24J/cm2三个能量分别照射3次.于照射后0、24、48和72hELISA法检测上清液bFGF和TGF-β1的分泌水平,并计算细胞总数.结果20J/cm2以上能量激光照射后......

    作者:郑振洨;许爱娥;尉晓冬;程浩 刊期: 2007- 12

  • DNaseⅠ消化前后的链球菌抗原对寻常性银屑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DNA酶(DNaseⅠ)消化前后的链球菌抗原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5例,正常人10例.取外周抗凝血,分离并培养PBMC,分别使用A型β溶血型链球菌全菌抗原(SA)和DNaseⅠ消化后的链球菌抗原(DNaseⅠ-SA)刺激PBMC,72h后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并比较PBMC增殖反应的差异.结果DNaseⅠ-SA与SA比较,无......

    作者:蔡怡华;郑捷 刊期: 2007- 12

  • 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关系

    目的报道6例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并研究其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临床病理分析、皮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清学分析、EB病毒编码RNA原位杂交、外周血EB病毒DNA测定.结果6例患者皮损均为反复发作的丘疹、丘疱疹、坏死、痘疮样瘢痕,其中4例还伴有程度不同的颜面、手足水肿.所有患儿均有长期间断发热等症状.皮损病理可见表皮多房性水疱,真皮全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形态异形,可见病理分裂象......

    作者:徐子刚;周春菊;肖媛媛;马琳;赵佩云 刊期: 2007- 12

  • 强脉冲光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及其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照射对培养状态下的人成纤维细胞形态、增殖活性以及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由健康人皮肤标本中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用一定剂量IPL分别照射后进行培养,光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MMP-1及MMP-2水平.结果成纤维细胞经IPL照射后形态无明显改变;能量密度为18,29,3......

    作者:许阳;吴迪;骆丹;陈斌;薛筑云 刊期: 2007- 12

  • 1999-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现状的分析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1999-2006年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现状.方法对1999-2006年在南京地区性病门诊患者中分离到的1208株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对环丙沙星耐药(MIC1mg/L)的淋球菌率由1999年的83.93%(94/112)上升至2006年的98.99%(196/198),平均总耐药率为96.61%(1167/1208).其中环丙沙星高度耐药......

    作者:其木格;蒋法兴;戴秀芹;孙厚华;叶顺章;王千秋;苏晓红 刊期: 2007- 12

  • 溴夫定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溴夫定125mg每天1次和每天4次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226例带状疱疹患者分别接受溴夫定125mg每天1次(112例)或每天4次(114例)治疗,疗程7d,再随访3周.结果新水疱停止出现时间,单次剂量组平均为3.88d,4次剂量组为3.7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疱完全消退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全部脱痂时......

    作者:王爱平;漆军;王宏伟;赵庆利;朱威;余进;赵华;李红春;刘雯;赵琛;汪科;李恒进;王宝玺;赵广;连石;朱学骏 刊期: 2007- 12

  • 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儿男,11岁,面部、手臂出现红斑、水疱4年,四肢肿块、溃疡4个月.逐渐感觉乏力,有不规则间歇发热.体检:体温37.7℃.全身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口腔,颜面和鼻部皮肤片样轻度浸润的粉红色斑片,四肢见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浸润性结节和肿块,结节直径2.0~18cm不等,部分表面有坏死和黑色结痂,较大的结节表面形成溃疡,坏死性溃疡深达肌肉并有白色脓性分泌物.皮损边界清楚,质地较硬,有压痛,部分结节周围见到卫星......

    作者:王京;徐娟;耿苏安;王峰;徐胜美;苏祖兰;莫香兰;冯志英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