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一例早发型结节病患者CARD15/NOD2基因的突变
目的探讨1例结节病和肺结核的患者CARD15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外周血DNA,PCR扩增CARD15基因所有编码区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测序,测序结果与正常序列比对,寻找致病性突变位点.结果患者皮疹及组织病理表现均符合结节病,但伴有明确的指间关节屈曲挛缩和虹膜睫状体炎.基因检测发现其CARD15/NOD2基因4号外显子发生c.1000C>T杂合突变(p.R334W),父母及1......
作者:李名扬;林志淼;陈荃;汪慧君;张洁;王晓雯;杨勇 刊期: 2012- 09
-
罗格列酮对HaCaT细胞增殖及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处理HaCaT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HaCaT细胞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药物作用48h后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8.9%、23.7%、35.1%、44.......
作者:范妮;魏志平;刘彦群 刊期: 2012- 09
-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黑素瘤M14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瘤M1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雷公藤内酯醇作用下,对黑素瘤M1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10、20、30nmol/L3种浓度雷公藤内酯醇作用48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V/PI法观察M14细胞凋亡的变化;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30nmol/L雷公藤内酯醇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结果......
作者:陶玥;马鹏程;孙建方;周武庆 刊期: 2012- 09
-
消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对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进展期血热型轻/中度(PASI评分<10)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和对IL-17、IL-22、TNF-α水平影响.方法60例进展期血热型轻/中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消银汤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口服,2组同时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另选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疗程12周.记录治疗前、后PAS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h17细胞、TNF-α、I......
作者:汪五清;高志祥;郭志丽;郭强;杨勤萍;顾军 刊期: 2012- 09
-
谷氨酸信号通路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白癜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谷氨酸信号通路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白癜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R的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对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表达及IFN-γ水平的影响;NMDAR的激动剂NMDA和拮抗剂MK801对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簇水平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癜风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MDAR亚型NMDAR1和NMDAR2A表达差异.免......
作者:杨丽颖;骆铁波;单路娟;刘越坚;高鹤丽;宋智琦 刊期: 2012- 09
-
纵行黑甲良恶性鉴别诊断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根据纵行黑甲患者年龄、纵行黑甲宽度、发病部位等易于获得的量化临床指标,探索判断纵行黑甲良恶性质及其切除必要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0年甲下恶性黑素瘤病例28例,2005-2010年良性纵行黑甲病例62例.统计学分析患者年龄、纵行黑甲宽度、发病部位等,总结良恶性纵行黑甲临床特征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ROC方法探索可用于鉴别纵行黑甲良恶性质的临床指标.结果良性纵行黑......
作者:门月华;涂平;李航;李雪迎;陈喜雪;武玲慎;李薇薇;王艺萌;杨淑霞;李挺;傅强 刊期: 2012- 09
-
毛囊混合细胞在海藻酸钠支架上诱导毛囊重建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的毛囊外根鞘细胞、毛乳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接种顺序在体外和体内诱导毛囊形成.方法将培养的毛囊外根鞘细胞(ORSC)、毛乳头细胞(DPC)和丝裂霉素干预后的成纤维细胞按一定比例制成细胞悬液,并按不同的接种顺序接种于海藻酸钠3D细胞支架上,构建毛囊的体外三维模型并培养8周,行HE染色光镜观察毛囊形成的情况;同时将该三维模型移植入bal/bcl裸鼠皮下体内培养8周,移植部位取材后......
作者:顾华;李坤杰;刘玲;涂颖;陈欣玥;何黎 刊期: 2012- 09
-
银屑病患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评估
目的评估银屑病患者10年内患冠心病的风险值,探讨银屑病病程、家族史及类型对冠心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银屑病组来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322例银屑病住院患者.对照组来自同期的297例急性皮肤病(急性荨麻疹151例、药疹33例、带状疱疹113例)住院患者.运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模型估计银屑病组与对照组10年内患冠心病的风险.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
作者:程燕;陈小玫;段茜;张敏 刊期: 2012- 09
-
青鹏软膏对小鼠实验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外用青鹏软膏对实验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在BALB/c小鼠背部皮肤建立实验性持续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模型组(不治疗),治疗组(分别外用100%浓度青鹏软膏、75%及50%浓度青鹏软膏),基质对照组(外用青鹏软膏基质)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用药11d.分别在用药第8天及第12天测量小鼠背部皮损厚度及质量,并对皮损取材进行HE染色,......
作者:李园园;李邻峰 刊期: 2012- 09
-
2010-2011年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麻风杆菌耐药基因特征监测
目的探讨2010-2011年度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皮损中麻风杆菌对氨苯砜、利福平和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0-2011年由各省麻风防治机构诊断并上报的治疗抵抗及复发麻风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皮损组织标本,提取患者皮损标本中的麻风杆菌DNA,对靶序列folP1、rpoB、gyrA3个片段经PCR扩增后测序比对,寻找突变位点.结果24例麻风患者中,11例为治疗抵抗患者,13例为复发患者.......
作者:田蔚蔚;沈建平;余美文;严良斌;张国成;周敏;王洪生 刊期: 2012- 09
动态资讯
- 1 色素失禁症一家二例
- 2 肩背部巨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 3 多发性红色毛癣菌病患者不同部位菌株的分子鉴定
- 4 依维莫司对顺铂产生抗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效应的增效作用研究
- 5 软蜱叮咬一例
- 6 泛发性皮肤垢着病一例
- 7 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组胺、白介素 2及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水平的检测
- 8 强脉冲光及595nm染料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自身对比研究
- 9 电子传递链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
- 10 中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现状及展望
- 11 复方甘草甜素和紫丹银屑胶囊联合治疗银屑病
- 12 表皮剥脱毒素A对天疱疮抗原的影响
- 13 干扰素γ释放试验诊断药疹的作用
- 14 CD105和p63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5 甘草酸二铵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
-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Nase Ⅰ基因突变与血清DNase Ⅰ活性的关系
- 17 penA和mtrR基因突变在体外诱导淋球菌对头孢曲松耐药作用的研究
- 18 阿维A胶囊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分析
- 19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与白介素17的检测
- 20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干扰素调节因子7和Toll样受体9mRNA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