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以胃肠道症状首发伴有皮肤表现的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51岁,上腹部胀痛4个月,颈项、躯干、双大腿结节、斑块1个月.当地多家医院行胃肠道相关检查,并予对症处理,治疗效果不佳.腹部皮肤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下层和皮下脂肪小叶内大量增生的小血管腔内填塞中等偏大异形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标记:血管腔内异形细胞CD2(+++)、CD4(-)、CD8(-)、CD3ε胞质(++)、CD99(++)、CD43(+++)、CD56(+++)、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
作者:马寒;邵春奎;梁琼;苏祖兰;刘加军;陆春 刊期: 2011- 08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棘状外瓶霉所致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患者女,27岁,右下肢结节、溃疡6个月,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2年.皮损脓液直接镜检可见分支、分隔链状菌丝和孢子,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棕黄色菌丝、孢子.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培养出深绿色绒状菌落,微量培养可见分支、分隔菌丝和棘状环痕孢梗,DNA序列分析属于棘状外瓶霉.菌株不能液化明胶,可在25~39℃环境下生长,对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敏感.动物实验发现免疫抑制小鼠感染比正常对照组严重.......
作者:林映萍;黄文明;李文;杨艳平;郭红卫;樊翌明 刊期: 2011- 08
-
Oligo芯片技术分析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致病相关因子的表达谱
目的借助Oligo基因芯片的优势,整体地分析探讨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各致病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分别提取10例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及3例无症状带菌者阴道分泌物标本的RNA,将其与疾病相关因子Oligo表达谱芯片杂交,筛选出表达改变超过2倍(比值≥2或≤0.5)的因子,并绘制成差异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在患者组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44个,其中,MIP-1α、NF-кB、TNF-......
作者:佘晓东;韩峻松;沈永年;吕雪莲;肖华胜;刘维达 刊期: 2011- 08
-
疣状瓶霉引起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患者男,19岁,耳后、面部红斑、结节6年.取皮屑10%KOH镜检,见有棕黄色分隔菌丝;沙堡弱培养基(SDA)培养出局限性、绒状、黑色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小培养,瓶梗生于菌丝顶端或侧生于菌丝上,领口结构清晰,顶端喇叭状,瓶孢子半内生呈圆形或椭圆形,由黏液包裹聚集于瓶梗顶端如花朵状.体外药敏实验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耐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及银染色均......
作者:胡素泉;李筱芳;吕桂霞;沈永年;陈浩;张晓利;刘维达 刊期: 2011- 08
-
丘疹性蕈样肉芽肿一例
患者男,27岁,因左胸部、左腋窝丘疹3年就诊,无自觉症状,皮损持续不退.组织病理检查示棘层轻度增生肥厚,皮突延长,真皮浅层苔藓样淋巴样细胞浸润,部分移人表皮,形成Pautrier微脓肿.免疫组化示LCA(+)、CD45RO(+)、CD3(+)、CD4(+)、CD8散在(+)、CD20(-)、CD68(-),CD30(-).皮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棘层中散在有轻度折光的椭圆或圆形细胞影,直径4~8μ......
作者:王一玲;刘泽虎;陈书悦;郑俊惠;乔刚;沈宏;许爱娥 刊期: 2011- 08
-
甲真菌病分离菌株细胞外水解酶活性的测定
目的对常见的甲真菌病分离菌株进行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以期发现可能与甲真菌病发病相关的毒力因子.方法诱导培养基为含甲碎片的培养基,受试菌株包括常见皮肤癣菌、非皮肤癣菌的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自甲真菌病的红色毛癣菌.细胞外水解酶谱的测定体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酶活性测试试剂盒APIZYM.结果与非皮肤癣菌相比,来自于含甲碎片培养基的皮肤癣菌的酯酶、酯脂肪酶、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和α-甘露糖......
作者:李筱芳;刘维达;符美华;佘晓东;沈永年;吕桂霞 刊期: 2011- 08
-
菌落PCR技术快速鉴别丝状真菌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菌落PCR在检测病原性丝状真菌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初步建立用于丝状真菌的菌落PCR检测技术,用19种丝状真菌标准株进行验证,所有菌落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选取8种菌株的菌落PCR产物和酶切结果与常规PCR进行比较,检测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19株菌中有16株(84.2%)菌落PCR成功扩增内转录间隔(ITS)区,ITS区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种正确,与NCBI数据库中相同菌种的相似度为96......
作者:张晓利;吕雪莲;沈永年;吕桂霞;王淼淼;葛一平;刘维达 刊期: 2011- 08
-
巢式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着色霉、孢子丝菌和马尔尼菲青霉
目的评价巢式PCR对不同深部真菌感染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着色芽生菌病、孢子丝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及其他深部真菌病石蜡组织标本共44份,行组织病理观察并提取石蜡组织标本中DNA.使用针对着色霉、孢子丝菌及马尔尼菲青霉核糖体DNA特定区域的特异性巢式PCR引物,分别对所提取的真菌DNA进行扩增.分析巢式PCR对这3种病原真菌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组织病理检查方法比较.结果20例着色......
作者:覃巍;杨亚波;阙冬梅;鲁莎;胡永轩;谢治;席丽艳 刊期: 2011- 08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β可变区优势表达分析
目的分析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β可变区(TRBV)的优势表达状况,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人功能性TRBV家族设计33个上游引物,共同的T细胞受体β恒定区(TRBC)基因设计下游引物,在T细胞受体α恒定区(TRAC)设计引物作为内参,分析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正常人对照外周血样本各10例,检测各PCR反应管荧光强度,以大于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相应TRBV基因相对表达量(-x+3s)......
作者:崔红宙;侯瑞霞;李俊琴;尹国华;张静;李新华;张开明 刊期: 2011- 08
-
白念珠菌经汉防己甲素作用前后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对白念珠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寻找汉防己甲素作用相关蛋白质.方法以白念珠菌氟康唑敏感株CA-3为研究对象,常规培养白念珠菌,实验分两组,分别为不加药的CA-3组及加汉防己甲素(终浓度为250mg/L)的CA-3组,汉防己甲素作用6h后收集细胞,提取两组样本的总蛋白质,运用固相pH梯度双相凝胶电泳分离,ImageMaster2DPlatinum软件分析蛋白图谱的差异,以经基质辅助激光......
作者:高来强;张宏;张晓利;郭慧;王志远;吴喜福;张革化 刊期: 2011- 08
动态资讯
- 1 CTLA4Ig诱导银屑病Th1/Th2转换的体外研究
- 2 Ezr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3 假性Kaposi肉瘤一例及电镜观察
- 4 Hsa-mir-634对Vero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5 多神经根同发带状疱疹一例
- 6 人毛囊干细胞的定位及增殖特性
- 7 松节油致接触性皮炎16例
- 8 文身诱发银屑病一例
- 9 Schimmelpenning综合征一例
- 10 毫米波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 11 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银屑病的初步观察
- 12 豚鼠生殖器疱疹模型及细胞培养法观察中药抗病毒胶囊的抗病毒作用
- 13 尖锐湿疣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表达
- 14 痤疮的激素疗法
- 15 Syndecan-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 16 白癜风患者血浆IL-17水平的检测
- 17 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在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
- 18 1999-2002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监测
- 19 黏蛋白痣一例
- 20 IFN-γ诱导性T细胞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CXCR3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