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扁平疣临床表现不同皮损的病理观察
目的了解扁平疣的自愈现象的微观变化过程,探讨扁平疣自愈现象的可能诱因.方法光镜观察105个扁平疣皮损标本.结果扁平疣稳定状态下皮损的病理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轻度伸长及空泡变性.进行性增多时的皮损以塔峰状表皮角化、楔型粒层增厚、空泡化细胞三者的同时出现为特征;发红、发痒时皮损的病理表现以表皮内灶性和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角质形成细胞坏死为特征.结论扁平疣的自身免疫过程和淋巴细胞表皮内浸润有......
作者:李秉煦;蔡剑锋;邹炳辉;朱启建 刊期: 2003- 04
-
结合珠蛋白在正常人皮肤中的定位表达
目的探讨正常人皮肤中结合珠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在皮肤中的作用及其与朗格汉斯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法及荧光双标记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正常人皮肤中结合珠蛋白的表达.结果角质形成细胞、毛囊上皮、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腺上皮及小汗腺细胞结合珠蛋白mRNA呈弱阳性至中度阳性表达,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未见阳性表达,而在蛋白质水平,只见到一些树突细胞呈阳性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证实为......
作者:李萍;张亚芹;王岩;王合;王雅坤;陈洪铎 刊期: 2003- 04
-
人源性抗角蛋白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人源性抗角蛋白抗体单链抗体(singlechainFv,ScFv),并对其抗原结合特性等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对从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中克隆的人源性抗角蛋白抗体Fab片段进行改造,获得了人源性抗角蛋白ScFv片段,并进行DNA序列分析.同时用ELISA法鉴定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结果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单链抗体表达载体(pScFv)的Vk和VH基因序列同F......
作者:李承新;刘玉峰;王刚;李春英;万业宏;李巍 刊期: 2003- 04
-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节病皮损中分支杆菌16S rRNA基因和结核杆菌DNA
目的探讨分支杆菌感染在结节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2例结节病患者皮损中分支杆菌16SrRNA基因片段和特异性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物IS6110DNA片段.结果12例结节病患者中,6例皮损中检出了分支杆菌16SrRNA基因,其中5例证实为结核分支杆菌,另1例为非结核分支杆菌.PCR扩增所得到的IS6110DNA片段经进一步测序证实.结论分支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感染可能是结节......
作者:蔡林;张建中 刊期: 2003- 04
-
阿达帕林凝胶个体化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0.1%阿达帕林凝胶个体化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1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根据个体情况每日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1~3次,总疗程6~8周.随机选择其中30例每周复诊,拍摄照片观察比较,指导调整治疗剂量.结果81例和其中30例痤疮患者痊愈率(总皮损数减少≥90%)分别为44.4%和73.4%;治疗中,皮脂溢出减少发生率83.3%;不良反应发生率39.5%,未影响治疗.结论本药个......
作者:薛筑云;杜承权;刘国红;毕志刚;严松华;骆丹 刊期: 2003- 04
-
鳞状细胞癌细胞系12F细胞中白介素1α mRNA的表达及对紫外线照射的反应
目的了解人角质形成细胞(KC)起源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12F细胞自发表达白介素1α(IL-1α)mRNA的能力以及紫外线照射对IL-1α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印迹法检测IL-1α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1α蛋白的分泌水平.结果SCC12F细胞可在正常KC培养体系中自发表达IL-1αmRNA,其表达水平随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120h达到高峰值;经中波紫......
作者:骆丹;闵玮 刊期: 2003- 04
-
A型着色性干皮病中XPAC基因的无义突变
目的检测国内一A型着色性干皮病家系中XPAC基因的突变.方法PCR扩增XPAC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行DNA测序.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以DdeⅠ内切酶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PCR结合DNA测序发现患者XPAC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异常:第631位碱基由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使第211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终止密码(R211X),导致其编码的XPA蛋白缺失了C端的63个氨基酸.其父母皆为杂......
作者:杨勇;卜定方;汪科;涂平;朱学骏 刊期: 2003- 04
-
14种中药提取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目的寻找更合理的试管内分析方法研究药物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调节,筛选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显著的中药有效成分.方法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观察14种中药有效成分在试管内对酪氨酸酶系统的调节作用.结果10种中药提取的成分在不同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生成量上显示了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中丁香酚、姜黄油、没食子酸、丁香酚和姜黄素复合物(1:1)以及前两者与蜕皮激素(ecdysone......
作者:杨柳依;曹煜;魏羽佳;雷大卫 刊期: 2003- 04
-
p53、增殖细胞核抗原和Bcl-2在皮肤外毛根鞘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索外毛根鞘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HE染色观察和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2例外毛根鞘癌p53、PCNA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22例外毛根鞘癌患者中女15例,男7例,年龄40~79岁,发生于头顶枕部皮肤16例.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p53阳性表达为72%(16/22),阳性分布广泛;PCNA全部阳性,但阳性细胞在高中低分化中呈......
作者:葛霞;谢群;姚敏 刊期: 2003- 04
-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型鱼鳞病二例及其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二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型鱼鳞病患者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取患者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提取患者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者皮损角蛋白10(K10)及角蛋白1(K1)基因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及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筛查正常人群中该等位基因频率.结果2例患者均存在K1或K10基因的杂合点突变,即K10基因第2140位G→A,K1基因第4226位......
作者:孙秀坤;朱学骏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白念珠菌基因型研究
- 2 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桥粒芯糖蛋白3抗体文库
- 3 皮肤苏尔加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 4 抗人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湿疹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 5 毛母质瘤中β联蛋白的突变基因分析
- 6 因特网上皮肤病求助信息1002份分析
- 7 上皮样肉瘤术后皮肤转移一例
- 8 以播散性坏死性丘疹样皮疹为表现的马内菲青霉病一例
- 9 单次艾条灸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 10 头孢曲松低敏的淋球菌中青霉素结合蛋白2氨基酸替代或插入模式研究
- 11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0L DNA甲基化研究
- 12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酪氨酸酶IgG抗体及抗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IgG抗体的检测
- 13 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的遗传异质性
- 14 细胞周期蛋白E、P27、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 15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区的表达
- 16 以甲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寻常性银屑病一例
- 17 评介《皮肤病治疗学》
- 18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
- 19 何首乌、女贞子等中药煎剂对体外培养的猪毛囊毛发生长的影响
- 20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