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1090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玫瑰痤疮新诊断标准探讨
目的在分析大样本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诊断标准.方法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1090例玫瑰痤疮患者,收集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自觉症状等,根据描述性分析结果,总结玫瑰痤疮临床特点,探讨新的玫瑰痤疮诊断标准.以1200例以面部红斑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门诊病例为对象,验证新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090例玫瑰痤疮患者,男131例(12.0%)、女959例(88.0%),年龄10......
作者:汪犇;李吉;杨赛;邓宇瑄;简丹;施为;黄莹雪;刘芳芬;谢红付 刊期: 2017- 03
-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分型与风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不同临床分型与相关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方法对2016年1-10月期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5岁以上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相关风险因素,由皮肤科医生进行患者皮损评估、临床分型分级.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312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参与调查,其中轻中度痤疮268例(85.9%),重度44......
作者:赖慧颖;陆凌怡;侯霄枭;胡婷婷;鞠强 刊期: 2017- 03
-
4-羟苯基维胺在不同载体中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
目的探讨4-羟苯基维胺(4-HPR)在不同载体中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4-HPR脂质体溶液及4-HPR微泡溶液.用不同浓度(0~80mg/L)4-HPR脂质体溶液作用原代HKF6~48h后,噻唑蓝(MTF)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部分HKF分成3组,分别用15mg/L4-HPR溶液、4-HPR脂质体溶液、4-HPR微泡处理,每组再分成两个亚组,......
作者:李周娜;陈香儒;金哲虎 刊期: 2017- 03
-
强脉冲光及595nm染料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自身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及对比强脉冲光和595nm染料激光治疗痤疮后红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左右面部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例患有痤疮后红斑的患者,每例患者的两侧面颊随机分配接受强脉冲光或595nm染料激光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分别在每次治疗前以及后1次治疗1个月后使用VISIA拍照,测量红斑值;通过四分红斑严重程度表评价治疗前后双侧面部红斑严重程度.每次治疗后均填写疼痛评分表、不良反应记......
作者:苏虹;杨智;谭雅心;石航;陈媛;姜嵩;张艺琼;熊英;何黎 刊期: 2017- 03
-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六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6例BSL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男2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34岁.6例均表现为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张力性水疱、大疱,3例水疱、大疱排列呈环状.6例患者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大于4.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或裂隙;直接免疫荧光均表现为基底膜带线状IgG、IgM、IgA沉积,其中基底膜带......
作者:王莲;李萌萌;徐飞;闫薇;李薇 刊期: 2017- 03
-
高通量测序分析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和健康人肠道菌群差异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和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门诊确诊的重度寻常痤疮患者10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10例,分别收集粪便标本,提取细菌DNA,行16SrRNA测序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并进行菌群差异分析.结果两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未发现显著差异,仅在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上发现个别具有显著差异的菌.两组标本主要由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组成.比较两组在门、属水平上菌群......
作者:闫慧敏;赵惠娟;郭独一;张春雷;姜薇 刊期: 2017- 03
-
茶多酚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Nrf2/Bach1mRNA及核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Nrf2/Bach1mRNA及Nrf2/Bach1核蛋白表达分布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茶多酚(0、2.5、5、10、20、40mg/L)孵育HSF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筛选出适宜浓度茶多酚,并用该浓度药物孵育HSF24h,RT-qPCR法检测Nrf2和Bach1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Nrf2、Bach1核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
作者:梁碧华;刘清;江娜;张倩雯;张尔婷;邓蕙妍;李华平;李润祥;李振洁;朱慧兰 刊期: 2017- 03
-
毛细血管扩张型乳腺癌皮肤转移一例
患者女,51岁.因右乳腺癌术后8年、左乳腺癌1年、左侧胸壁皮疹6个月于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8年前于外院行保留乳房的右乳腺癌切除术,术后行5次化疗.3年半前右乳腺癌复发,在我院外科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年前发现左乳头内陷,于我院行乳腺MRI示:右乳术后改变;左侧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可能性大),左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作者:王辉;韩世新;高雪;于晓虹 刊期: 2017- 03
-
皮肤Merkel细胞癌伴Bowen病一例
患者女,86岁,左颞部增生性肿物3个月,无痛痒.3个月前左颞部出现一赤豆大小丘疹,无任何不适,皮疹生长迅速,约3个月长至约核桃大小,表面出现破溃.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颞部见一暗红色3cm×3cm×2cm隆起性肿物,表面结痂,质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图1).临床拟诊皮肤鳞状细胞癌,行皮肤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由大小一致的圆形细胞构成,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
作者:朱小红;华海康;张熔熔 刊期: 2017- 03
-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一例
患者男,58岁.因左眼角外侧半球形斑块3年余于2013年7月3日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左眼角外侧出现小丘疹,未予重视,皮损缓慢增大,无痛痒感觉,无自行破溃及出血.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刘润秋;吕东;施辛;李星汇;秦萍萍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外生殖器/肛周疣随机对照研究
-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天疱疮抗体的评价
- 3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4 我国首见由地霉引起的脓癣一例及实验研究
- 5 菌落PCR技术快速鉴别丝状真菌的实验研究
- 6 腹壁带状疱疹导致腹壁膨出一例
- 7 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马拉色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 8 用微小RNA芯片筛选与系统性硬化病相关的微小RNA
- 9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作用
- 10 泛发型黏液水肿性苔藓一例
- 11 闭塞性动脉硬化一例
- 12 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抗原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13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情转归
- 14 尖锐湿疣的复发与防治
- 15 Th17细胞及其衍生白细胞介素17在类天疱疮病理中的作用
- 16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双盲研究
- 17 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抗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
- 18 CCL18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19 他扎罗汀联合莫米松乳膏及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 20 皮肤淀粉样变性皮损中T/B细胞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