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MiRNA-203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的表达及其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RNA)-203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并探讨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2014-2016年23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组织和相邻非皮损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miRNA-203的表达水平,并以5'端、3'端地高辛标记的探针对皮肤组织切片中目的miRNA进行原位杂交,观察miRNA-203在皮肤组织中的定位情况.将miRNA-20......
作者:梁颖红;魏明;刘佳;龚艳杰;涂玲;张宜花 刊期: 2017- 10
-
紫外线对HaCaT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的影响
目的探讨HaCaT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的光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225mJ/cm2UVA刺激组和25mJ/cm2UVB刺激组,UVA刺激组分为空白对照组(仅有HaCaT细胞)、视黄醛组、UVA组、视黄醛+UVA组(UVA-TRPA1对照组)、视黄醛+UVA+肉桂醛组(UVA-TRPA1激动组)、视黄醛+UVA+樟脑组(UVA-TRPA1抑制组);UVB刺激......
作者:刘影;张婷;赵光明;倪静;王宇鹏;刘越坚;宋智琦 刊期: 2017- 10
-
原代人黑素细胞Wnt5A基因沉默的研究
目的优化Wnt5A特异性siRNA转染原代人黑素细胞的实验条件,建立沉默Wnt5A基因的模型.方法培养原代人黑素细胞,将不同浓度(0、20.0、33.3、40.0、60.0nmol/L)的阳性参照基因GAPDH特异性siRNA通过脂质体法介导转染原代人黑素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筛选转染效率高的siRNA浓度;合成3条Wnt5A-siRNA(Wnt5A-siRNA-793、Wnt5A-......
作者:粟倩雅;林彤;张孟丽;彭霖 刊期: 2017- 10
-
疣状瓶霉致nu/nu BALB/c小鼠皮下慢性感染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疣状瓶霉(Phialophoraverrucosa,P.verrucosa)致无胸腺(nu/nu)BALB/c小鼠皮下慢性感染模型,探讨T淋巴细胞在抵御形成侵袭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经皮下接种100μlP.verrucosa菌丝或孢子悬液(CFU=5.0×108/ml)至足垫,每3天测量其肿胀程度.分析BALB/c和nu/nuBALB/c小鼠感染灶的病理特征.通过组织真菌培养分析P.verr......
作者:陈瑶;董碧麟;章旭;陈柳青;李东升;童中胜 刊期: 2017- 10
-
MiRNA-37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对侵袭的影响
目的分析microRNA-373(miR-37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对皮肤鳞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PCR检测皮肤鳞癌组织和细胞中miR-373的表达,将miR-373模拟物、miR-373抑制剂以及阴性对照miRNA转染皮肤鳞癌A431细胞,采用细胞侵袭实验分析miR-373表达下调对细胞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miR-373表达下调对MMP-2和M......
作者:夏永华;侯慧芳;李敏;张彩凤;刘冬;胡华;张孟杰;程赛 刊期: 2017- 10
-
两性霉素B对人THP-1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及p38MAPK活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系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化的影响.方法将THP-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两性霉素B组(分别加入2、4、8mg/L两性霉素B处理);阳性对照组(用100μg/Lβ葡聚糖或者100mg/L脂多糖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刺激物和THP-1细胞作用一定时间后TN......
作者:叶雯霞;杜蕾蕾;段志敏;刘彩霞;李岷;高宇 刊期: 2017- 10
-
依维莫司与顺铂协同损伤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与顺铂联合损伤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依维莫司处理细胞后的信号通路实验分为对照组、50、100、200nmol/L依维莫司处理组4组.依维莫司与顺铂联合处理的机制实验分为对照组、50nmol/L依维莫司、25μmol/L顺铂、50nmol/L依维莫司+25μmol/L顺铂处理细胞组4组.通过Western印迹进行mTOR、Akt、DNA损伤相关信号以及Ch......
作者:丁敏;徐松;李莉;毕素云;周之海;李岷;陈旭;顾恒 刊期: 2017- 10
-
辛伐他汀对缺氧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缺氧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迁移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常氧或缺氧环境下体外培养A375细胞,细胞分为辛伐他汀处理的辛伐他汀组与二甲基亚砜处理的对照组,通过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插入式细胞培养皿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RT-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
作者:李娟;李立 刊期: 2017- 10
-
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一例
患者女,44岁,因前胸出现粟粒样小丘疹5个月,于2014年7月来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胸部出现淡红褐色实性小丘疹,质韧,皮疹渐渐增多,觉瘙痒,夏重冬轻.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前胸对称多发淡红褐色毛囊小丘疹,直径1~2mm,半球状,表面光滑,无脱屑.左侧胸部乳头外下方见核桃大小斑片,中央色素沉着,边缘为红褐色粟米大小丘疹,少许脱屑(图1).......
作者:戚世玲;薛汝增;吉苏云;潘惠清;林尔艺;谷梅;吴铁强 刊期: 2017- 10
-
同卵双生兄弟同患鲍恩病
患者为同卵双生男性,45岁.3年前,兄于右乳内侧皮肤发现一处不规则红褐色斑块,偶痒,该皮损逐渐增大,近1年反复破溃结痂.1年前,弟于右乳内侧皮肤发现一处不规则红褐色斑块,无明显不适症状,未曾予以诊治.两例患者既往体键,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肝炎、结核病病史.......
作者:刘腾飞;王舒;许雪珠;张桂云;夏建新;李福秋;姚春丽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广西梧州和贺州不同场所暗娼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其基因型别分布
- 2 恙虫病七例
- 3 乳腺癌根治术后十年复发伴瘢痕转移一例
- 4 临床结合疱顶表皮病理鉴别诊断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5 BP180NC16a-ELISA对大疱性类天疱疮血清学诊断的评价
- 6 脓肿分枝杆菌致全身播散性皮肤感染一例
- 7 对一株基因工程人抗角蛋白抗体的免疫学鉴定
- 8 多发性红色毛癣菌病患者不同部位菌株的分子鉴定
- 9 原发肾上腺NK/T细胞淋巴瘤皮肤侵犯一例
-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 11 维A酸霜与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合用治疗痤疮
- 12 大疱性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性一例
- 13 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情况调查分析
- 14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水平测定
- 15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 16 成人特发性真皮弹性纤维溶解一例
- 17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18 长波紫外线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和分泌组织蛋白酶G的影响
- 19 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中陷窝蛋白1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
- 20 姊妹同患界线类偏瘤型麻风误诊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