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和上皮钙黏着蛋白在表皮肿瘤的表达
目的探讨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E钙黏蛋白在表皮肿瘤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20例基底细胞上皮瘤(BCC)、20例脂溢性角化病(SK)肿瘤细胞中p-stat3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20例正常人皮肤为对照.结果①p-stat3在皮肤SCC、BCC中呈明显的上调表达,皮肤SCC中p-stat3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BCC(P<0.05);②......
作者:蔡绥勍;陈丽荣;王海军;姚丽芳;郑敏 刊期: 2005- 02
-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确定
目的对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共用18对覆盖9p21和16q12-q13的微卫星标记对一个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进行局部基因组扫描,并用Linkage软件进行两点参数连锁分析,后PCR扩增CYLD1基因的17个编码外显子及其邻近剪接子并进行双向直接测序.结果①两点参数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外显率为99.9%、基因频率0.00001时在D16S......
作者:梁燕华;何平平;杨森;王红艳;陈建军;刘宏胜;徐世杰;崔勇;黄薇;张学军 刊期: 2005- 02
-
疣状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一例及致病菌的辅酶Q和DNA序列测定
目的报告1例疣状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并探讨其致病菌的实验室特征.方法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学检查,分离株辅酶Q检测、DNA序列鉴定.结果该病表现为慢性疣状增殖性斑块,病程长,外伤后易发病.真皮层可见棕色厚壁孢子.菌落生长缓慢,需观察4周.小培养沙氏琼脂培养基无特殊结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见瓶梗多生长于短侧枝或气生菌丝顶端,玉米粉琼脂Ⅰ见瓶梗多侧生于菌丝,后两者其他结构相同.辅酶Q系统检测及LSU......
作者:周冼苡;Paride Abliz;龙泽香代子;席丽艳 刊期: 2005- 02
-
118例志愿者紫外线小红斑量值测定
目的测定118例志愿者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的小红斑量(MED)正常值.方法以SUV1000型日光紫外模拟仪为光源,测定118例健康志愿者和非炎症性皮肤病患者UVA-MED和UVB-MED正常值.结果UVA-MED均值男性为55J/cm2(18~95J/cm2),女性40J/cm2(15~100J/cm2);UVB-MED均值男性31mJ/cm2(12~95mJ/cm2),女性......
作者:王丽英;陈昆;常宝珠;顾恒;郑家润 刊期: 2005- 02
-
何首乌、女贞子等中药煎剂对体外培养的猪毛囊毛发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何首乌、女贞子等中药混合煎剂对体外培养的猪毛囊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培养的猪毛囊分为对照组(WilliamsE培养基)和中药组(WilliamsE培养基+中药煎剂),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毛囊毛发生长和毛球部形态变化,并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毛囊中的凋亡细胞.结果培养第7天,对照组毛囊毛发生长长度低于中药组(P<0.001);对照组毛囊TUNE......
作者:张兴洪;范卫新 刊期: 2005- 02
-
Ⅰ型先天性甲肥厚患者角蛋白16和6A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研究Ⅰ型先天性甲肥厚患者角蛋白16和6A基因多态现象.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其中1个家系有家族史,有4代7例患者,另一为1个散发病例,无家族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KRT16和KRT6A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DNA直接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反应验证.结果有家族史患者KRT16基因DNA测序时发现其2~3外显子间内含子序列缺失1个碱基G,导致此后的测序结果有很多套峰(出现很多N)......
作者:康晓静;孙淼;杨威;于敏;鞠强;罗会元;夏隆庆;张学 刊期: 2005- 02
-
聚合酶链反应诱导HPV16E7 C端基因突变和突变蛋白在真核细胞表达
目的聚合酶链反应(PCR)诱导人乳头瘤病毒(HPV16)早期基因E7C端锌指结合基序基因突变,评价突变对抗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对HPV16E7第58、91位氨基酸进行突变,构建野生型(pcDNA3.1/16E7)和突变型(pcDNA3.1/16ME7)重组体,对其蛋白表达进行比较.结果HPV16E7C端第58、91位氨基酸突变后真核细胞表达成功,免疫荧光检测在质粒转染COS-7细胞2......
作者:左亚刚;王家璧;刘方;闫言;朱铁山;马东来;王宝玺 刊期: 2005- 02
-
盐酸小檗碱对HaCaT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其技术观察盐酸小檗碱作用前后,单个活细胞内Fluo-3/AM及罗丹明-123(Rhodamine-123)荧光强度的变化,推测盐酸小檗碱对HaCaT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对Fluo-3/AM及罗丹明-123标记的HaCaT细胞观察发现:静息状态下,Fluo-3/AM的荧光强度较弱,细胞内呈局......
作者:石继海;鞠强;尹兴平;辛燕;康晓静;张超英;夏隆庆 刊期: 2005- 02
-
四种商品化单纯疱疹病毒2型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比较
目的比较4种商品化单纯疱疹病毒(HSV2)型特异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方法125份血清分别取自生殖器溃疡患者及无性传播疾病史的正常人.选择4种商品化HSV2型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盒.ELISA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结果以蛋白印迹方法的结果为金标准,国产1、国产2、进口1和进口2共4种试剂盒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3.1%和98.4%,7.5%和100%,100%和11.1%,87.7%和9......
作者:宋彪;陈祥生;尹跃平;姚煦;胡兹嘉;李文忠 刊期: 2005- 02
-
DNA芯片检测泌尿生殖道病原体及耐药的研究
目的研制一种DNA芯片,结合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泌尿生殖道炎症3种病原体及其耐药类型.方法根据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分别检测3种病原体;根据淋球菌gyrA、parC和16SrRNA基因序列突变位点设计引物和探针,分别检测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和大观霉素的耐药性;根据淋球菌和解脲脲原体的共同tet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检测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制......
作者:周文明;赵建龙;杨森;曹慧敏;李伟;沈玉君;张书梅;杜文辉;张学军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组胺、白介素 2及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水平的检测
- 2 56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及动物致色素作用的研究
- 3 婴儿带状疱疹二例
- 4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黏膜受累与糖皮质激素控制量的相关性
- 5 盐酸非索非那定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 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单克隆抗体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作用研究
- 7 胶带粘贴法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后白癜风皮损的复色
- 8 痤疮患者皮肤生理功能测定
- 9 改良切开引流术联合阿维A递减疗法治疗双侧腋窝化脓性汗腺炎五例
- 10 靶向生存素的小干扰RNA抑制人黑素瘤M14细胞系生长的研究
- 11 单纯疱疹病毒2型临床分离株体外对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的敏感性测定
- 12 阿达帕林凝胶治疗面部毛囊红斑黑变病
- 13 三种波长发光二极管光对光老化皮肤的作用研究
- 14 18例神经梅毒临床分析
- 15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一例
- 16 异维A酸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 17 喜树碱对HaCaT细胞自噬的影响
- 18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阿维 A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 19 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1基因突变分析
- 20 芪加真武汤联合糖皮质激素体外对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