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外阴Paget病CD43表达一例
患者女,68岁.外阴反复瘙痒、红斑1年,1个月前出现糜烂,于2003年3月来我院.平素健康,孕8产5,自然流产1次,人流2次,末次产龄38岁,闭经年龄49岁.家族中无肿瘤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大阴唇中部见4cm×2cm红斑(图1),边界清楚,轻度浸润,中央糜烂易渗血,表面覆少许结痂,无压痛.阴道通畅,宫颈和宫体黏膜萎缩.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陆东庆;王晓鸿;易先平 刊期: 2005- 02
-
兄妹同患泛发性疣状痣
先证者女,16岁,主诉四肢伸侧、手、指背疣状丘疹,无何不适5年.患者于5年前,发现四肢伸侧、手、足背、指(趾)背部出现疣状丘疹,范围很小,各约1.5cm×1cm.散在分布,无不适,未经诊治.2年后皮疹范围逐渐增大.家族史:除其兄患同样皮肤病外,直系亲属中无类似患者.......
作者:柳齐福;尹刚 刊期: 2005- 02
-
泛发性带状疱疹一例
患者女,6岁,因左头面部成簇水疱、疼痛,躯干散在丘疹、水疱8d,由外院皮肤科转入我院传染科住院.患者8d前无明显诱因感觉左侧牙痛,继之左面部出现丘疹、水疱、肿胀伴疼痛,皮疹范围逐渐扩大并疼痛加重.既往体健,无水痘及其他传染病史.在本地乡卫生院考虑为过敏,入院前曾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及地塞米松8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未见好转.到我市某医院诊治,以带状疱疹收住院.3d后躯干......
作者:陈强;赵淑肖;刘春平 刊期: 2005- 02
-
扁平湿疣并发尖锐湿疣一例
患者男,50岁,2003年2月10日来我科就诊,2个月前于阴茎及肛门处出现数个扁平小丘疹,黄豆大小,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1个月前手足内侧出现数个指甲盖大小的角化性红斑,边界较清楚,表面附有鳞屑,无自觉症状.体检发现阴茎轻度水肿,龟头及肛门有数个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有浅黄色湿润的糜烂面.......
作者:苗钢;龙振华;邝捷 刊期: 2005- 02
-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的研究
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以多种免疫异常为特征,我们检测了58例AD患者血清可溶性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探讨他们与AD临床症状、疾病严重程度、IgE水平的关系.......
作者:徐瑾;周渭珩;裘新民;刘泽虎;许爱娥 刊期: 2005- 02
-
未治梅毒患者脑脊液梅毒抗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为了解无症状神经梅毒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梅毒患者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等方法对36例未治且无神经损害表现和5例未治神经梅毒的梅毒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这些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
作者:杨日东;田广南;黎小东;邓建华;梁艳华;张文君;林仕英 刊期: 2005- 02
-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头发毛囊中抗体检测的研究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1],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下水疱形成,免疫荧光检查示真表皮交界处C3和IgG等呈线状沉积,在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类天疱疮抗体.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以期建立一种快捷、损伤小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强;赵玉铭;王雅坤;李晓东;肖毅;王珺;陈洪铎 刊期: 2005- 02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与其受体(VEGFR)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VEGFR是VEGF的特异性结合受体,属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VEGF与VEGFR结合后,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生成.VEGF在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VEGF及其受体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尖锐湿疣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俞小虹;郑伟;程浩 刊期: 2005- 02
-
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0和12水平的检测
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梅毒发生、发展有关,且认为细胞因子在梅毒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1,2].为了探讨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2(IL-12)和白介素10(IL-10)在梅毒病程中的变化及其在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对50例二期梅毒患者和5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IL-12和IL-10进行了对比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小雄;邹循辉;钟金城 刊期: 2005- 02
-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角蛋白16、17和人乳头瘤病毒表达的研究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的表皮良性肿瘤,主要见于老年人.病理上有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3种基本变化,表现为明显的表皮增生、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增殖异常.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三种病理类型脂溢性角化病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角蛋白(K)16、17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表达,探讨其与脂溢性角化病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陈思远;黄长征;朱秀丽;钱悦;李家文;王椿森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强脉冲光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及其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 2 优化强脉冲光联合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改善面部光老化随机半脸对照研究
- 3 抑制性消减杂交结合基因芯片研究淋球菌耐头孢曲松的分子机制
- 4 特应性皮炎相关细胞因子对皮肤屏障的影响
- 5 白介素18结合蛋白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
- 6 不同严重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7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免疫发病机制进展
- 8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合并妊娠八例分析
- 9 军团菌感染伴结节性红斑一例
- 10 四川凉山地区青少年15种皮肤病患病率调查
- 11 复方氟米松软膏与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疗效对比研究
- 12 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0和12水平的检测
- 13 胎盘中提取的黑素生成素有效成分分析及动物实验
- 14 眼皮肤白化病一家系基因突变分析
- 15 婴儿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一例及实验研究
- 16 p27、细胞周期素 D1在恶性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的表达
- 17 慢性荨麻疹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18 皮肤毛发平滑肌瘤一例
- 19 感染在非感染性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
- 20 长期缓解的银屑病7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