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蛋白激酶D1及其磷酸化位点在皮肤鳞状细胞癌、Bowen病及光线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I(PKD1)及其磷酸化位点pPKD1-tyr463和pPKD1-ser916在鳞状细胞癌(SCC)、Bowen病和光线性角化病(AK)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新鲜SCC、Bowen病、AK及正常皮肤组织各10份,RT-PCR法检测各组样本中PKD1在基因水平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样本中PKD1及其磷酸化位点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另收集蜡块组织SCC50份、Bowen病......

    作者:顾静;刘保国;周萌;苗国英;吕超;柴小磊 刊期: 2017- 04

  • 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恶性黑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转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恶性黑素瘤的杀伤能力.方法提取小鼠脾细胞,分离淋巴细胞,培养CIK细胞,用携带IL-2的质粒PEGF-N1-IL-2转染CIK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转染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IL-2基因的表达.将效应细胞(CIK细胞或IL-2转染CIK细胞)和靶细胞(B16黑素瘤细胞)分别按照效靶比10∶1、20∶......

    作者:芦兰;谢丛华;张浩中;许绿叶;师幸伟;谢君;车彪;丁雯 刊期: 2017- 04

  • 白细胞介素36α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及趋化因子CCL20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6α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及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3组:凡士林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咪喹莫特模型组(模型组)以及IL-36α实验组(实验组).用小鼠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ASI)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动态变化.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量表皮层厚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对照组与......

    作者:朱超英;温炬;李婷;赵棋楠;秦思;马静;郑荣昌;冯洁莹 刊期: 2017- 04

  • 除湿止痒软膏治疗轻度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除湿止痒软膏治疗轻度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方法,共入组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204例,其中试验组103例外用除湿止痒软膏,阳性对照组101例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和14天患儿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改善情况、患儿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全分析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经治疗后......

    作者:申春平;王榴慧;王华;汤建萍;彭晓霞;冯国双;李云珠;马琳 刊期: 2017- 04

  • Notch信号相关受体/配体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黑素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黑素瘤及15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Note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的表达模式和表达强度.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在40例黑素瘤组织(31例阳......

    作者:刘白;俞婉婷;程伟;邵雪宝;姜祎群 刊期: 2017- 04

  • 梅花针叩刺增强咪喹莫特治疗SKH-1小鼠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疗效

    目的评估咪喹莫特联合梅花针治疗SKH-1小鼠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的疗效,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将紫外线诱导成瘤的40只SKH-l皮肤鳞癌小鼠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无处理;梅花针组:每天梅花针叩刺所有瘤体1次;咪喹莫特组:每天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1次,剂量为1.2g/kg;联合组:先梅花针叩刺所有瘤体,止血后再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1次,剂量同前.各组小鼠连续治疗30d.每日观察并拍照记录各......

    作者:张付贺;石磊;罗敏;刘沛;周忠霞;张国龙;王秀丽 刊期: 2017- 04

  • 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Nicastrin基因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模型构建

    目的构建Nicastrin(NCT)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上鉴定其沉默效率,构建NCT基因稳定下调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模型,为后续研究NCT基因下调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设计3个靶向NCT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NA(shRNA)表达序列并连接到慢病毒表达质粒pGLV3/H1/GFP+Puro中,成功构建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

    作者:毛秋霞;张婉璐;何艳艳;贾苇雪;Yang Brooks;李莉;李黎明;张晓峰;徐浩翔;陈旭;王宝玺;李诚让 刊期: 2017- 04

  • 前额纤维化性脱发二例

    例1女,44岁,额颞部发际线后移4年,面部多发性肤色小丘疹2年.皮肤科检查:额颞部发际线后移,局部皮肤光滑菲薄,可见残存的细小毛发;眉毛、腋毛和阴毛部分脱落;额颞部、双下颌角处可见弥漫性分布许多粟粒大小的肤色小丘疹.皮肤镜下可见毛囊开口数减少,毛发直径不一,瘢痕性白斑和毛囊周围红斑.例2女,55岁,额颞部毛发稀少2年.皮肤科检查:双侧额颞部发际线后移,眉毛、腋毛和阴毛部分脱落.2例患者的组织病理检......

    作者:刘佳玮;付兰芹;朱铁山;刘薇;方凯;马东来 刊期: 2017- 04

  • 两种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强脉冲光治疗仪对面部光老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半脸对照法,对30例面部光老化女性受试者分别以强脉冲光治疗仪LumenisOne或BBL进行治疗,共治疗5次,每次间隔3~5周,并于首次治疗前(访视1)、第3次治疗后第4周(访视2)、第5次治疗后第4周(访视3)、第5次治疗后第8周(访视4)进行随访.每次随访时,采用光老化整体评分(GSP)对受试者治疗前后面部光老化程度进行评价,4......

    作者:杨寅;林彤;粟倩雅;贾高蓉;黄玉清;房静 刊期: 2017- 04

  • 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他克莫司单用及联合对皮炎外瓶霉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合对皮炎外瓶霉的体外抗真菌效果.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M38-A2方案,测定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12株皮炎外瓶霉的低抑菌浓度;利用棋盘法,测定他克莫司和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的联合抗皮炎外瓶霉效果.结果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皮炎外瓶霉低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0.06~0.125)mg/L和(0.5~1)mg/L.他克莫司和特比萘芬联合对5株皮炎外瓶霉、他克......

    作者:何承彦;孙毅;高露娟;李明;曾同祥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