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甲氧沙林对黑素细胞粘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氧沙林治疗白癜风的可能机制.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来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包被纤维黏连蛋白的48孔培养板检测黑素细胞粘附,用带微孔膜的Transwell培养板研究黑素细胞迁移,用RT-PCR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表达.结果50nmol/L和100nmol/L甲氧沙林可促进黑素细胞粘附(P<0.05)和迁移(P<0.05),100nmol/L对黑素细胞促迁移作用强......
作者:张宪旗;郑敏;牟宽厚;冯捷;马慧群 刊期: 2007- 09
-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beta-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瘢痕疙瘩组织标本10份,同时以正常人皮肤6份、增生性瘢痕7份做对照,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图像定量分析,检测组织中β-1,4-GalT-Ⅰ的表达水平.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作者:杨圣菊;陈晓栋;王建力;沈爱国 刊期: 2007- 09
-
咪喹莫特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株增生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对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株的增生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分析咪喹莫特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增生,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晚期形态改变,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的程度,细胞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的表达.结果咪喹莫特可明显抑制人皮......
作者:陈江;何春涤;王雅坤;王珍;金鑫;肖汀;姜奕;陈洪铎 刊期: 2007- 09
-
白介素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族SLE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90例SLE患者和110例正常对照者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819T/C和-592A/C位点基因型.结果IL-10基因-819T/C和-592A/C多态性在SLE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
作者:蓝艳;覃俊;武洁;唐秀生;覃集敏 刊期: 2007- 09
-
尖锐湿疣皮损活化抗原CD69、CD38、HLA-DR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活化抗原CD69,CD38,HLA-DR在尖锐湿疣(CA)皮损角质形成细胞(KC)和真皮浸润单核细胞(MNC)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30例初发患者、20例复发患者皮损和15例正常人包皮KC和真皮浸润MNC上CD69,CD38,HLA-DR的表达并进行对比.结果CA患者初发组和复发组皮损KC的CD69,CD38,HLA-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和90%、933%和90%、......
作者:郭庆;曾凡钦;曾韵洁;李海刚 刊期: 2007- 09
-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原代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体外皮肤成纤维细胞存活力的影响,观察染毒后细胞形态和结构变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方法检测染毒后多次传代后成纤维细胞β-半乳糖苷酶的变化情况.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胞质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染毒后细胞呈典型的损伤形态,随着CSE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
作者:钱革;周武庆;武欣生;王千秋;万毅;钟铭英;蒋法兴;张国成 刊期: 2007- 09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M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9例患者中,男9例,女10例;年龄20~71岁,平均42.6岁,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MF早期,临床分期ⅠA~ⅠB17例,ⅡA2例.每周NB-UVB照射2~3次,随访1~18个月.结果13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无缓解.平均照射次数25.9次,平均累积照射剂量25.6J/cm2.主要不良反应为红斑、瘙痒和色......
作者:顾俊瑛;陈明华;胡跃 刊期: 2007- 09
-
NB-UVB和阿维A对角质形成细胞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mRNA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维A和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μmol/L阿维A和/或100mJ/cm2NB-UVB处理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12h后,用MTT法、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HB-EGF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1μmol/L阿维A和100mJ/cm2NB-UVB单独......
作者:罗素菊;彭振辉;郑焱;张路坤;曹振平;王国荣 刊期: 2007- 09
-
神经性皮炎皮损处神经纤维的数量及其与朗格汉斯细胞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及其与朗格汉斯细胞接触的关系.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技术观察24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的表达及数量变化.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观察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与朗格汉斯细胞接触数量关系.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皮损处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神经纤维长度显著增加,与皮损周边......
作者:崔绍山;陆洪光;王雅坤;郭哲;金光玉;陈洪铎 刊期: 2007- 09
-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几种趋化因子的检测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CC型趋化因子家族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lα)的表达.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28例活动期BP患者与30例正常人对照血清eotaxin、RANTES、MCP-1和MIP-lα水平.结果BP患者血清eotaxin和MCP-......
作者:袁艳霞;林麟;冯素英;周武庆;吴建兵 刊期: 2007- 09
动态资讯
- 1 Ehlers Danlos综合征一例
- 2 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中CD34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的表达
- 3 紫外线灭活的EB病毒蛋白对抗角蛋白自身抗体产生的调节作用
- 4 本刊“临床病例讨论”栏目征稿启事
- 5 头孢曲松治疗孕妇早期梅毒
- 6 评介《实用儿童皮肤病学》
- 7 387例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分析
- 8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局部免疫反应的研究
- 9 梅毒螺旋体的巢式PCR检测与基因分型
- 10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四例
- 11 维胺酯对HaCa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12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与相关因素的探讨
- 13 眶部任意型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术后缺损
- 14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SOCS1和PIAS1的表达及意义
- 15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和HLA-DR的表达
- 16 SV40TAg和Cre/loxP系统诱导的正常人可逆性转化黑素细胞在豚鼠体内的存活能力和复色实验
- 17 原发性皮肤黑热病一例
- 18 直肠部位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治
- 19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10例重度银屑病临床观察
- 20 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型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