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阿维A对人表皮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维A对上皮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鳞癌细胞A431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观察阿维A对A431细胞和HaCaT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的出现,Annexin-V染色证实凋亡的发生.结果随着阿维A作用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加,对A4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加.同样浓度和同样......
作者:蔡绥勍;郑敏;陈丽荣;吴贤杰;曹越兰 刊期: 2005- 04
-
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制备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和复方胶原凝胶真皮,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50μL滴加在涂满细菌或真菌的平板,每种菌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各6个,孵育24h后观察抑菌环.结果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环均大于复方胶原凝胶真皮替代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
作者:雷霞;伍津津;朱堂友;鲁元刚 刊期: 2005- 04
-
催乳素与促生长素对体外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单一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催乳素、促生长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测定细胞因子.结果在自分泌情况下,SLE活动期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分泌量显著增高,而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量低于静止期和正常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促生长素和催乳素干预后,活动期SLE患者IL-6、IL-10分泌量显著高......
作者:黄雯;冯树芳;徐金华;李峰 刊期: 2005- 04
-
两种变应原致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研究
目的建立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以二硝基氟苯和荧光素-5-异硫氰酸盐作为致敏剂,以腹部致敏、耳部激发的方法建立两种ACD小鼠模型.激发前后测量耳廓厚度,计算耳肿胀度;H-E染色观察耳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皮损中及用ELISA法检测淋巴结细胞分泌的Thl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①成功建立两种ACD小鼠模型.②两种模型的局部皮损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有......
作者:郭丽芳;范卫新;汤爱民 刊期: 2005- 04
-
白念珠菌对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及其菌体成分对人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反复冻融、超声破碎和超速离心等方法制备真菌成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念珠菌及其菌体成分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24h后β防御素-2mRNA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永生细胞系HaCaT均有β防御素-2mRNA的少量表达,白念珠菌、白念珠菌细胞壁提取物和纯甘露聚糖可以使β防御素......
作者:段德鉴;蒋献;冉玉平;李福民;吴琦;周光平 刊期: 2005- 04
-
外用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外用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外用硫磺制剂、过氧苯甲酰、抗生素比较.方法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选择有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做系统评价.结果截止2002年,纳入15个临床试验2439例患者.有4个临床试验示外用维A酸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RR(相对危险度)=1.87,95%CI(可信区间)为1.13~3.11],尤其对非炎性皮损(RR=12.70,95%CI为4.09~......
作者:李玲;冉玉平;李静;熊琳;周光平;张幼嘉;付远忠;蒋献;李芳 刊期: 2005- 04
-
马拉色菌与花斑癣色素改变的相关性初探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与花斑癣皮疹色素改变及色氨酸产色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花斑癣患者皮损分离马拉色菌株,采用国际通用的生化鉴定方法鉴定,然后在不同浓度L-色氨酸的培养基上培养7d,观察产色反应.结果每个菌种均有产色反应阳性和阴性菌株,产色反应阳性菌株更易引起皮损色素沉着(P<0.005),且产色反应阳性标本颜色按色氨酸浓度递减而变淡.结论菌株的产色反应与马拉色菌的种属分类无必然的联系,色氨酸参与了马拉......
作者:陶诗沁;陈炜;杨莉佳;陈伟;张海萍;吕桂霞;刘维达 刊期: 2005- 04
-
对一株基因工程人抗角蛋白抗体的免疫学鉴定
目的对1株基因工程人抗角蛋白抗体识别抗原的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利用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的特异表达抗角蛋白的Fab片段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出Fab片段,用ELISA鉴定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用蛋白免疫印迹和竞争抑制性ELISA检测抗体所识别的角蛋白组分.结果该株基因工程人抗角蛋白抗体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良好,所识别的抗原为相对分子质量46000角蛋白,为特异性人抗角蛋白K17抗体.结论......
作者:卢宁;王刚;刘玉峰;李承新;李巍;张海龙;赵小东 刊期: 2005- 04
-
天然属性的抗角蛋白单克隆IgM抗体的制备
目的制备天然属性的抗角蛋白单克隆IgM抗体.方法取饲养在无特殊病原体条件下BALB/c小鼠的脾细胞,直接与SP2/0细胞融合.以提取的角蛋白抗原对阳性杂交瘤细胞生长孔进行ELISA筛选.采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技术对获得的抗体进行鉴定.结果不经任何免疫,细胞融合率为60%;14%的杂交瘤细胞生长孔上清液与角蛋白抗原结合;获得3株稳定分泌IgM型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组化结果初步显......
作者:付萌;李巍;王刚;张衍国;李承新;樊平申;刘玉峰 刊期: 2005- 04
-
中国人皮肤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一例报道
目的报道1例皮肤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cATLL).方法检测皮肤损害的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表型的特点,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印迹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中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抗体和淋巴样细胞的HTLV-Ⅰ前病毒DNA.结果此例患者的皮肤损害多形,除表现丘疹、斑块外,并发生疱壁紧张或松弛的大疱.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疱底真皮乳头和疱边缘处小至中......
作者:高红阳;邱丙森;王平;陈明华;单易非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
- 1 获得性梅毒性颅骨骨髓炎并梅毒性脑膜炎一例影像分析
- 2 寻常性银屑病合并垂体瘤二例
- 3 中药养血健脾饮治疗儿童斑秃
- 4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伴恶性肿瘤45例分析
- 5 糙皮病二例
- 6 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研究
- 7 Nutlin-3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8 白癜风患者血浆与皮肤组织液β-内啡肽水平测定
- 9 基因芯片表达谱筛选Kaposi肉瘤相关基因
- 10 国产伊曲康唑治疗体股癣多中心临床研究
- 11 微等离子体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对比研究
- 12 球形马拉色菌是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毛囊内的主要菌种
- 13 燃煤污染引起慢性砷中毒临床分析及组织病理观察
- 14 广告目次
- 15 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 16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一例
- 17 局部转移瓣治疗头面部肿瘤九例
- 18 人CD147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9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经皮水分丢失和皮肤含水量分析
- 20 瘢痕疙瘩及其成纤维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和相关基因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