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成人及儿童皮肤癣菌病患者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和儿童皮肤癣菌病临床分离菌株中红色毛癣菌基因型的差异,基因型与发病部位、基因型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随机引物OPAA115'-ACCCGACCTC-3',OPD185'-GAGAGCCAAC-3'分别对来自成人及儿童皮肤癣菌病的红色毛癣菌菌株进行任意引物PCR,根据产物电泳带型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对氟康唑、伊曲康畔、特比萘芬、酮康唑、利拉萘酯、布替萘芬、益康唑、联苯苄......

    作者:王红;田伟;魏欣净;吕桂霞;沈永年;李筱芳;刘维达 刊期: 2008- 12

  • 初次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建立并评价初次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方法用1-氟-2,4二硝基苯(DNFB)分别制作经典ACD小鼠模型及初次ACD模型,在以下3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以激发前后耳肿度为临床观察指标;以ELISA与实时RT-PCR方法检测耳组织中IL-2、INF-γ与IL-4的表达水平;进行局部淋巴结分析(LLNA),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耳引流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情况.结果初次ACD小鼠模型耳背......

    作者:李圆圆;阎春林 刊期: 2008- 12

  • 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并假阿洪病一例及连接蛋白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对1例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并假阿洪病的患者进行了连接蛋白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收集该患者及其正常家属(姐姐)的外周血标本提取总DNA,扩增GJB2、GJB5、GJB6基因的部分编码区序列,双向测序验证基因突变.结果患者及其姐姐的GJB5、GJB6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在患者GJB2基因检测到2处突变(V27I和V37I),其姐姐的基凶序列未见突变位点.结论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并假阿洪病患者不一定出现......

    作者:张军民;章慧;林佳吟;席丽艳 刊期: 2008- 12

  • CD147 siRNA转染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147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转染CD147siRNA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147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的CD147siRNA通过电转染至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在转染96h内CD147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噻唑蓝法检测转染CD147siRNA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CD147siRNA对T淋巴细胞活化标记分子......

    作者:常静;陈翔;粟娟;匡叶红;鲁慧;彭胜 刊期: 2008- 12

  • 依匹斯汀等抗组胺药物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依匹斯汀等几种临床常用抗组胺药物对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表达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卵蛋白构建致敏动物模型,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以依匹斯汀等儿种抗组胺药物进行阻断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白三烯B4(LTB4)、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水平.结果依匹斯汀具有明显的抑制敛敏淋巴细胞释放LTB4、IL-4、IL-5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

    作者:谭燃景;郝进 刊期: 2008- 12

  • 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内化和下调的研究

    目的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与负反馈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研究HaCaT和CHOwt细胞株中多种配体诱导的EGFR内化和下调情况.结果免疫印迹检测表明,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肝素结合的EGF(HB-EGF)可引起EGFR总量的快速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Heregulin则未明显促进受体的降解.EG......

    作者:茅晓红;许凤芝;刘伦飞;陈积愫;劳力民 刊期: 2008- 12

  • 多重PCR结合反向线点杂交方法检测七种性病病原体

    目的建立多重PCR结合反向线点杂交技术同时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微小脲原体、解脲脲原体和毛滴虫的方法.方法设计7对生物素标记的上述病原体特异性引物同时扩增病原体靶基因.扩增产物与预先标记在尼龙膜上的特异性探针杂交、显影,判读结果.多重PCR结合反向线点杂交方法检测211个尿道、宫颈分泌物临床标本(男107例,女104例),并与传统单一引物PCR检测结果比较,评价反向线点杂......

    作者:王辉;孔繁荣;周小勇;曾宪玉;王玮蓁;段逸群;曾志良;陈春梅;琳·吉尔伯特 刊期: 2008- 12

  • 华东地区汉族斑秃与HLA-DRB1*03、*04、*1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基因与斑秃发病、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技术对已确诊为斑秃的158例和正常人对照组172例进行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析.并比较斑秃患者不同发病年龄、发病次数、病程、家族史及严重程度与HLA-DRB1基因的关联性.结果斑秃组HLA-DRB1*03、HLA-DRB1*11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斑秃组......

    作者:齐思思;徐峰;慕彰磊;盛友渔;楼玮;任永涛;萧名杰;张心菊;杨勤萍 刊期: 2008- 12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27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45例健康人血清CCL27水平.结果6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为(670.02±262.15)ng/L,健康人对照组为(373.10±92.84)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P<0.01).进行期患者血清CCL27水平为(799.94±214.54)......

    作者:殷文浩;丁韧烨;盛桂芳;吴贤杰;陈怿;谭宇辉;郑敏 刊期: 2008- 12

  • 白塞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FcγRⅡA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白塞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FcγRⅡAmRNA表达及其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关系.方法采集25例白塞综合征患者活动期及其中15例患者经治疗后的非活动期静脉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后,以RT-PCR检测其FcγRⅡAmRNA的表达.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MPO活性(代表中性粒细胞激活).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白塞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FcγRⅡAmRNA的表达在活动期为1.......

    作者:杨竹生;冯素英;林麟;周武庆;陈敏;靳培英 刊期: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