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银屑病合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的治疗观察
目的报告继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4EO型)的慢性斑块状银屑病1例临床研究及骨髓移植治疗.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收集,组织病理检查,骨髓和外周血涂片检查,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免疫分型,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做染色体检查及G显带分析.结果患者女,33岁,有寻常性银屑病史20余年,反复出现红斑鳞屑,皮损以斑块为主,有家族史,用多种方法治疗(以中药为主).近来不明原因肌肉酸痛,牙龈出血,发热伴胸骨叩痛.骨髓检查发......
作者:何焱玲;卢锡京;齐焕英;邱镜滢;朱铁君 刊期: 2004- 03
-
6号染色体短臂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的证据
目的鉴定6号染色体短臂上是否存在寻常性银屑病的易感基因.方法用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8个微卫星标记对46个寻常性银屑病家系共272个个体(包括143例患者和129例非患者)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并用Genehunter软件(2.0Version)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两点和多点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①两点连锁分析:非参数连锁分析揭示3个相邻的标记D6S276、D6S1610和D6S1575的NPL值分别为......
作者:杨森;何平平;王再兴;张静;李月彬;王红艳;魏生才;徐世杰;金力;黄薇;张学军 刊期: 2004- 03
-
银屑病患者T细胞对表皮c-myc、bcl-2及p53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T细胞促发表皮动力学改变的机制.方法将皮肤组织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混合培养,免疫组化法检测培养前、培养后第3天、第6天表皮c-mycbcl-2及p53表达.结果未培养的银屑病患者皮损c-myc及p53表达增强,bcl-2表达减弱;银屑病正常皮肤表达无明显改变.银屑病正常皮肤及正常人皮肤分别与银屑病T细胞共培养后第3天,p53表达显著增强,共培养第6天后,c-myc表达显著增强......
作者:李新华;张开明;康玉英 刊期: 2004- 03
-
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p16基因微卫星杂合性缺失研究
目的探讨银屑病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p16基因D9S171,D9S1604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体外原代培养的银屑病皮损区和非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LOH进行分析.结果23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在D9S171和D9S1604两个微卫星位点,LOH分别为5例和10例......
作者:李红文;雍磊;高歌;丁一;王诗淇 刊期: 2004- 03
-
结合珠蛋白在银屑病皮损及皮损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表达
目的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研究结合珠蛋白在银屑病皮损及皮损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朗格汉斯细胞的关系及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记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银屑病皮损及皮损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结合珠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相比,银屑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中结合珠蛋白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01);皮损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表达与正常人皮肤差异无显著性(P>0.......
作者:李萍;夏立新;高奎斌;张亚芹;王雅坤;陈洪铎 刊期: 2004- 03
-
解毒化淤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解毒化淤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解毒化淤汤对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并利用小鼠尾部作银屑病动物模型,以解毒化淤汤灌胃,观察其对小鼠尾部颗粒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解毒化淤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治愈率为42.00%,总有效率为90.00%.动物实验表明解毒化淤汤能明显地增加小鼠尾部鳞片表皮的颗粒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解毒化淤汤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方剂......
作者:吴胜利;许能;陈建明;李咏梅;马绍尧 刊期: 2004- 03
-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及SMADs mRNA的低表达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皮损与非皮损组织以及正常人对照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smRNA的表达,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定量实时PCR法检测13例银屑病患者皮损与非皮损组织以及10例正常人对照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型和Ⅱ型以及不同类型的SMADs(SMAD2、3、4、6、7)mRNA的表达.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型、Ⅱ型及各种SM......
作者:虞海燕;Ulrich Mrowietz 刊期: 2004- 03
-
28株酵母菌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研究常用抗真菌药在酵母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中的相互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了5种常用抗真菌药相互联合应用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MIC几何均值比单用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性霉素B加氟胞嘧啶、特比萘芬加氟康唑、特比萘芬加伊曲康唑三种联合的协同相加作用......
作者:陈宏;温海;徐红;廖万清 刊期: 2004- 03
-
银屑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银屑病患者病程影响的分子病理学基础.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2个受体p75和p140trkA表达情况,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测评,并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处理.结果银屑病患者的负性情绪(焦虑与抑郁)程度与2个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呈正相关.结论NGF及其受体是负性情绪影响银屑病患者病情活动程度......
作者:张锡宝;何荣国;吴志华 刊期: 2004- 03
-
紫杉醇溶液外用治疗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紫杉醇溶液外用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豚鼠耳部皮肤,使其产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然后分别以200μg/mL和500μg/mL的紫杉醇溶液外涂造模部位进行治疗,光镜下观察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造模后的组织病理可见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毛细血管扩张,有较明显的单一核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Baker评分为6.37±0.99.外涂200μg/mL和......
作者:王懿娜;方红;张幸国;陈丽荣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污染与皮肤:流行病学和机制研究的临床意义
- 2 近端型上皮样肉瘤一例
- 3 水通道蛋白对人体皮肤重要性的研究
- 4 阿维A(方希)治疗特殊皮肤病病例有奖征集通知
- 5 乳房及乳房外 Paget病一例
- 6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Meta分析
- 7 中国致病格特隐球菌的基因亚型分析
- 8 苯丁抑素和雷公藤内酯醇等对白三烯A4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9 点阵射频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
- 10 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乳房外Paget病对复发的影响
- 11 伊藤痣合并咖啡斑一例
- 12 PCR结合基因扫描分析技术对几种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及鉴定
- 13 卡氏支孢霉系统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 14 微波联合5%咪喹莫特或重组α-2b干扰素软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比较
- 15 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12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 16 伐昔洛韦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的观察
- 17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小儿海绵状血管瘤
- 18 头皮屑中白介素1α、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和白介素8的测定
- 19 掌跖角皮症伴发牙周病一例
- 20 评介《中国皮肤科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