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Nase Ⅰ基因突变与血清DNase Ⅰ活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SLE患者血清中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Ⅰ)活性下降与DNaseⅠ基因突变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SLE患者70例,用DNA-甲基绿比色法测定血清DNaseⅠ的活性,并以正常人作平行对照;收集SLE患者100例,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患者体细胞DNaseⅠ基因组第172位A→T的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产生一个NSPI酶切位点,在适当条件下进行酶切可鉴别出发生突变的基因.结果该组病例中......

    作者:吴玮;曾凡钦;许德清;陈明春;范瑞强 刊期: 2005-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与红斑狼疮(LE)疾病亚型及其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6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7例盘状红斑狼疮(DLE)、6例硬皮病、5例皮肌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AnuA水平,根据SLE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并对LE患者AnuA进行治疗前后的比......

    作者:袁玲玲;卢宪梅;赵天恩 刊期: 2005- 01

  • 三氧化二砷对A375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A375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65nm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As2O3浓度<0.01μmol/L时,随As2O3浓度的增加,促进黑素瘤细胞的增殖、黑素的合成及上调酪氨酸酶的活性;As2O3浓度等于0.01μmol/L时作用强.0.1~1μmol/L则表现......

    作者:肖和;张信江;李大铁 刊期: 2005- 01

  • 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黏附分子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sVCAM-1和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①SLE患者血清sVCAM-1平均水平为2342.45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39.68ng/mL(P<0.001);SLE患者血清sICAM-1平均水平为8......

    作者:周渭珩;程东庆;洪为松;徐瑾;许爱娥 刊期: 2005- 01

  • Kaposi肉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Kaposi肉瘤(KS)的表型特征.方法用形态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DNA倍体分析方法对不同组织学类型30例共38份样本KS的表型特征作了观察.结果根据KS病变组织内血管成分和梭形细胞的比例分为血管瘤样型(早期)11份、梭形细胞型(晚期)14份和混合型(中期)13份.CD34和FⅧRAg在血管瘤样型表达强,梭形细胞型表达弱(P<0.01).p53和c-met蛋白在血管瘤样型......

    作者:张树华;阮幼冰;武忠弼;J.N.Kitinya;马云;朱玉红;吕增华 刊期: 2005- 01

  • 寻常型白癜风临床特征及遗传传递方式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寻常型白癜风的临床特征及家族遗传特征,探索其可能的遗传传递方式.方法以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家系资料,用EpiInfo5.0及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AGE3.1进行遗传传递方式的复合分离分析.结果寻常型白癜风的发病年龄为(19.02±12.58)岁,无性别差异(P=0.54);男女先证者疾病轻重程度(P=0.66)、发病季节分布(P=0.302)差异亦......

    作者:刘江波;桂金萍;熊全庚;王红艳;李明;高敏;杨杰;杨青;贾卫华;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05- 01

  • 人纤维介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人纤维蛋白原样蛋白/人纤维介素(HFGL2)与SLE中存在的凝血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HFG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SLE患者PBMC中HFGL2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HFGL2的表达明显增高,并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结论PBMC......

    作者:严小枫;涂亚庭;林能兴 刊期: 2005- 01

  • 白癜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IgG识别人黑素浓集素受体-1 B细胞表位的研究

    目的寻找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体识别的人黑素浓集素受体-1(MCHR1)B细胞表位肽段.方法从重组质粒pcDNA3/MCHR1中PCR扩增包含预测抗原表位MCHR1肽段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MCHR1,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转化大肠杆菌DH5α,利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纯化试剂盒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所表达的蛋白是否具有白癜......

    作者:贺秋豪;高天文;李春英;沈柱;王刚;杨军 刊期: 2005- 01

  •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受试者分别接受国产糠酸莫米松乳膏和艾洛松治疗.患者每日局部涂药1次,连续用药4周.在治疗始及治疗后第1~4周对各观察指标进行评估记录.结果本研究共入选受试者28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2例)中湿疹143例,神经性皮炎141例.治疗后1~4周,两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指标计分及总计分均有......

    作者:杨雪源;胡兹嘉;毕志刚;顾军;范卫新;王塞枫;于浩;娄冬华 刊期: 2005-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白介素6受体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及其受体(IL-6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IL-6R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人IL-6R阳性表达率为100%.②PBMC中,IL-6RmRNA表达水平:活动期S......

    作者:姚煦;李遇梅;弓娟琴;胡兹嘉;李文忠;陈志强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