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A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生与HLA-A等位基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的方法,对106例SLE患者和122例健康人进行HLA-A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共发现19种等位基因,SLE患者中检出18种,对照组中检出15种.其中A*11等位基因与SLE呈强正相关(RR=2.4380,EF=0.1502,X2=12.2440,P=0.0005,Pc=0.00......

    作者:许绍斌;陶玉芬;初正韬;黄小琴;班贵宏;俞建昆;褚嘉祐 刊期: 2005- 01

  •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E选择素基因第2外显子G98T和第4外显子A561C多态性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95例正常对照者E选择素基因型.结果E选择素第2外显子基因型GG、GT、TT频率在SLE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6%、12.2%、1.2%和90.5%、8.4%、1.1%;E选择素第......

    作者:蓝艳;韦叶生;杜诗库 刊期: 2005- 01

  • 恶性黑素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nm23抑癌基因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nm23抑癌基因和微血管密度(MVD)与恶性黑素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恶性黑素瘤和10例黑素细胞痣组织中VEGF、nm23和CD34的表达并计算其MVD.结果恶性黑素瘤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黑素细胞痣(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值分别<0.05和<0.01);随着浸润深度增加,Ⅰ级与Ⅳ、Ⅴ......

    作者:张秀英;兰东;佟春光;程少为 刊期: 2005- 01

  • 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预测天疱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0例天疱疮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PBMCGRα及GRβ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所有天疱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均可检测到GRαmRNA,且天疱疮患者中GR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44),但在激素治疗控......

    作者:钟连生;马道铭;陈志强 刊期: 2005- 01

  •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

    目的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方法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3例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ICOS的自然表达水平,同时收集SLE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来判定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比较分析不同组别SLE患者ICOS表达水平与SLEDAI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S......

    作者:陈志平;刘贞富;郑舜华;梁智辉 刊期: 2005-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预测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常用实验室检查和症状以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作为病情判定标准,对106例SLE门诊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要求患者复诊间隔不超过3个月并随访了6~18个月,每次随访时均按照研究方案记录其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根据各指标在复发前出现异常的频率和时间综合考察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106......

    作者:吴杰;李明 刊期: 2005- 01

  • 寻常狼疮误诊一例

    患者男,23岁,半年前鼻根左侧突起红斑结节,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皮疹中央逐渐出现溃疡,无渗出,愈后留有瘢痕.曾先后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嗜酸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深部真菌病和Sweet综合征等,给予伊曲康唑、泼尼松口服等治疗2月余,症状无缓解,皮疹逐渐扩大,遂来我院皮肤科就诊.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盗汗、腹痛、腹泻、胸痛等症状.既往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鼻根左侧有......

    作者:宋洁;黄长征;林能兴;李家文;王椿森 刊期: 2005- 01

  • 大疱性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性一例

    患者女,51岁,因颈部、腹部及前臂发生紫红色斑片、水疱伴瘙痒5年而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于颈部、腹部及前臂屈侧出现紫红色斑片,伴瘙痒,未予任何处理,皮损逐渐扩大,并于搔抓后出现水疱或大疱,经3~4d后可自然消退,水疱反复发生,日晒后加重.近2个月来,皮损加重,膝部、小腿及足背部亦出现同样皮损,自觉瘙痒加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来我院就诊.......

    作者:徐秀莲;林彤;孙建方 刊期: 2005-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Ⅱ型一例

    患者女,39岁,因头面部、双手皮肤黑色斑丘疹,全身皮肤进行性色素加深半年于2003年9月2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头顶、双颞部阵发性胀痛,1周后头顶皮肤出现散在绿豆至豌豆大小黑色斑、丘疹,皮疹渐散布全身,同时出现全身皮肤进行性色素加深.2个月后出现双手掌、指关节持续性酸痛,伴全身乏力,食欲下降,体质量半年下降10kg.近10年来月经量少,经期正常.患者姐妹4人,一妹有SLE病史.......

    作者:彭建中;王向东;朱天毅;许爱娥;郑捷 刊期: 2005- 01

  • 接触生芋头致急性荨麻疹二例

    例1男,34岁,因全身瘙痒,起红色风团20min于1998年8月9日来我科就诊.自诉就诊前洗、刨、切芋头后约5min全身剧痒,搔抓后皮肤立即起大片红色风团.既往无传染病史,无过敏史,近期未患病,未服药.以前曾洗、刨、切过生芋头,无不适.体检: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及四肢均有大片鲜红色地图状或条索状风团.诊断:急性荨麻疹.治疗:立即予以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酸钙20mL、维生素C......

    作者:李干君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