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埃兹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在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上皮瘤、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7例基底细胞上皮瘤和20例脂溢性角化病、10例正常人皮肤中埃兹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埃兹蛋白在正常人皮肤、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上皮瘤、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0%,25.0%,66.7%和91.3%,除脂溢性角化病组外......
作者:罗鑫;伍斌;唐发清;张江林;谢红付;李吉 刊期: 2009- 04
-
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四例分析
报道4例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男3例,女1例,年龄32~52岁.3例以头面部及颈部受累为主,密集多发性暗红色不规则浸润性斑块、结节、肿块、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躯干、四肢表现为斑片、轻度浸润的斑块、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1例头面部未受累,全身密集毛囊性丘疹.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血管周围及毛囊周围大量淋巴样细胞为主的团块状浸润,部分细胞异形,浸润细胞移人毛囊上皮是他们共同而显著的特征,而亲表皮现象......
作者:陈崑;姜祎群;李诚让;弓娟琴;顾恒;常宝珠 刊期: 2009- 04
-
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表达的检测
目的研究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表达,探讨LFA-1与SLE的发病及病情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30例SLE患者(SLE组)和24例正常人(对照组)的PBMC,用抗人CD3-FITC和抗人CD11a-PE对其进行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D11a的表达率.结果PBMCCD11a的表达率对照组为68.21%±4.58%,SLE组为73.......
作者:张耀华;施伟民;徐金华 刊期: 2009- 04
-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82岁.大腿、腹部皮疹2月余,伴间歇性发热.体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双股及下腹部可见大小不一的暗红色斑块,质地坚实,有触痛,伴有明显的非凹陷性水肿,皮肤表面高低不平,局部呈橘皮样外观.血常规示三系减低.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第1次大腿部肿块穿刺和病理活检均未明确诊断.在不同医院诊断过慢性淋巴管炎、皮肤变应性血管炎和发热待查,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皮疹从......
作者:沈燕芸;徐金华;孔蕴毅;罗燕;陈连军 刊期: 2009- 04
-
西达本胺对恶性黑素瘤细胞系A375的体外抗增殖作用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对体外培养的皮肤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西达本胺和曲古抑菌素A处理A375细胞,以噻唑蓝法检测西达本胺和曲占抑菌素A对A375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AnnexinV-EGFP/PI双荧光活染-流式细胞测量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NA倍体分析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西达本胺和曲古抑菌素A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增殖,西达本胺在5~500μmol......
作者:陈佳;周武庆;陈浩;宋亚丽;蔡丽敏;辛崇美;邵雪宝;刘毅;曾学思;孙建方 刊期: 2009- 04
-
c-FLIP在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FLI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53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细胞c-FLIP表达阳性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18例)外周血B细胞内c-FLIP表达(3.11%±0.70%)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35例)(0.78%±0.28%)和正常人对照组(0.6......
作者:董婧;陶娟;李延;刘业强;杨井;谭志建;涂亚庭 刊期: 2009- 04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曝光及非曝光部位皮肤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9(MMP-1、3、9)在曝光部位和非曝光部位皮肤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皮肤光老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23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前臂伸侧(曝光)和上臂内侧(非曝光部位)皮肤石蜡标本中的MMP-1、MMP-3、MMP-9进行检测,表达强度以免疫反应强度分布指数(IRIDI)表示,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及Spear......
作者:康玉英;鞠梅;顾恒;陈崑 刊期: 2009- 04
-
川崎病272例分析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27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272例川崎病患儿中男女之比为2.58:1,发病年龄多为1~3岁,占59.2%.发热持续5d以上者占100%,全身一过性多形皮疹的发生率为76.1%,两眼球结膜充血为74.6%,口唇潮红皲裂为47.8%,杨梅舌为58.5%,早期手足硬肿、掌跖泛红为22.8%,亚急性期甲床皮肤交界处膜样脱......
作者:曾迎红;汤建萍;孙磊;树叶;韦祝 刊期: 2009- 04
-
皮肤原发性侵袭性亲表皮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19岁.全身反复发作进行性溃疡伴发热1年.皮损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迅速破溃形成溃疡,伴剧烈疼痛.皮损渐发展至躯干、四肢,伴间歇性高热.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层结节状中至大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伴局灶性亲表皮生长.浸润细胞免疫组化标记CD3、CD8、T细胞细胞内抗原、T细胞受体β均阳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提示T细胞克隆性增生,确诊为皮肤原发性侵袭性亲表皮CD8阳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
作者:汪旸;农琳;武铃慎;李挺;涂平 刊期: 2009- 04
-
携带IL-18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对裸鼠恶性黑素瘤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探讨携带IL-18基因的溶瘤腺病毒(ZD55-IL-18)对裸鼠恶性黑素瘤移植瘤的抗肿瘤效果.方法取A375细胞2×106个接种于BALB/c裸鼠腋下组织内,建立裸鼠黑素瘤模型,当移植瘤体积达100~150mm3时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于瘤体内注射ZD55-IL-18、Ad-IL-18和磷酸盐缓冲液(PBS).通过定期测量肿瘤体积观察肿瘤生长抑制情况,并切取肿瘤进行HE染色,观察肿瘤......
作者:刘彦群;杨春华;毛立军;裴东生;魏志平;郑骏年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弹性假黄色瘤伴匍行性穿通性弹性纤维病一例
- 2 化妆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估:国际Beauty QoL方法的特点及益处
- 3 全身播散丘疹型结节病二例
- 4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 5 Wood灯在皮肤浅表真菌感染诊断中应用价值评估
- 6 药物超敏反应的体外检测
- 7 18例神经梅毒临床分析
- 8 红蓝光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疗效观察
- 9 游泳池肉芽肿一例
- 10 发育不良痣一家系
- 11 微管相关蛋白2基因抑制恶性黑素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 12 慢性荨麻疹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分子表达及外周血IgE和补体C3、 C4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13 红皮病性银屑病高凝状态和微循环障碍的观察
- 14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 15 侵入性微针射频与等离子点阵射频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自身对照研究
- 16 毛囊闭锁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现状
- 17 传代培养的黑素细胞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 18 800例门诊荨麻疹患者类型分析
- 19 皮肤原发性侵袭性亲表皮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
- 20 Moulin线状皮肤萎缩四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