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五倍子对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了解中药五倍子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用成分和药用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方法用MTF比色试验研究五倍子单宁酸对正常人皮肤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与秋水仙碱及红花和芦荟进行了比较.结果①五倍子单宁酸与五倍子生药醇提物对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在20μg/mL及以上质量浓度时,对人皮肤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大,其细胞增殖率是不加药对照组的73.6%~68%......
作者:沈丹蓓;夏隆庆 刊期: 2005- 02
-
成人正常皮肤CD68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分布的研究
目的观察正常真皮内CD68阳性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布、形态和密度.方法正常成人8例,每例均取面部、躯干、四肢近端、四肢远端、手掌和足跖6个部位皮肤进行表皮铺片和纵行与水平连续切片.CD68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布.结果真皮浅层CD68阳性细胞可表现为树枝状及非树枝状,呈网状分布.真皮浅层CD68阳性细胞密度为:四肢远端(562±230)个/mm2,腹部(517±162)个/mm2,面......
作者:郭英军;赵玉铭;王雅坤;肖毅;魏群;陈洪铎 刊期: 2005- 02
-
丹参酮对人皮脂腺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及雄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治疗痤疮的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在作用24、48及72h对SZ95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尼罗河红荧光染色的SZ95细胞中脂质含量的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药物对SZ95细胞中AR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隐丹参酮浓度在0.5~12.5μmol/L之间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SZ95细胞增殖,其半数抑制浓度为......
作者:鞠强;尹兴平;石继海;辛燕;康晓静;陈沄;崔盘根;曹元华;夏隆庆 刊期: 2005- 02
-
毛细血管瘤组织中p63和p73基因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p63基因和p73基因蛋白与毛细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儿童毛细血管瘤和2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p63基因和p73基因蛋白的表达;对所获得的检测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在正常人皮肤组、增生期与退化期血管瘤中,p63和p73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923±0.191,0.953±0.120;8.271±1.953,6.408±2.151;0.920±0.187,......
作者:刘涓;陕声国;张端莲;余瑛;杨勇 刊期: 2005- 02
-
核因子-κB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反义分泌白介素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反义株HaCaT后,对紫外线(UV)诱导的HaCaT细胞反义分泌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方法蛋白质印迹方法测定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辐射HaCaT细胞反义后NF-κBp65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p65mRNA表达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NF-κBp65反......
作者:夏济平;宋秀祖;毕志刚 刊期: 2005- 02
-
中药对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水平的影响及致色素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对皮肤酪氨酸酶基因表达、色素生成和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离体实验中对酪氨酸酶有激活作用的旱莲草等7种中药,以棕色豚鼠为动物模型,采用mRNA原位杂交观察中药外涂对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水平的影响,并用Schmorl法染色和多巴-氧化酶染色观察中药促色素生成及黑素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原位杂交显示中药处理组的酪氨酸酶阳性细胞数和杂交信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以旱莲草......
作者:马景昕;涂彩霞;陈晓燕;张开立;刘佳;李宏 刊期: 2005- 02
-
紫外线对HaCaT细胞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表达结合珠蛋白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HaCaT细胞各时相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UVA12J/cm2照射后HaCaT细胞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明显升高.照射后20min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已开始升高,6h达第一高峰,48h出现第二高峰.照射后2h、4h、6h、24h、48h组与对照......
作者:姜红;何春涤;王雅坤;肖汀;李萍;陈洪铎 刊期: 2005- 02
-
皮脂腺痣继发鳞状细胞癌一例
患者男,88岁,因右颞部皮疹80余年,部分皮疹增大隆起近1年于2003年3月24日就诊.出生时右耳上方有条状隆起损害,无毛,无自觉症状,随年龄逐渐发展,青春期明显长大.未接受过任何诊治.1年前部分皮损隆起增大,并出现破溃.皮肤科检查:右耳上方可见纵行长条状的疣状增生性斑块2块,分别为1.2cm×0.8cm,1.1cm×1.0cm大小,皮色,部分为灰褐色,有蜡样光泽,枕侧斑块后半部可见3.6cm×2......
作者:赵邑;段周英;涂平 刊期: 2005- 02
-
胫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例
患者女,35岁,因双小腿胫前皮肤红色丘疹、水疱伴瘙痒20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5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皮肤瘙痒,搔抓或轻度碰撞、摩擦后易出现水疱,水疱糜烂结痂痊愈后留有瘢痕样红色丘疹.在正常皮肤或陈旧皮损表面可出现新皮损,病情迁延不愈,皮疹渐增多并蔓延至膝部及肘部.期间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诊治,曾诊断为湿疹、结节性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等,使用泼尼松、西替利嗪等药物口服,恩肤霜、皮康霜、皮康王等药物外用,......
作者:赵建斌;尚淑贤;王千秋 刊期: 2005- 02
-
艾滋病合并泛发性扁平苔藓一例
患者女,39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双足背出现紫红色扁平丘疹,伴瘙痒不适感,以后皮疹逐渐增多,且向近心端四肢、躯干发展,瘙痒加剧.患者因经常抓破皮肤而致感染.在当地医院多次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于2001年3月23日来我所就治.......
作者:邓建华;罗权;张锡宝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0例
- 2 环氧化酶2在蕈样肉芽肿皮损组织中的表达
- 3 丹皮酚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4 经互联网开展远程皮肤病会诊的经验
- 5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一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药疹的临床观察
- 6 口服小剂量泼尼松联合低剂量X线治疗泛发性杨莓状血管瘤一例
- 7 白念珠菌临床株多药耐药蛋白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
- 8 阴茎及耳轮脚同患尖锐湿疣一例
- 9 泼尼松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月经前痤疮疗效观察
- 10 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和CD4+CD25+T细胞分泌IL-10水平的检测
- 11 光动力疗法的抗菌作用研究进展
- 12 容易误诊的平滑肌错构瘤一例
- 13 儿童头癣 126例临床分析
- 14 光动力治疗宫颈湿疣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一例
- 15 成人手足口病四例及病毒学观察
- 16 新疆80例恶性黑素瘤BRAF基因突变分析
- 17 外用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18 透明细胞棘皮瘤10例分析
- 19 不同肤色个体表皮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表达的研究
- 20 阿维 A(方希)治疗特殊皮肤病病例有奖征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