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枇杷清肺饮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
2001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方剂枇杷清肺饮加减并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达芙文)治疗痤疮,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跃钢 刊期: 2003- 11
-
维胺酯胶囊与维A酸霜联合治疗痤疮
我科于2000年开始用维胺酯胶囊与维A酸霜联合治疗45例痤疮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古丽巴哈尔 刊期: 2003- 11
-
地氯雷他定:一种新的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在治疗一些变应性疾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因其有中枢镇静及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而逐渐被第二代抗组胺药所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虽然无中枢镇静作用及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但有些第二代抗组胺药有心脏毒性(如特非那定与阿司咪唑),可与其他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而且抗炎作用较弱,对患鼻炎时的鼻充血无作用,因此需要研制新的、作用更多、更强、安全性高的抗组胺药.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
作者:徐文严 刊期: 2003- 11
-
光子嫩肤技术
光子嫩肤技术(photorejuvenation)是一种新近开发的、以非相干的强脉冲光进行非损伤性皮肤美容的新技术,特别是对皮肤慢性光损害的治疗具有优势,克服了传统换肤术存在不良反应多、疗程长、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很快被医师和患者接受.......
作者:杨海平;王玲;严道金 刊期: 2003- 11
-
面部先天性色痣切除皮下蒂皮瓣修复10例
1999年10月至2002年5月,手术治疗面部先天性色痣10例,行病变切除斜向皮下蒂皮瓣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福奎;陈召伟;刘通;蒋红 刊期: 2003- 11
-
火把花根片配合中药浸泡治疗掌跖脓疱病
掌跖脓疱病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顽固、难治,我们从2001年3月至2002年6月用火把花根片(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制药厂生产)口服配以中药浸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巫毅;李雪萍;李晓天 刊期: 2003- 11
动态资讯
- 1 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一例
- 2 一例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基因突变检测
- 3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
- 4 Burow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缺损
- 5 女贞子等对人头皮毛囊体外培养影响的研究
- 6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 7 抗菌药物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培养的影响
-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糖皮质激素及受体mRNA相关性研究
- 9 亚急性湿疹和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表达
- 10 改良式微切口皮下搔刮法治疗腋臭
- 11 利用阴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流程图诊断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 12 纳米金基因芯片技术快速鉴定常见浅部致病真菌
- 13 体内皮肤纵切面图像研究不同种族和年龄的皮肤差异
- 14 表现为外阴疣状增生物和右侧肢端疣状痣的疣状黄瘤一例
- 15 广州地区241例头癣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
- 16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雌激素受体-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
- 17 31例深部真菌病临床和尸检分析
- 18 安徽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HLA单倍型相关性研究
- 19 神经性皮炎皮损处神经纤维的数量及其与朗格汉斯细胞关系的研究
- 20 单克隆天然抗角蛋白抗体3B4抑制白念珠菌芽管生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