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第9期文章
  • 局限性血管角化瘤一例

    患者男,23岁.主诉包皮、阴囊丘疹伴瘙痒1年.1年前患者发现阴茎根部包皮出现一紫红色丘疹,黄豆粒大小,伴明显瘙痒.反复搔抓后出现出血、结痂.在当地诊断为疥疮结节.给予利多卡因、康宁克通结节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2次均无效.包皮上的丘疹逐渐增多,阴囊亦出现类似的损害.其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包皮、阴囊散在分布淡紫红色丘疹,黄豆粒大小,质地韧,表面无鳞屑,无破......

    作者:穆震;满孝勇;张爱华 刊期: 2004- 09

  • 130例妇女宫颈支原体的检测

    为了研究女性宫颈Uu感染与临床的致病关系,我们于2002年5-6月对体检正常妇女,采用半定量支原体致病浓度的培养方法,对宫颈的体征和症状及妇女避孕方式等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匡隆;尢永燕;沙仲;张津萍;孙厚华;龚向东 刊期: 2004- 09

  • 四种变应性皮肤病的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

    我们对2001-2002年在我院门诊确诊的4种变应性皮肤病132例进行血清特异过敏原及IgE抗体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曲永红 刊期: 2004- 09

  • 尖锐湿疣组织中端粒酶及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

    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是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限制组分,已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证实其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高低密切相关[1].有文献[2-3]报道,在一些增殖性皮肤病中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为了探讨hTERT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我们测定了尖锐湿疣组织中hTERT的mR-NA水平及端粒酶活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俊;张行;程浩;赵可佳;陈大方;岑建萍 刊期: 2004- 09

  •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一家系ATP2C1基因突变的检测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familialbenignpemphigus),又称Hailey-Hailey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目前认为该病为位于染色体3q21-q24上的ATP2C1基因突变所致.我们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例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的家系进行了ATP2C1基因突变的检测.......

    作者:陈思远;黄长征;李家文 刊期: 2004- 09

  • 斑秃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的检测

    斑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代秀菊等[1]发现活动期斑秃患者血清中自介素6(IL-16)、白介素12(IL-1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而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这说明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斑秃的发病有关.我们对61例斑秃患者进行血清白介素1(IL-1)β水平的检测,以期探讨IL-1β与斑秃发病机制的关系.......

    作者:肖嵘;邱湘宁;张冰凌;赵会平;罗敏;苏玉文;文海泉 刊期: 2004- 09

  • CO2激光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外用治疗尖锐湿疣115例

    尖锐湿疣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复发率高的特点,治疗比较棘手.我们采用CO2激光与外用干扰素凝胶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眭道顺;秦兆江;崔志斌;邓宾 刊期: 2004- 09

  • 氯雷他定联合桂利嗪与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

    我们于2001年4月至2003年2月应用氯雷他定联合桂利嗪及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4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庞晓文;张红 刊期: 2004- 09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婴儿湿疹

    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我们采用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布特,由同联集团沈阳抗生素厂生产)治疗婴儿湿疹35例,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兰;佟建宁;曲梅;袁丽华 刊期: 2004- 09

  • 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

    作者:杨国玲;杨春梅;高明阳 刊期: 200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