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从门诊选择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增加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治疗组,探讨早期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疗效.......
作者:严道金;杨海平 刊期: 2006- 01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前,在皮肤科领域,甾体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广泛应用于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的治疗.但在治疗的同时,尤其是广泛、长期外用时,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皮炎等不良反应,使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干燥、甚至皮肤萎缩等不适[1],特别是在普通的面部过敏性皮炎的处理上,由于患者不了解或者医生的指导失误,反复使用甾体类药物,容易产生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现对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
作者:杨高 刊期: 2006- 01
-
香料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香料(fragrance)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广泛存在于化妆品、调味剂、清洁剂、药物以及多种生活用品中[1,2].随着芳香产品的广泛应用,香料所引起的接触变态反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路雪艳;李林峰 刊期: 2006- 01
-
手术切除、糖皮质激素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现阶段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注射、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外用、压迫疗法、干扰素注射等.由于单一疗法的复发率较高,故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的联合治疗,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瘢痕疙瘩的复发问题已成为长期困扰患者和医生的一个难题.2002年7月至2004年2月,我们收治了25例患者,共51处瘢痕疙瘩皮损,采用手术方法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即时注射......
作者:陈晓栋;顾黎雄;赵洪瑜;刘安齐;曹双林 刊期: 2006- 01
-
实践花结丰硕果梅花香自苦寒来--喜读《杨国亮皮肤病学》
在沉痛悼念我国皮肤病学一代宗师杨国亮教授仙逝的日子里,又拜读了他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获益良多,浮想联翩.......
作者:吴绍熙 刊期: 2006- 01
-
进一步提高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水平
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到皮肤与免疫的关系,随着免疫学的不断深入发展、皮肤免疫系统的发现及对各种皮肤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又注意到除了传统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各种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和感染性皮肤病以外,如银屑病、白癜风及皮肤肿瘤等都不同程度地与免疫有关.......
作者:毕志刚 刊期: 2006- 01
-
中华皮肤科杂志稿约
......
作者: 刊期: 2006- 01
-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皮肤性病学领域评审资助情况分析
概述了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自然科学基金)皮肤性病学领域的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通过对该领域面上项目申请和受资助项目的分析,反映皮肤性病学领域近年来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供从事皮肤性病学工作的科研人员在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参考.......
作者:洪微;张作文 刊期: 2006- 01
-
悼念陈锡唐教授
2005年12月6日,著名皮肤性病专家、原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陈锡唐教授离开了我们,享年87岁.陈教授于191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和满洲医科大学(8年制),1946年在北京大学北大医院皮肤科工作,师从于胡传揆和王光超教授.......
作者: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五例
- 2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和孤独核受体的表达
- 3 囊肿性基底细胞癌一例
- 4 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5 B16小鼠皮肤恶性黑素瘤模型的建立
- 6 云南汉族痤疮与CYP11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7 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及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研究
- 8 扁平苔藓中HtrA2/Omi与XIAP的表达及意义
- 9 生长期毛发松动综合征二例毛发形态学观察
- 10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泛发全身一例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11 伴剥脱性皮炎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 12 结缔组织病患者念珠菌深部定植的危险因素分析
- 13 中药药浴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2013年)
- 14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继发皮肤毛霉病一例
- 15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 16 白癜风患者焦虑状态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研究
- 17 以视力损害为首发症状的二期梅毒
- 18 上皮样肉瘤一例
- 19 姜黄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活性、迁移及c-kit mRNA表达量的影响
- 20 14C放射性核素标记硫脲嘧啶掺入法测定黑素小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