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坏死性痤疮一例
患者男,27岁.因面颈部、胸、双上肢反复出现坏死性丘疹6年,于2006年9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双颊、前额、双上肢出现针尖及粟粒大小的毛囊样丘疹及脓疱,1~2d后疱壁破裂,逐渐出现坏死、结痂,病情反复发作,后波及胸部.发病以来,每遇感冒应用抗生素后,病情减轻.不伴有发热,纳差,腹泻,无心慌胸闷,咳嗽.既往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密切接触史.父母无类似病史,其妹有痤疮病史,已痊愈.......
作者:杜东红;王金良;周桂芝;杨青;汪新义 刊期: 2007- 11
-
蒙古族经典型Kaposi肉瘤一例
患者男,72岁,蒙古族.因四肢结节4月余,渐增多,伴双下肢肿胀入院.4个月前无诱因枕部、四肢出现甲盖大紫红色结节,无自觉症状.近1个月结节渐增多发展至颈前区,伴双下肢肿胀,足底结节受压后疼痛.病程中,曾低热、纳差,略消瘦.既往健康,否认输血史及非婚性接触史.对磺胺、解热镇痛药过敏.......
作者:李东霞;乌日娜;刘淑华 刊期: 2007- 11
-
云南汉族痤疮表型与家族史相关性的研究
痤疮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高达45.6%[1],青春期患病率在15~16岁达到高峰[2].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在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4].我们通过787例痤疮患者与443例正常健康人群有无痤疮家族史的对比分析,了解痤疮患者表型与家族史的关系,为阐明痤疮的遗传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孙素姣;杨浩然;杨智;刘玲;涂颖;邹勇莉;何黎 刊期: 2007- 11
-
三氧化二砷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通过饮水、燃煤、药物、职业等因素长期接触砷,可引起皮肤、肺和膀胱等组织器官的肿瘤发生.砷的致病或致癌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砷通过相关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细胞周期,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1,2].为进一步全面了解砷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低剂量长期砷处理角质形成细胞的基因改变进行了研究.......
作者:毕新岭;刘雅妍;顾军;邹颖 刊期: 2007- 11
-
黄连等单味中药对人型支原体的药敏试验
由于中草药具有褐色、黑色等颜色,给人型支原体液体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对黄连等单味中药进行液体加固体培养作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并检测敏感中药体外小抑菌浓度,为中药对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提供了一种方法.......
作者:傅琳玲;曹双林;符梅;邵萍 刊期: 2007- 11
-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和Toll样受体9、干扰素调节因子7及干扰素αmRNA的表达
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lasmacytoiddendriticcells,pDC)是近发现的具有特征性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的一个亚类,来源于淋巴样前体DC,有浆细胞样形态,CD123为其特征性表面标记[1],是强大的干扰素α(IFN-α)产生细胞[2],而干扰素调节因子7(IFNregulatoryfactor7,IRF-7)是IFN-α基因的主要诱导和活化者[3].pDC......
作者:陈静;谭志建;涂亚庭;刘厚君;李家文 刊期: 2007- 11
-
安徽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HLA单倍型相关性研究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138例银屑病患者及149例健康对照进行PCR反应,分析单倍型的分布情况,探讨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HLA单倍型的相关性.......
作者:葛宏松;杨森;张安平;魏生财;高敏;王红艳;陈建军;李明;梁燕华;何平平;张学军 刊期: 2007- 11
-
维A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愈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一例
患者男,76岁.因全身皮肤瘙痒4个月,出现红色斑块近2个月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全身皮肤出现瘙痒,曾诊断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药名不详),效果不佳.2个月前,患者全身皮肤出现圆形、椭圆形暗红色斑块,逐渐变成紫红色,大小不一,上覆薄层鳞屑,瘙痒剧烈.2006年3月15日到我院就诊,考虑为蕈样肉芽肿,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外用0.1%维A酸乳膏等,治疗2周未见明显好转.体检:全身浅......
作者:段振忠;郭丹;何德柱;董英豪;方玉甫;杨灿 刊期: 2007- 11
-
口服异维A酸治疗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一例
患者男,38岁,因尿道口出现白斑伴尿线变细1年于2005年11月9日到我院就诊.1年前,在尿道口出现白色膜状物并不断增厚,随后尿线逐渐变细,憋尿时间较长后排尿时出现明显阻塞感,在当地医院曾疑为尖锐湿疣,给予外用药物治疗无效,后因排尿困难进行尿道扩张术,无明显疗效.......
作者:张传福;苏晓红;蒋法兴 刊期: 2007- 11
-
药物诱发天疱疮
药物诱发天疱疮(drug-inducedpemphigus,DIP)是天疱疮的一种特殊类型,对于每一例新发天疱疮病例和加重的病例均应寻找药物诱发因素.第1例DIP始于1950年代初期,Caccialanza等描述了青霉胺诱发的天疱疮,以后有更多关于DIP的报道[1].初总结出的DIP特征为:在这些患者中,药物在发病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病情一般较轻,停药后,病情可恢复,这些药物被认为确实诱导了天疱疮......
作者:冯素英;林麟;靳培英 刊期: 2007- 11
动态资讯
- 1 银杏石榴煎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
- 2 炎症性肠病的皮肤表现
- 3 四例 Ki- 1阳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及免疫组化特点
- 4 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血RPR滴度的影响
- 5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二例
- 6 Ascher综合征伴睑黄瘤一例
- 7 腺性唇炎并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
- 8 气液交界面皮肤组织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
- 9 活血化瘀药和止血药对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 10 萎缩型结节病一例
- 11 催乳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单一核细胞产生IgG和抗dsDNA抗体的影响
- 12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面瘫综合征
- 13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天疱疮三例
- 14 银屑病是细胞免疫介导性疾病?
- 15 凋亡抑制蛋白c-FLIP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的表达
- 16 儿童泛发性扁平苔藓一例
- 17 扁平苔藓合并假性指断症一例
- 18 伊曲康唑引起双眼睑血管性水肿一例
- 19 梭形细胞血管肉瘤一例
- 20 我国梅毒流行和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