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年第12期文章
  • 30例婴幼儿孢子丝菌病临床分析

    近年来孢子丝菌病发病呈增高趋势,以往罕见的3岁以内婴幼儿孢子丝菌病也有增多.现对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科确诊的30例婴幼儿孢子丝菌病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洋;李珊山;姚蕾;田亚萍 刊期: 2009- 12

  • 云南汉族多形性日光疹与HLA-DQB1、DP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多形性日光疹(PLE)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普遍认为是紫外线照射下所引起的机体对未知抗原的迟发性免疫反应.Millard等[1]利用经典的双胞胎模型研究得出PLE具有较强的遗传性.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类主要的遗传标志,主要参与对抗原的提呈即对抗原的处理,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抗原的处理都需要HLA的参与.关于PLE与HLA的研究仅限于HLA-DRB1与PLE的报道.但未发现PLE的易感基因.我们应用P......

    作者:苏顺琴;孙素姣;农祥;杨智;董天祥;赵维佳;肖春杰;何黎 刊期: 2009- 12

  • 沙眼衣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及gyrA喹诺酮耐药决定区RFLP分析

    随着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感染治疗失败与耐药的报道日渐增多.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产生主要与gyrA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resistancedeterminingregion)点突变有关[1].为了监测近年天津地区Ct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敏感性,我们检测了52株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敏感性,并且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作者:江勇;杨丽娜;刘原君;侯淑萍;齐蔓莉;刘全忠 刊期: 2009- 12

  • 非化疗方法治疗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一例及七年随访

    患者男,72岁,2001年初于右胴窝处出现一皮肤肿块,如鸡蛋大小,质硬,无痛痒,未经处理.数月后双下肢出现大小形态不一之暗红色结节、肿块,表面光滑无破溃,无痛痒,呈进行性增大和数量增多,腹股沟淋巴结可及,质软.......

    作者:程凤霞;赵肖庆;郑捷 刊期: 2009- 12

  • 阿维A治疗四例基底细胞上皮瘤临床观察

    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cellcarcinoma,BCC)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冷冻、放疗及局部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等~([1-2]).因为皮损位于面部,治疗的目的是永久治愈并获得佳美容效果.我们确诊4例老年面部基底细胞上皮瘤,因患者要求治疗但拒绝手术,选择口服阿维A及外用0.1%维A酸乳膏(迪维霜)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锡宝;黄振明;张三泉;罗育武;何玉清;林玲 刊期: 2009- 12

  • 光动力疗法治疗乳房外Paget病临床研究

    临床上治疗Paget病的主要手段为手术切除,尤其是乳房外Paget病,一旦涉及肛门还需要行人造肛门.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乳房外Paget病6例,并配合荧光诊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黎波;罗荣城;张兰英;罗宇玲;缪景霞 刊期: 2009- 12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成人出血性水痘一例

    患者男,41岁,以间断颜面及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1周于2005年10月19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年前因胸腺肿瘤摘除术后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曾来我院就诊.当时住院查24h尿蛋白>3.5g,并有低蛋白血症,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予甲泼尼龙300mg/d冲击治疗共3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0mg/d,20d后病情好转出院,泼尼松逐渐减量,约3个月后减至20mg/d后自行停药.2个月前又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蛋......

    作者:刘晓明;侯素春;时雪梅 刊期: 2009- 12

  • 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2005年7月至2007年8月,我科用具有优化脉冲技术的新型强脉冲光(intensepulsedlight,IPL)治疗116例面部寻常痤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一、临床资料依据靳培英[1]标准,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为轻(Ⅰ级)、中(Ⅱ级和Ⅲ级)、重(Ⅳ级),选择病情为Ⅱ~Ⅲ级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116例,男46例,女70例;年龄18~42岁,平均(23.12±5.34)岁;病程2个月至13年,平均(2......

    作者:刘梅;李远宏;吴严;何春涤;陈洪铎 刊期: 2009- 12

  • 体内皮肤纵切面图像研究不同种族和年龄的皮肤差异

    近年来,部位、性别、年龄和光老化等对皮肤特性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大多仅涉及到一个种族,而且多集中在皮肤的颜色、生物物理和角质层的生物化学特性方面,很少有应用体内皮肤纵切面图像方法研究皮肤结构的报道.......

    作者:刘毅;甄雅贤 刊期: 2009- 12

  • 评介《光皮肤病学》

    有幸先睹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顾恒教授等主编的,读后获益良多.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全书分15章,综合了国内外大量的经典文献和新近进展,系统介绍光生物学、光免疫学、光诊断、光疗法、光照相关皮肤病以及光防护等理论、技术与实践方法,是目前国内首部光皮肤病学专著.......

    作者:廖康煌 刊期: 20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