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炎症型线状疣状表皮痣一例
患者女,22岁,因右侧胸背部疣状丘疹进行性增多、部分逐渐融合成斑块,伴阵发性剧烈瘙痒2年,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皮肤科检查:右侧胸背部可见不规则形条带状分布的淡粉红色至暗红色丘疹、斑块,触之较硬,部分皮损表面有白色角化性鳞屑或者表皮剥脱,Auspitz征阴性(图1).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宽延长,呈银屑病样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
作者:孙春秋;王一玲 刊期: 2009- 06
-
儿童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患儿女,6岁2个月.因面部及四肢皮肤起红色丘疹、脓疱疹、水疱、血疱及破溃伴疼痛7天入院.7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于双跟睑外眦、右侧鼻翼、右侧口角出现绿豆大小鲜红色小丘疹及脓疱疹,周边有红晕,部分破溃、糜烂,形成溃疡,伴剧烈疼痛,逐渐累及双侧耳廓和四肢.无畏寒、发热、腹痛、关节疼及口腔溃疡等不适.外院曾用头孢他美酯输液治疗,患儿病情无好转.平素营养佳,食欲可,大小便正常.......
作者:陈启文;路永红;吴波;蒋存火;周培媚 刊期: 2009- 06
-
腺性唇炎并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
患者男,18岁,因下唇红肿、糜烂18个月,躯干、四肢起红斑、脓疱伴发热1周,于2008年4月至我科就诊.18个月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唇红肿,偶有瘙痒,在外院给予不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下唇肿胀渐加重,其内侧出现小片状糜烂渗出,清晨双侧口角有白色黏液状分泌物.在外院行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亚急性皮炎,先后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口服雷公藤多苷、羟基氯喹和泼尼松,肌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治疗......
作者:邓利丽;刘玲;何黎 刊期: 2009- 06
-
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一例
患者女,53岁.因左耳前皮疹3年余,于2008年4月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确诱因左耳前出现绿豆大小褐色丘疹,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病史.......
作者:夏育民;徐世正;刘小明 刊期: 2009- 06
-
儿童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病伴白甲一例
患儿女,8岁.因双手足、下肢反复灼热、疼痛、潮红4年,甲变白3年于2008年4月10日就诊.4年前,患儿在运动和晒太阳后双足出现阵发性灼热、疼痛、潮红,自觉双手发热.手足发热症状交替出现,双下肢出现发热疼痛时,双手皮温可较低;而双手皮温增高时,也可见双足症状减轻;或出现一侧下肢发热、疼痛、潮红症状加重时,另一侧下肢症状缓解.将双足浸泡在冷水中,踩在冷地砖上或用电风扇吹后症状可缓解,未予特殊治疗.......
作者:徐蕾;易勤;蒋献 刊期: 2009- 06
-
银屑病患者皮损和血清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分析
研究证实多种细胞黏附分子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作用.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黏附分子相瓦作用,经过滚动,黏附和跨膜迁移向病灶部位趋化游走的过程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黏附分子不尽相同[1],其中中性粒细胞穿越血管内皮细胞到达血管外炎症部位这一跨膜迁移过程是由PECAM-1特异性调控的.PECAM-1即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又名CD31,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0的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作者:李敬;徐丽敏 刊期: 2009- 06
-
糠秕马拉色菌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
有人用糠秕马拉色菌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研究糠秕马拉色菌对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1].我们采用不同浓度比值的糠秕马拉色菌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孵育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糠秕马拉色菌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对其可能的机制展开研究.......
作者:余土根;杨晓红;朱金土;陶茂灿;刘丽琴 刊期: 2009- 06
-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银屑病是以T细胞为主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1],在其发病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免疫细胞,形成复杂的免疫炎性网络.为了探讨外周血细胞中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常规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对银屑病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
作者:蔡秀玲;李安生;高纪伟;陶松宁;杨如心;仇宁;王峰来;冷欣彦;顾恒 刊期: 2009- 06
-
六种中药水煎剂抑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研究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是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中药方剂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用它们治疗ACD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2],但其药理作用机制小甚清楚.我们从临床常用方剂中选取白鲜皮、金银花、当归、荆芥、生地黄、白芷等6种中药,以DNFB诱发的小鼠ACD模型,观察6种中药对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黄礴;樊翌明;吴志华 刊期: 2009- 06
-
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Ⅰ型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检测
乳房外Paget病(EMPD)主要发生于大汗腺分布区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EMPD通常认为是一种上皮起源的腺癌,且可蔓延至邻近的毛囊和小汗腺导管,甚至侵袭至真皮内,严重时可发生转移.肿瘤的侵袭转移从分子水平上将这个过程分为黏附、降解和运动,其紧密配合、不断重复,导致肿瘤细胞持续侵袭直至远处转移[1].......
作者:顾黎雄;高莹;邵雪宝;关杨;李婧;曾学思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一例
- 2 斑秃患者血浆和皮损中P物质的研究
- 3 CHILD综合征一例
- 4 第七届全军皮肤科专业委员会扩大会议纪要
- 5 小干预RNA对人乳头瘤病毒6bE6基因的沉默作用
- 6 石蜡包埋组织中麻风菌基因扩增试验初探
- 7 52000Ro/SSA抗原结构分析及抗原片段克隆
- 8 抗菌药物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培养的影响
- 9 3 047例棉农接触性皮炎分析
- 10 头颈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CT、磁共振成像诊断意义
- 11 寻常型银屑病受累表皮细胞在增殖与终末分化中DNA量的变化
- 12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2)
-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原发性肝癌一例
- 14 艾滋病相关型Kaposi肉瘤八例
- 15 痤疮与饮食
- 16 婴儿带状疱疹二例
- 17 抗U1RNP抗体阳性新生儿红斑狼疮一例
- 18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 19 银屑病患者血清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E、IgG的检测
- 20 SLE干扰素调节因子-1基因表达及泌乳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