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年第5期文章
  • 汗孔角化病并发鳞状细胞癌一例

    患者男,46岁.因颈部皮损40年,发生增生、破溃7~8个月,于2009年4月13日到我科门诊就诊.患者5岁时,无明显诱因发现颈后玉米粒大小的皮疹,似烟头烫伤样,无自觉症状,故未治疗.而后皮损逐年增大,24岁时皮损已长至鸡蛋大小,自觉偶有瘙痒感,曾在外院诊治,行局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汗孔角化病,给予糖皮质激素类及中药药膏(药名不详)外用,瘙痒可缓解,但皮损未见减小,用药1个月后便自行停药.多年......

    作者:王颖;赵艳;杨振海;李波;魏彬;李久宏 刊期: 2010- 05

  • 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

    Toll样受体(TLR)能识别病原微生物进化中的保守分子-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是机体通过感知病原微生物直接作出防御反应的天然免疫识别受体.生殖器疱疹(GH)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HSV)-2型感染引起,HSV-2易在宿主的骶神经节中长期潜伏,当宿主在焦虑、疲劳等情况下,病毒可以复苏和再激活出现感染复发.人体感染HSV后产生的抗体对消除病毒血症及限制病程起一定的作用,但不能预防感染复发.目......

    作者:付金玲;李其林;黎庆梅;尚智伟;李晓辉;李湘君 刊期: 2010- 05

  • 质粒介导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的检测及其TEM-1基因质粒分型

    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对青霉素高度耐药,PPNG在世界各地流行[1-2],我国各地也有PPNG阳性率逐年增加的报道[3-4].上海地区曾对2005年度分离的PPNG耐药质粒基因进行分型,表明PPNG质粒流行类型主要以亚洲型质粒为主[5].根据PPNG所携带的耐药质粒基因类型可了解当地淋球菌的流行情况.我们于2000-2008年对临床淋球菌分离株进行PPNG检测及其TEM-1基因质粒......

    作者:吴兴中;郑和平;黄进梅;曾维英;薛耀华;潘慧清;李美玲 刊期: 2010- 05

  •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的一种血管炎,其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现瘀点、瘀斑,并伴有关节酸痛、腹部症状和肾损害的改变.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可在多数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检测到,对于了解血管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分类具有一定的意义[1].为探讨ANCA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我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

    作者:孙玉娥;孙亚琴;魏立;陈丽;崔斌 刊期: 2010- 05

  • 光动力联合电灼治疗尖锐湿疣222例

    国内外已有学者将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用于尖锐湿疣(CA)的治疗[1-2],均有疗效.为探讨这种治疗方法,我们于2007年3月,采用ALA-PDT治疗CA,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林榆;陈彬;宣暄;李秉煦 刊期: 2010- 05

  • 带状疱疹为首发表现的HIV感染16例

    我科于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间,根据临床表现和有吸毒史、非婚性接触史、输血史及性伴有上述病史的带状疱疹患者进行HIV筛查,共37例患者中查出阳性16例,报道如下.......

    作者:纳猛;李兰英;杨云东;纳锦芳;宋杰;李霞;李思;钟庆坤;罗春花 刊期: 2010- 05

  • 辣椒辣素贴膏治疗跖疣疗效观察

    我们在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辣椒辣素贴膏治疗跖疣,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共有90例跖疣患者进入本临床观察.患者被告知有辣椒辣素贴膏治疗或者液氮冷冻治疗两种方法,让其自由选择.辣椒辣素组42例,年龄11~63岁.病程1个月至8年.疣体数量1~11个.跖疣生长部位:跖部109个,占68.1%;趾部35个,占21.9%;后跟部16个,占10.0%.疣体直径2~12mm......

    作者:郑燕岚;王晓慧;刘晓坤;谢东斌;吴明光 刊期: 2010- 05

  • 儿童鲜红斑痣的激光治疗进展

    鲜红斑痣(nevusflammeus),又称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s),由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率约为0.3%~0.5%,无明显性别差异.损害可发生于体表各部,但以面、颈和头皮多见.通常在开始时为粉红色斑片,随着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加深,可呈鲜红或紫红色,皮损渐增厚,在成年期可出现结节.......

    作者:郭利劭;张建中 刊期: 2010- 05

  • 一种用于在体研究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特征的新技术

    有研究证实,角质形成细胞的几何特征(如厚度、投影面积)及生物化学特性很大程度上依赖表皮的代谢活性,而对角质形成细胞上述特性的检测能有效反映表皮的功能.既往研究多采用清洁剂擦洗法或胶带粘贴法获得角质形成细胞后,体外对其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整个过程耗时较长.该研究研制一种新型成像装置可以在体无创观察、分析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特征.......

    作者:李岷;甄雅贤 刊期: 2010- 05

  • 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淋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对治愈患者、阻断传播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疾病负担十分重要.但全球范围内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益严重,使可选择的价廉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减少.就国内外淋球菌耐药现状、耐药性监测、耐药机制以及耐药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情况作一回顾,以期加强我国对淋球菌耐药性的监测和研究,促进对淋病的控制.......

    作者:苏晓红 刊期: 201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