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Nrf2通路在人表皮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光氧化应激反应中的意义

    为了抵御有害活性氧簇的生成,细胞应对内源性代谢或环境应激压力的主要策略是诱导产生抗氧化剂和(或)第二相解毒酶.存在一部分的第二相酶专门针对抗氧化应激反应.例如,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能够使反应性醌失活;血红蛋白氧化酶1(HO-1)能够产生有效的抗氧化剂胆红素,刺激铁蛋白生成,减少游离铁含量,后者是Fenton反应的催化剂;γ-谷酰基半胱氨酸合成酶(GCL)调控谷胱甘肽的生产,......

    作者:陈旭;孔佩慧;甄雅贤 刊期: 2014- 05

  • 淋病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调查

    淋球菌(淋病奈瑟菌,Neisseriagonorrhoeae)引起的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的4.98亿可治愈性病中淋球菌感染占1.06亿[1].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淋病病例95263例,位于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病第5位[2].淋病是可以通过抗菌药物治愈的性病,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已经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等抗生素产生了较高......

    作者:韩燕;尹跃平;陈绍椿;戴秀芹;郑钟洁;朱参胜;钟娜;曹文苓;黄澍杰 刊期: 2014- 05

  • 我国梅毒流行形势与控制对策探讨

    在20世纪80年代初,梅毒在我国死灰复燃.至2013年,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达32.86/10万,居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排序第3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1].我国梅毒疫情的快速上升值得深思.梅毒可防、可治、可控,检测手段易于实施,医疗条件成熟,至今尚未发现耐青霉素的梅毒螺旋体,全国各地普遍开展梅毒血清检测,为什么我国梅毒疫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现就此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龚向东;蒋娟;苏晓红 刊期: 2014- 05

  • 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控制局的指导和安排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供皮肤科医师、妇产科医师、泌尿科医师、预防医学医师和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性病临床诊疗实践及预防控制工作中参考.现将4种性传播疾病的诊疗指南公布如下.......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4- 05

  • 液氮冷冻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系统分析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常用液氮冷冻、CO2激光等物理治疗祛除疣体,但治疗后易复发.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是一种通过外擦光敏剂配合激光照射,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疗法.国产盐酸氨基酮戊酸在皮肤科主要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1],现已有不少液氮冷冻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报道,为进一步了解这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用Me......

    作者:吴文雅;苏志刚;施辛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