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年第9期文章
  • 阿维A治愈以增殖性皮损为突出表现的家族性良性天疱疮一例

    患者女,56岁,因外阴疣状赘生物1年余于2013年4月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外阴及肛周出现菜花状赘生物,并迅速增大呈山峰状,易出血,表面破溃、糜烂、渗出伴异味,有瘙痒感觉。多家医院考虑巨大型尖锐湿疣予以抗病毒及物理治疗,疗效欠佳。追问病史,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乳房下皮肤出现红斑伴瘙痒,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方案不详)好转后反复发作,皮疹逐渐增多,扩展至双腋下及腰部并出现水疱、脓疱。5年前......

    作者:杨晓雯;丁兰;施辛;徐倩倩;张云;经晶;英丽;Ryan Edrick;Sarah Patricia;陈玲玲 刊期: 2015- 09

  • 未定类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三例分析

    未定类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indeterminatecellhistiocytosis,ICH)较为少见,国内仅见数例个例报道[1-4]。现将我们诊治的3例报道如下,并对该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王小坡;陈浩;姜祎群;孙建方 刊期: 2015- 09

  • 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剥脱性唇炎疗效观察

    剥脱性唇炎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我们采用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治疗剥脱性唇炎,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昭;陈峥;黄科宇;康康 刊期: 2015- 09

  • Wolf同位反应与同位不反应

    临床上经常观察到少数皮肤病治愈后,经数天或数年,在同一部位出现一些与原皮肤病无关的其他皮肤病的现象,有时会误认为同形反应或原皮肤病复发。实际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同位反应”。同位反应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只是一直被忽略或报道不足。还有学者报道一种同位不反应现象,即在原有皮肤病治愈的基础上,同一部位对新出现的、与原有疾病无关的另一种疾病无反应的现象,临床上少见。......

    作者:来学民;李铁男;刘岩 刊期: 2015- 09

  • 特应性皮炎与维生素D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炎症性皮肤病。在西方国家中,儿童发病率达15%~30%,成人发病率为2%~10%[1]。我国新的研究数据显示,上海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2],南京市2~6岁儿童患病率为5.88%[3],已接近发达国家。AD的发病机制复杂,现仍未明确,皮肤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异常在AD发病中占主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维生素D骨外作用的研究进......

    作者:张警兮;姚煦 刊期: 2015- 09

  • 二甲双胍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及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发挥降糖作用,已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被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等颁布的国际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T2DM)的一线治疗药物。除降糖作用外,二甲双胍还具有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及抗氧化效应,并能降低癌症发病风险及死亡率[1]。此外,二甲双胍可以延长实验室动物和秀丽......

    作者:高玉梅;马伟元;孙青 刊期: 2015- 09

  • 日光UV诱导人体外重建皮肤模型的生物学变化:UVA/UVB均衡光防护的重要性

    皮肤是环境应激(尤其是日光照射)的主要靶器官。日光能导致皮肤的生物学和临床反应,包括,急性损伤(日晒伤和晒黑反应),以及慢性损伤(光老化、光致皮肤癌或色素沉着过度等)。在上述过程中,表皮和真皮均受影响。目前公认两种波段的UV参与此过程。能量较高的UVB(290~320nm)能够直接诱导DNA损伤(如环丁烷嘧啶二聚体或6,4光产物);而能量较低的UVA(320~400nm)穿透性强,能够直达真皮层诱......

    作者:陈旭;周治君;孔佩慧 刊期: 2015- 09

  • 睑缘色素痣纵横切口切除并修复九例

    眼睑色素痣是常见的皮肤良性病变,患者常因美观问题和担心恶变前来就诊。睑缘色素痣手术切除后的修复对于皮肤外科医生是一个挑战,对于睑缘皮肤小肿瘤修复的手术方法很多,但是术后眼睑缘下皮肤均有明显的纵形刀口。2011—2013年我们对9例睑缘色素痣采用纵横切口切除并修复,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作者:张斌;崔红艳;刘积东;彭涛;张琪 刊期: 2015- 09

  •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学习班通知

    ......

    作者: 刊期: 2015- 09

  • 2015年全国皮肤外科及美容治疗学习班通知

    ......

    作者: 刊期: 201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