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年第06期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和皮肤镜在评估黑变病综合疗法效果中的应用

黄骏;许爱娥

关键词:黑变病, 皮肤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共焦,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皮肤镜和VISIA皮肤检测仪在评估综合疗法治疗黑变病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黑变病患者6例,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即避光、防晒、保湿,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次,每3天1次,连续使用8次,口服氨甲环酸片0.25 g每日2次、维生素E 60 mg/d、维生素C 0.1 g/d、自制中药,外用氢醌乳膏、积雪苷霜软膏、左旋维C精华液.每2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治疗前及每次随访时均使用RCM、皮肤镜及VISIA皮肤检测仪检测.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治疗12个月后,6例患者皮损颜色均变淡,面积变小.治疗前RCM表现为真表皮交界处正常结构消失,可见较多强折光形态各异的细胞,对应组织病理上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有较多轻至中度折光的圆形/椭圆形细胞,对应组织病理上噬黑素细胞及淋巴细胞,治疗12个月后液化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改善.治疗前皮肤镜下可见灰褐色小点/小球,呈假网格状外观,隐约可见血管影,治疗2~4个月后灰褐色小点/小球明显减少,可见线状、分枝状或网状血管,治疗12个月后镜下未见明显灰褐色小点/小球及血管.VISIA棕色斑指数治疗前为47.7±0.9,治疗12个月后为42.3±0.4,治疗前后比较,t=6.740,P=0.001;VISIA红色区指数治疗前为36.2±2.1,治疗12个月后为32.8±1.4,治疗前后比较,t=6.69,P=0.001.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黑变病有效,RCM、皮肤镜和VISIA皮肤测试仪可辅助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