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年第08期

面部皮炎的诊断思考

宋志强;郝飞

关键词:
摘要:面部皮炎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名称.当患者面部突发或反复出现红斑、丘疹、脱屑伴瘙痒、灼热或刺痛感,不少医生会笼统地称为面部皮炎.然而,国内外教科书对面部皮炎缺乏明确的定义、诊断标准和范畴,文献也很少描述.从中文字面上看,发生在面部的炎症性皮肤病都可简称为“面部皮炎”,但追溯较早的文献可以发现,面部炎症性疾病(facial inflammatory dermatoses)[1]和面部皮炎(facial dermatitis)[2]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面部暴露在外,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异质性和重叠性,且容易反复发作,面部皮炎不但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和过度使用,也给流行病学研究和分类治疗带来较大困惑.因此,正确理解和识别面部皮炎种类和寻找诱发加重因素是该类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步骤,面部皮炎不应该作为一个常规或终的诊断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