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幽门螺杆菌致BALB/c小鼠胃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黏膜通透性的变化
吕静;李惠;周汛;蔡涛
关键词:螺杆菌, 幽门, 荨麻疹, 肥大细胞, 小鼠, 近交BALBC
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小鼠胃黏膜内肥大细胞(MC)脱颗粒及对胃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以佐证Hp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7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Hp组30只,每间隔3日灌喂1次Hp菌液,共7次;对照组两组,各20只,分别灌喂45%的乙醇和2%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以蔗糖浓度的变化作为胃黏膜通透性变化的标志,并用甲苯胺蓝染色法(TB)观察灌胃后小鼠胃黏膜内MC总数、脱颗粒MC总数以及脱颗粒MC的百分比. 结果 三组小鼠胃黏膜MC总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59,P<0.01);且脱颗粒MC百分比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08.16,P<0.01),Hp组多,乙醇组次之.Hp组、乙醇组小鼠灌胃后其外周血中的蔗糖浓度较灌胃前明显增加,且乙醇组高于Hp组;BAS组小鼠灌胃前后其外周血中的蔗糖浓度无明显变化(F=-4.06,P>0.01),与Hp组和乙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03,P<0.01). 结论 Hp感染可导致小鼠胄黏膜MC数量增加,脱颗粒增多,从而释放组胺和一系列血管活性介质到外周血,可能与荨麻疹的表现有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