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第5期文章
  • 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抗原特异性研究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抗原特异性。方法和结果①免疫印迹显示烯醇化酶是白念珠菌非糖基化蛋白中可以和感染兔血清发生反应的主要蛋白质。②以纯化的白念珠菌烯醇化酶免疫家兔获得高效价为1:6400的多克隆抗体(ELISA法测定)。③与另外3种多克隆抗体相比,抗烯醇化酶抗体在检测白念珠菌菌体抗原时显示出较高的特异性。结论白念珠菌烯醇化酶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特异性抗原。......

    作者:唐宁枫;焦瑞清;吴绍熙;郭宁如;秦浚川 刊期: 2001- 05

  • 白念珠菌保护性单抗的研究

    目的探讨抗白念珠菌单克隆抗体在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动物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抗白念珠菌单抗,观察单抗对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存活时间、组织病理改变以及组织中菌落形成单位的影响。结果制备出3株抗白念珠菌胞壁外膜抗原单克隆抗体—1B5、3E8、4C7;1B5、3E8两株单抗能显著延长致死量白念珠菌感染小鼠存活时间,减少感染小鼠主要脏器组织中白念珠菌菌落形成单位,减轻组织病理改变;1B5单抗能识别白念珠菌胞壁......

    作者:王鲁;刁庆春;蒋戈;刘荣卿;钟白玉 刊期: 2001- 05

  • 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半定势调查问卷,由皮肤科医师对确诊为甲真菌病的患者逐项询问。在全国421家医院进行。结果共调查55602例甲真菌病患者,其中有效病例47638例,男22616例(47.5%),女25022例(52.5%)。指甲真菌病为55.4%,趾甲真菌病为70.6%,指、趾甲共患率26%。甲真菌病对生活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85.3%的患者主观感到存在健康......

    作者:甲真菌病调查协作组 刊期: 2001- 05

  •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一例

    患者男,21岁,因头面部疣状增生性皮损伴溃疡、流脓3年入院。发病前有头顶部钢筋擦伤史。1年来皮损明显增大,曾给予酮替芬、青霉素、伊曲康唑等治疗,用药时皮损有所消退,停药后复发。无非婚性接触史。家中无类似病史。既往无结核史,无服碘、溴药物史。......

    作者:谢启旋;郭燕妮;黄毅明;林碧梅 刊期: 2001- 05

  • 肺癌皮肤转移一例

    患者男,57岁。因右颈、肩部起水疱样皮疹,伴疼痛2个月,胸闷3d就诊。门诊以带状疱疹,内脏肿瘤病变收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颈部出现3簇水疱样皮疹,伴阵发性烧灼样痛,痛甚时坐卧不宁,影响睡眠。在当地医院抗病毒治疗2个月,病情未见好转,水疱样皮疹由3簇增至多簇,并变为血疱样。同时,右上胸部、右肩部及右上肢出现弥漫性红斑、肿胀。......

    作者:孟军;张爱华;刘松常 刊期: 2001- 05

  • 肺部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二例

    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在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前,常漏诊或误诊为肺部肿瘤,或错过治疗时机,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使治疗难度增大。我们报道2例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姚志荣;贺志彬;刘晓刚;温海;廖万清 刊期: 2001- 05

  • 女性面部体癣伴毳毛内感染一例

    患者女,33岁,因左面部皮疹,瘙痒半年就诊。半年前,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色小丘疹,痒,自行外搽皮炎平数次,当时瘙痒减轻,皮疹隐退,数日后皮疹又发,再搽药无效,遂至当地医院就诊,陆续给予各种皮质类固醇制剂及一些抗真菌制剂外用,皮损一直反复不愈,并逐渐往外扩大,波及眼睑、颈部。否认有动物接触史。......

    作者:李静波;高以红;王家俊 刊期: 2001- 05

  • 皮肤毛发平滑肌瘤一例

    X患者女,28岁,2000年9月初诊。上胸部起小疙瘩4年,部分伴触压痛2年。4年前,患者上胸部被蚊虫叮咬后,自觉瘙痒剧烈,搔抓后出现小红疙瘩,并逐渐增多成片。2年后部分疙瘩出现触压痛,背部、左上臂及左小腿伸侧相继出现同样皮疹,1年左右也出现触压痛,遇冷疼痛加剧。未经治疗。......

    作者:王红;穆怀萍;岳晓玉;刘维达;曾学思 刊期: 2001- 05

  •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二例

    例1男,39岁,1999年12月18日经门诊诊断为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lignantatrophicpapulosis,MAP)入院。4年前指、趾末节红肿僵硬,起皮疹、结痂,逐渐变细变短。近半年来躯干四肢陆续出现豆大丘疹,陈旧者中央凹陷,有白色结痂,近1周来自觉腹部微痛来诊。家族中无类似病症。发病前曾因吃猪肉致食物中毒。......

    作者:张民夫;姜兰香;金学洙;张明;夏建新;王延龙;林哲 刊期: 2001- 05

  •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伴颅骨骨板破坏一例

    患者女,59岁,因头部、前额部起多发性红斑结节1年,加重2个月就诊。自述1年前前额左侧出现一红斑结节,约蚕豆大小,结节生长迅速,由皮色转为暗红色。2个月前触及头顶部有一类似结节,不痛不痒,故就诊于我科。检查:头顶部右侧、左侧颞部均可见散在多个暗红色结节,大小不等,质如前额,表面凹凸不平,似有分叶状的扁平隆起性红斑结节,基底浸润。皮肤科情况:左侧颞部可见一4cm×3cm×1cm大小结节,头顶部可见一......

    作者:林挺;金花;杨慧兰;廖元兴;赖晃文 刊期: 2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