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银屑病患者皮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及正常人皮肤中VEGF、MCP-1的表达与分布.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MCP-1水平.结果①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中VEGF表达较正常人皮肤明显增强(P......
作者:陈积愫;郑敏 刊期: 2002- 02
-
常见致病性念珠菌的PCR-RFLP鉴定研究
目的研究常见致病性念珠菌的分子鉴定方法,为深部念珠菌病的分子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对常见9种致病性念珠菌的11株标准株和39株临床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MspⅠ、HaeⅢ和DdeⅠ三种内切酶的酶切分析.结果9种念珠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产生5种不同分子量的条带,扩增产物经MspⅠ、DdeⅠ和HaeⅢ酶切后分别产生8种、5种和4种特异性带型.结论聚合酶链反应-限制......
作者:余进;冀朝晖;李若瑜 刊期: 2002- 02
-
白介素8及其受体CXCR2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白介素8(IL-8)及其受体CXCR2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及在银屑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中的作用.方法培养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通过微孔小室实验检测其上清液的趋化功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8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分泌上清液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能力明显强于正......
作者:唐玲;于益芝;顾军;陶苏江;王闻雅;刘书逊;郑茂荣;曹雪涛 刊期: 2002- 02
-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能力的研究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评价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向DC分化,分化而成的DC表达CD40、CD80、CD86和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
作者:朱可建;周伟芳;劳力民;郑敏 刊期: 2002- 02
-
HLA-DQA1及DQB1等位基因与寻常型银屑病遗传易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HLA-DQA1和DQB1等位基因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遗传易感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法,对189例银屑病患者和273例健康人的HLA-DQA1和DQ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①HLA-DQA1*0104和DQA1*0201与汉族人银屑病呈正相001).②HLA-DQA1**0501与汉族人银屑病呈负相关(Pc......
作者:张学军;魏生才;王再兴;张安平;杨森 刊期: 2002- 02
-
6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
目的研究中国人寻常型银屑病与6p21.3区域内的六个微卫星标记和4q上的两个微卫星标记是否连锁,以寻找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利用选取的微卫星位点作为标记,采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基因扫描及分型技术,选取205例经确诊并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对其中14个银屑病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在研究的家系中未发现4q上的微卫星标记与银屑病易感基因之间的连锁,而在染色体6p21.3区域存在着与之有连锁关系......
作者:王红;刘维达;李辉;赵敬军;陈炜;金力 刊期: 2002- 02
-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过表达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激酶)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点杂交、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了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和5例正常人表皮中PI3激酶表达分布特点.结果银屑病皮损中PI3激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正常人皮肤明显增强,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皮肤中PI3激酶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一致.结论银屑病皮损中PI3激酶过表达可能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相关.......
作者:张晓艳;马圣清;柳惠图 刊期: 2002- 02
-
寻常型银屑病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可能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法检测患者皮损、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和咽拭子中HSV-1DNA,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HSV-1的IgM、IgG抗体,并与正常人对照做比较.结果患者皮损、PBMCs和咽拭子中HSV-1DNA检出率分别为37.5%、18.6%和18.8%,血清中抗HSV-1的IgM、IgG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7.2%和53......
作者:王官清;张理涛;徐宏慧;李远宏;王雅坤;高兴华;赵玉铭;何春涤;陈洪铎 刊期: 2002- 02
-
残毁性掌跖角皮症伴头发生长障碍一例
患者男,43岁.2000年10月就诊.患者自4岁起掌跖出现角化斑,角化斑逐年增多增厚,致局部疼痛,掌跖活动受限.20岁始,两小趾出现环状缩窄,缩窄环进行性加深,于2年后两小趾相继离断.余各趾、指逐渐挛缩、固定,指尖变细、缩短.患者自发病以来头发生长异常,长至4cm左右即折断、脱落.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作者:许素玲;乌日娜;陆建猛;欧阳甲 刊期: 2002- 02
-
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17岁,出生时全身多处有紫红色斑,右上肢较对侧粗大;双眼周有浅褐青色斑点,且累及眼球.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扩大至额、颞及颧部,紫红色斑也逐渐扩大,右上肢更加粗大,每到冬季右手易冻伤,劳动时右上肢明显乏力.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同病患者.......
作者:赵爱昌;谷元凤;苏鹏;熊瑛;董娜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皮肤再生不良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先天性截趾一例
- 2 25例早期硬斑病的间质性浸润模式分析
- 3 掌跖角皮症伴鱼鳞病、斑秃、甲反向胬肉一例
- 4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 5 皮脂腺痣并发毛母细胞瘤一例
- 6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染色法诊断皮肤深部真菌病
- 7 抗CD3单抗介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内钙离子反应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 8 皮下孤立性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一例
- 9 皮肌炎伴发肺间质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 10 基因诊断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一家系
- 11 广州淋球菌基因特征及其多抗原序列分型与环丙沙星耐药相关性研究
- 12 紫外线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和表没食子儿茶酚没食子酸酯保护机理的探讨
- 13 银屑病患者皮肤中T细胞与黑素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14 中医药治疗斑秃102例
- 15 夫西地酸对寻常痤疮患者皮损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16 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psoriasin的免疫组化研究及流式细胞分析
- 17 从二例精神疾患患者皮肤垢着病皮损中分离到马拉色菌
- 18 成人正常皮肤CD68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分布的研究
- 19 UV-N-Ⅲ型光疗机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
- 20 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