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淋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①纸片扩散法检测58株淋球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②E测定法定量检测环丙沙星的小抑菌浓度(MIC).③PCR技术扩增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①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同为敏感、中介、耐药者分别为2株、4株和39株.②环丙沙星MIC为......

    作者:邹明祥;夏忠弟;陈淑贞;唐银;刘海连;张国强 刊期: 2002- 03

  • 在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中穿通支原体、梨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其他致病性支原体的检测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在泌尿生殖道和咽部的生殖支原体(Mg)、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发酵支原体(Mf)、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致病范围、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对7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宫颈炎(MPC)患者的生殖道(宫颈)及咽部分泌物作了6种支原体的检测.结果生殖道中检出阳性率分别为生殖支原体23.6%(17/72)、穿通......

    作者:王荷英;施美琴;赖伟红;王红春;叶顺章;苏晓红;张传福;姜文华;薛华忠 刊期: 2002- 03

  •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类型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探讨Th1/Th2细胞类型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复发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3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FN-γ,IL-4)和表面抗原(CD4)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较健康志愿者的Th1/Th2比值显著降低(P......

    作者:季卉;李富荣;童秋生;房思宁;杜晓红;魏丽虹;王新根 刊期: 2002- 03

  • 2001年1109例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监测与调查

    目的监测中国大陆男男性接触者(MSM),特别是男同性爱者的性病/艾滋病(STI/AIDS)高危行为和调查相关情况.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30个省市区的MSM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1109例MSM的调查表明,我国主要生活在大中城市、接受过良好教育和相对年轻的同性爱者,普遍存在多性伴现象,高比例的人有偶遇性伴和无保护性插入性性行为.近1年一般STI患病率为11.45%,已检测抗HIV......

    作者:张北川;李秀芳;史同新;曹宁校;胡铁中 刊期: 2002- 03

  • 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抗原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目的对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Chsp60)进行表达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蛋白抗原.方法应用PCR扩增技术分离Chsp60的基因全长,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应用融合表达载体重组、克隆得到Chsp60特异抗原基因的重组菌株,经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融合蛋白,并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品.结果得到了热休克蛋白60重组克隆菌株,成功地诱导表达并纯化了相对分子质量为87000的融合蛋白,纯度达90%以上,产量为2.5m......

    作者:栗玉珍;尚红;孙峥嵘;姜拥军 刊期: 2002- 03

  • 利用阴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流程图诊断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目的对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阴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流程图进行修订,对修订后的病征处理流程图进行了有效性评价,以确定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期值.方法选择具有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性病门诊初诊患者,根据修订后的流程图,对其进行规范的病征处理.同时进行病原学诊断.资料输入微机,利用EPIINFO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具有阴道分泌物异常病征的女性患者334例,病原学检查发现淋病27例(8.1%),沙眼衣原体感染57例(......

    作者:王千秋;翦大明;谭美丽;杨凭;钟铭英;王广聚 刊期: 2002- 03

  • 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目的研究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23例梅毒患者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特点及其与疗效间的关系.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变化.结果23例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总T、TH、NK细胞及TH/TS的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

    作者:李秋涛;樊曼云;张秋堂;郑晓红;曹鸿玮 刊期: 2002- 03

  • 梅毒患者单一核细胞体外培养观察白介素-4、γ干扰素的变化

    目的研究T辅助细胞不同功能亚群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40例梅毒患者(一、二期各20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检测PBMC体外培养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后Th1类(IFN-γ)和Th2类(IL-4)细胞因子的变化,以15例正常作对照.结果梅毒患者IL-4的产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

    作者:周晓明;周礼义;陈兴平 刊期: 2002- 03

  • 巨大型尖锐湿疣与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普通尖锐湿疣、巨大型尖锐湿疣、上皮不典型增生及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增殖活性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主要亚型分布,探讨这4种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AgNOR)、免疫组化染色(SP法)以及原位分子杂交(ISH)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这4种病变中PCNA、P53、C-erbB-2的表达以及HPV6/11和HPV16/18亚型的分布.结果巨大型尖锐湿疣和上......

    作者:谭光明;黄月婵;黄勋福;徐一红;韩福兰 刊期: 2002- 03

  • 生殖器疱疹合并其它性传播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合并其它性传播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生殖器部位有疱疹性损害或可能由疱疹病毒引起损害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采集和分析,并作了生殖器疱疹、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念珠菌病等性传播感染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在287例入选病例中,确诊生殖器疱疹186例(64.8%),对其中68例(23.7%)患者作了HIV血清抗体检测,未发现HIV感染者.在186例生殖器疱疹病例中,43例(23.1%......

    作者:赖伟红;韩国柱;王千秋;姜文华;张传福;薛华忠;张树文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