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肛门瘙痒症患者真菌的检测
我们对真菌与肛门瘙痒症的关系以及1%普鲁卡因5mL加维生素B12O.5mg注射液长强穴注射配合派瑞松外搽的疗效作了初步观察.......
作者:陈黎;祝彦敏 刊期: 2002- 05
-
特比萘芬治疗着色芽生菌病的临床研究
着色芽生菌病是由暗色孢科的一组致病真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由于病原菌在组织内呈硬壳细胞,引起的组织变化由感染性肉芽肿逐渐发展成较广泛的皮肤纤维化,故临床治疗较困难.特比萘芬对丝状真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1999年4月至2001年12月我们对3例着色芽生菌病患者采用特比萘芬口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作者:李春阳;苏英;郭淑兰 刊期: 2002- 05
-
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
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我们应用诺华制药公司生产的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为兰美抒)治疗65例甲真菌病,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苏金榜;杨飞;张少明 刊期: 2002- 05
-
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
丁克喷雾剂(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是山东齐鲁制药厂在特比萘芬软膏的基础上开发的外用液体制剂.为了解丁克喷雾剂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在上海地区12家医院皮肤科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克喷雾剂临床治疗研究协作组 刊期: 2002- 05
-
伊曲康唑冲击治疗皮肤播散性红色毛癣菌病一例
患者男,30岁,农民.全身红斑、斑块、脱屑伴瘙痒12年,加重2年.患者于1988年躯干部起圆形红斑,皮损较多,大小不一,边缘稍隆起,在当地用药(药名不详)后好转.......
作者:杨雪源;刘维达;陈志强;林麟 刊期: 2002- 05
-
伊曲康唑治疗足癣疗效观察
外用药物治疗足癣难以治愈,为了了解伊曲康唑治疗足癣的疗效与安全性,我院与14所医院于2001年3~6月,采用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对伊曲康唑治疗足癣661例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斌;樊星;杨淑梅;焦娜;刘晓磊 刊期: 2002- 05
-
特比萘芬治疗幼儿甲癣一例
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是口服丙烯胺类抗真菌药.我们应用该药治疗1例幼儿甲癣,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明;董小红;杨国玲 刊期: 2002- 05
-
皮肤癣菌病的诊疗
皮肤癣菌病是由一组被称之为皮肤癣菌的丝状真菌引起的皮肤及其皮下角蛋白组织的感染,是人群中发病率高的感染性皮肤病.......
作者:刘维达;李岷 刊期: 2002- 05
-
念珠菌生物膜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体内装置的应用明显增加,如静脉插管、人工心脏瓣膜、关节置换术等.这些装置均可作为微生物的附着物而形成一种由单层或多层细胞粘附到这些生物材料基质的表面生长的生物膜结构[1].......
作者:孙秋宁;Gordon Ramage;Jose L.Lopez-Ribot 刊期: 2002- 05
-
皮肤癣菌药敏试验接种菌液浓度三种方法比较
影响药敏结果的因素较多,包括菌液浓度、培养基的类型、孵育时间和温度、终点判断标准等,尤其菌液浓度计数更为重要[1.2].皮肤癣菌本身的许多特点如产孢少,产孢条件难以控制,接种量难以精确化等,给药敏试验的标准化带来一定阻碍,也为菌液浓度的计数带来一定困难.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于1998年提出了(M38-P),但未包含皮肤癣菌,我们参考该方案探讨了皮肤癣菌药敏试验菌液浓度测定的方......
作者:佟盼琢;李若瑜;万哲;王端礼 刊期: 2002- 05
动态资讯
- 1 皮肤淀粉样变性三例家系调查
- 2 第二届全国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 3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36例神经性皮炎
- 4 脓疱性银屑病合并急性肾衰竭一例
- 5 甲氨蝶呤过量致急性中毒反应一例
- 6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 7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miRNA表达谱的研究
- 8 前额纤维化性脱发二例
- 9 人参皂苷Rb1对紫外线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0 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对强脉冲光术后面部皮肤的修复作用
- 11 对唑类药物交叉耐药的烟曲霉临床分离株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
- 12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 13 沉痛悼念倪容之教授
- 14 局限性掌跖角化不足一例
- 15 Th17和Treg细胞与蕈样肉芽肿相关性研究
- 16 视觉量表和仪器测量评估人发色多样性:一项全球性调查
- 17 基于热分离法制备的人表皮侧抗原的Western印迹实验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价值评估
- 18 咪喹莫特诱导C3H/HeJ小鼠脱毛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侵袭性肺曲霉病致死一例
- 20 碳素光促进皮肤糜烂、溃疡与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