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第12期文章
  • 变异性红斑角化病一例

    患者男,17岁.以躯干、四肢红斑角化性斑块17年为主诉就诊.出生后3个月在膝盖发现红、灰色斑片,可洗掉,2~3d后变成棕褐色.皮损逐渐向四肢、躯干扩展,不痛不痒.红斑初起时自觉胸闷、发热,局部触之发热.数小时或数天后红斑向周边移动或消失.17年来,红斑反复出现.红斑消退后出现棕红色角化斑块,皮损相对固定不变.在其他医院曾诊断为良性皮肤病、鱼鳞病、黑棘皮病、变异性红斑角化病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用药不......

    作者:冯义国;文京华;王俊民;廖丽君 刊期: 2003- 12

  • 国内首株阿萨希毛孢子菌超微结构观察

    2001年我们在国内报道了首例播散性毛孢子菌病[1],并对其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DNA测序等,证实该菌为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asahii)[2].该菌是一种可致白毛结节病及甲真菌病的酵母样真菌,在免疫缺陷和肿瘤患者可致皮肤或脏器感染[3].我们曾对该菌的光镜形态结构及其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报道[4].根据Medline(1966-2002)、CBMdisc(1981-2002)、......

    作者:杨蓉娅;敖俊红;王文岭;张洁;万喆;郝震锋;李若瑜 刊期: 2003- 12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的检测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分子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NO和能够催化NO产生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可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Ormerod等[1]报道银屑病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和内皮细胞有诱生型NOS(iNOS)表达,皮损斑块表面产生的NO数量比正常人显著增加.周武庆等[2]认为NO更可能在皮肤局部起作用.为进一步探讨NO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

    作者:杨晓红;蔡丽敏;于淞 刊期: 2003- 12

  •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64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cuta-neousamyloidosis,PCA)多年来一直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一般认为其发病机理是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后脱落到真皮乳头层导致淀粉样物质的形成[1].其发病主要与搔抓、接触(尼龙)、遗传、病毒感染、伴发系统疾病等有关[2,3].近年发现PCA患者可能存在变态反应[4].为了寻找PCA的发病因素及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我们对64例PCA患者进行分析,并......

    作者:程少为;陈懿德;兰东;张秀英 刊期: 2003-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介素10表达的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普遍认为是环境因素作用于一定遗传背景的机体(包括组织相容性抗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等表达的不同型别)而形成的结果[1].白介素10(IL-10)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性细胞因子,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拟就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一初步讨论.......

    作者:王慧娟;季晓辉;刘晓华;沈友轩;柯瑶 刊期: 2003- 12

  • 复方补骨脂酊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白癜风

    为探索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2000年起应用复方补骨脂酊及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白癜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华;曾抗;周再高;王宗发;朱晓亮;彭学标 刊期: 2003- 12

  • 硫代硫酸钠治疗玫瑰糠疹

    我们自1995年1月以来,利用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治疗玫瑰糠疹,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03- 12

  • 1%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封包治疗手部湿疹

    2003年2-6月,采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派瑞松霜(1%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联合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海普林软膏封包治疗手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丁克云;张宇;李念宇 刊期: 2003- 12

  • 复方维A酸霜联合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颜面部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影响美容.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肯定.我科采用0.025%复方维A酸霜(商品名雪夫,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联合维生素C静脉滴注、维生素E口服治疗黄褐斑,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尚爱民;徐文阁 刊期: 2003- 12

  • 煤焦油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

    煤焦油(coaltar)是煤干馏的副产品.作为一种古老的皮肤科外用制剂,其粗制品--粗制煤焦油(crudecoaltar)及其各种精制品用于治疗银屑病等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而且至今仍被皮肤科医生所使用.[1]虽然,近年来由于其它新的外用制剂的发现及推广,煤焦油制剂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它仍是皮肤病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外用药物.......

    作者:齐放;顾恒 刊期: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