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PCR检测Kaposi肉瘤患者血清人8型疱疹病毒
1994年Chang等从艾滋病患者的Kaposi肉瘤组织中分离到了两种独有的序列[1],称为人8型疱疹病毒(HHV-8),目前认为可能是Kaposi肉瘤的病因.国内已有作者对新疆经典型Kaposi肉瘤病理组织内进行过HHV-8的PCR及原位PCR研究[1-3],现对10例新疆经典型Kaposi肉瘤患者血清进行了HHV-8DNAPCR检测.......
作者:普雄明;吴卫东;周炳华 刊期: 2004- 06
-
海分枝杆菌感染三例
2001年1月,据来我院就诊的一例患者反映,其工作的某水产养殖公司,有15名工人常浸泡在人工海水及淡水中作业,皮肤常被鱼虾刺伤,有8名工人在刺伤部位出现皮疹,因无明显自觉症状,发展慢,所以无就医愿望,经协商我们对3例患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
作者:陶诗沁;张海平;杨莉佳;朱小红;李晓杰;吴勤学 刊期: 2004- 06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坏死1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SLE并发股骨头坏死的机会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股骨头坏死与SLE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用量等进行探讨,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张佩莲;冒长峙;李学平;邓丹琪 刊期: 2004- 06
-
瘢痕疙瘩组织中转醛醇酶活性的研究
转醛醇酶是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重要关键酶.转醛醇酶活性增高与着色性干皮病发展为皮肤癌,与多发性硬化、肝硬化、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诱导的细胞凋亡都有密切的关系[1-3].本研究通过对瘢痕疙瘩组织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转醛醇酶活性的比较,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转醛醇酶基因表达和蛋白变化情况,探讨转醛醇酶与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蛋白合成的关系,为阐明瘢痕疙瘩......
作者:张一鸣;顾冬民;张锐;徐桦;德伟 刊期: 2004- 06
-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与皮肤血管炎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与皮肤血管炎的关系,并为皮肤血管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左付国;赵天恩;卢宪梅 刊期: 2004- 06
-
全反式维A酸胶囊与复方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结节性痒疹68例疗效比较
我科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用维A酸胶囊作为治疗组,复方倍他米松软膏(商品名得宝松)作为对照组,联合外用喜疗妥、维A酸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68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惠娟 刊期: 2004- 06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皮肤病及其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RNA逆转录病毒,主要感染CD4+细胞,导致免疫功能破坏,产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当CD4+细胞计数每mm3低于200个或出现某些临床疾病时,感染者进展为艾滋病(AIDS).HIV感染并发皮肤病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治疗HIV感染本身也会发生皮肤表现[1],其中部分皮肤病仅见于HIV阳性个体,为早期诊断HIV感染提供第一线......
作者:季江;崔盘根 刊期: 2004- 06
-
手术治疗巨大软疣状神经纤维瘤18例
我科自1993年3月至2002年3月共收治软疣状神经纤维瘤18例,手术后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晓玲;王玉荣;易传勋;张一鸣;彭冲;杨名;郭能强;周文东 刊期: 2004- 06
-
毛乳头细胞分离培养及其体外生长特性
毛乳头细胞的体外培养是深入研究毛囊生物学、真表皮相互作用机制、毛发形成/重建过程、临床各种与毛发相关的功能代谢失调疾病的关键环节和基础.但由于其位置特殊,获得困难,贴壁困难,细胞数量少,而不同的培养条件又会影响毛乳头细胞的功能,从而使这种细胞的培养很难建立.本研究利用显微分离法获得毛乳头,MCDB153培养液+10%胎牛血清作为培养介质,成功建立了毛乳头细胞培养方法,并系统观察了毛乳头细胞在此培养......
作者:张建刚;刘杰;孙晓玮;王德文;高亚兵 刊期: 2004- 06
-
评介《化妆品的危害与防治》
有幸先睹封绍奎、赵小忠、蔡瑞康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书后获益良多.许多已出版的书刊和宣传资料只谈化妆品的优点,不谈缺点.而本书则强调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处理及预防,给人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作者:吴绍熙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
- 1 对妊娠梅毒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些看法
- 2 皮肤颗粒细胞瘤一例
- 3 唇部肿瘤82例皮肤外科手术分析
- 4 阿莫罗芬甲搽剂治疗甲真菌病102例临床疗效观察
- 5 荨麻疹的临床分类及其处理
- 6 缺氧诱导因子-1α小干扰RNA对HaCaT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 7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10例重度银屑病临床观察
- 8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9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 10 他扎罗汀凝胶治疗痤疮、脂溢性角化病和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 11 Paget样网状细胞增多症二例
- 12 甲氨蝶呤过量致急性中毒反应一例
- 13 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表型的影响
- 14 一播散性浅表光线性汗孔角化病家系BNC、CSK基因突变
- 15 银屑病皮损CD8αα+T细胞表型鉴定
- 16 香菇皮炎二例
-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在恶性黑素瘤及良性痣中的表达
- 18 人型支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的相关性研究
- 19 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二例
- 20 燃煤污染引起慢性砷中毒临床分析及组织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