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第8期文章
  • 广东省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省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88-2003年发生于广东的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反应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发病者没有一定的职业区别,但并发艾滋病患者多为司机和无业人员.13例伴发有各种免疫缺陷的基础病,如艾滋病、结缔组织病、肾移植等.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为发热、消瘦、......

    作者:席丽艳;鲁长明;周冼苡;王露霞;谢穗生 刊期: 2004- 08

  • 国内首见棒状弯孢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

    目的报道国内首见棒状弯孢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方法取皮损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根据其镜下形态鉴定致病菌种.结果患者为17岁男性.9年前面部外伤后出现暗红色斑块和疣状增生至今,已扩散至左上臂.损害刮取物直接镜检见棕色分支分隔菌丝.标本培养有黑色菌落生长.镜检见棕色分支分隔菌丝和大量棒状、3~4个分隔的棕色孢子,单个或成群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和侧缘.组织病理显示为慢性肉芽肿.......

    作者:王家俊;李莉;肖经莴;朱敏;章强强 刊期: 2004- 08

  • 面部皮肤型孢子丝菌病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报道面部皮肤型孢子丝菌病72例.方法详细观察72例患者的皮损表现,逐一做真菌学检查,部分做病理检查.采用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联合疗法治疗.结果颜面孢子丝菌病的皮损形态复杂,其中淋巴管型占9.72%,局限型占90.28%,有明确外伤史的26.4%.以碘化钾为基础的联合治疗,6~8周全部治愈.结论皮损表现和真菌学检查是诊断孢子丝菌病的重要依据.颜面孢子丝菌病形态分布以局限型为主.基层误诊率......

    作者:李鹤玉;刘慧瑜;盛宇;冯广忠;王晓慧 刊期: 2004- 08

  • 我国首见由地霉引起的脓癣一例及实验研究

    目的报道我国首见由地霉所致脓癣一例.方法患者为9岁男孩,头部出现脓癣样皮损,耳后淋巴结肿大,全面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取头顶皮损表面痂皮及病发多次真菌培养、直接镜检证实为真菌病;通过真菌培养、扫描电镜、生化学实验及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扫描电镜及毛发受侵试验观察菌株对毛发的感染情况;通过动物试验观察菌株的致病力;观察临床抗真菌治疗效果及体外药敏实验.结果真菌学培养均有同样菌落生长,菌落表......

    作者:李秀丽;朱敬先;林元珠;高顺强;白逢彦 刊期: 2004- 08

  • 球形马拉色菌是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毛囊内的主要菌种

    目的确定引起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主要菌种,比较皮损毛囊内和毛周表面皮肤菌种是否一致,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与分离菌种的关系.方法菜子油培养基培养,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进行鉴定.结果从毛周表面皮肤分离的319株菌中鉴定出合轴马拉色菌247株(77.43%)、糠秕马拉色菌40株(12.54%)、球形马拉色菌27株(8.46%)、钝形马拉色菌5株(1.57%);从毛囊内分离的314株菌中鉴定出球形马拉色菌2......

    作者:熊心猜;冉玉平;代亚林;熊琳;周光平 刊期: 2004- 08

  • 播散性镰刀菌感染引起透明丝状霉菌病一例

    患者女,57岁,因膝、腕关节、双小腿下部红斑伴疼痛,渐成黑痂、破溃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左膝部出现多个针尖大红斑伴疼痛,并渐扩大.2个月前右膝关节、双踝、双腕关节相继出现类似皮损,并融合成片,逐渐形成黑痂,周围红肿,疼痛明显,以后膝、腕关节痂下渗液,部分黑痂脱落形成溃疡.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30年.......

    作者:熊琳;冉玉平;童燕芳;李志瑜;路永红 刊期: 2004- 08

  • 大连地区红色毛癣菌表型与皮肤癣菌病相关性分析

    红色毛癣菌从形态学分5型[1],对表型及其致病性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对在我科门诊就诊的红色毛癣菌病临床分离培养出的274株红色毛癣菌的表型以及与临床所致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一、临床资料1.菌株来源:红色毛癣菌感染浅部真菌病274例中女80例,男194例.体癣69例,股癣126例,手癣18例,足癣15例,甲癣45例,皮肤坏死1例.2.真菌培养及鉴定:采用SDA......

    作者:王华;杨国玲;于晓虹;董小红;宋智琦 刊期: 2004- 08

  • 321例老年皮肤真菌病及病原菌分析

    我们于995-2002年间共收集检查了贵阳地区≥60岁疑为皮肤真菌病患者489例,确诊为皮肤真菌病321例,现将病种及病原菌分析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来源:321例皮肤真菌病患者中,来自我科门诊患者229例(71%),来自我院各科室住院患者92例(29%).2.临床资料:321例患者中男189例(59%),女132例(41%);年龄60~86岁;病程短17d,长51年.各年龄组与真菌病的......

    作者:刘素琴;何勤;程波;陆洪光 刊期: 2004- 08

  • 阿萨希毛孢子菌对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毛孢子菌(Trichosporonspp.)是一种机会致病真菌,可引起皮肤局限性及系统性感染.近年来国外有关该菌在免疫缺陷和肿瘤患者中引起播散性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1,2],但也有报道由该菌所致的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患者无免疫性或肿瘤疾患存在[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10(IL-10)是单核细胞抗感染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行多种生物学活性......

    作者:敖俊红;杨蓉娅;王文岭;宋克敏;郝震锋;张洁 刊期: 2004- 08

  • 碘化钾对孢子丝菌病小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碘化钾是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其作用机理一直没有定论,体外试验已证实它不能直接抑制或杀灭孢子丝菌.我们检测了孢子丝菌病小鼠喂服碘化钾前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变化,分析了碘化钾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而为探讨其治疗孢子丝菌病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刘慧瑜;李鹤玉 刊期: 200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