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第8期文章
  • 头癣病原菌分析

    为了解川东北地区近十几年来头癣的临床分类和病原菌分布,将我科1986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集的头癣患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资料收集齐全的头癣患者共有309例,男169例,女140例,年龄1月至50岁,平均6.76岁,病程1周至3年,平均2.58月.......

    作者:眭维耻;熊心猜;张正中;杨建民 刊期: 2004- 08

  • CAP64荚膜相关基因在新生隐球菌分型中的意义

    新生隐球菌的多聚糖荚膜成分是新生隐球菌血清型分型的物质基础[1],而CAP64荚膜相关基因是新生隐球菌荚膜合成的必需基因之一[2],我们根据新生隐球菌血清型DCAP64荚膜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将设计的引物扩增5个标准血清型新生隐球菌,已分型和未分型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以及其他的致病真菌,以寻找引物的型特异性.......

    作者:郭秀军;廖万清;任大明 刊期: 2004- 08

  • 176例寻常痤疮患者马拉色菌带菌率的调查分析

    在寻常痤疮的微生物感染中以痤疮丙酸杆菌、马拉色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现就寻常痤疮患者皮损中马拉色菌的带菌率进行调查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76例寻常痤疮患者均来自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门诊,其中30例面部及躯干部同时取材且镜检有马拉色菌的患者单独列出,做同一患者不同部位马拉色菌形态学比较.其余146例患者做马拉色菌带菌率及带菌率与性别、年龄、部位、病程的关系,病情程度与马拉色菌带......

    作者:高峰;胡素泉;李智华;路涛;包英;吕桂霞;刘维达 刊期: 2004- 08

  • 汕头地区浅部真菌病及致病菌种分析

    为了解汕头地区浅部真菌病及致病菌种分布的情况,对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间我院门诊的浅部真菌病患者标本进行真菌培养.一、资料与方法1.材料来源:标本全部来源于我院门诊浅部真菌病患者的皮肤、甲屑、断发、毛囊内容物等,首先进行常规直接涂片镜检,显微镜检查找到真菌菌丝或孢子后,再进行真菌培养.共2054份.浅部真菌病分布情况见表1.......

    作者:李森真;黄进波;陈伟和;王雪虹 刊期: 2004- 08

  • 伊曲康唑治疗儿童脓癣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997年7月至2003年6月,用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儿童脓癣43例,获得良好疗效.一、临床资料1.入选病例:我科门诊及住院患儿,经临床及真菌检查确诊为脓癣者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小者生后48d,大12岁,平均6.06岁;年龄分布:0~3个月5例,4个月4例,6个月~1岁7例,2~5岁6例,6~8岁10例,9~12岁11例.体质量4~32kg.病......

    作者:李福秋;姜萍;王爽;金学洙 刊期: 2004- 08

  • 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为了评价特比萘芬6周疗法治疗指甲真菌病、8周疗法治疗趾甲真菌病的疗效,我科于1999年5月至2000年5月采用诺华制药公司生产的特比萘芬对65例甲真菌病进行了治疗和2年的随访,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经KOH直接镜检阳性确诊的65例甲真菌病,28例指甲真菌病,37例趾甲真菌病;男18例,女47例;<20岁4例,20~39岁34例,40~59岁23例,60岁4例;病程长22年,......

    作者:杨国玲;杨春梅;高明阳;宋智琦;于晓虹;刘晓明 刊期: 2004- 08

  • 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生殖器念珠菌病多中心观察

    近年来,体外敏感性试验表明特比萘芬对念珠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2],临床研究表明特比萘芬治疗皮肤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甲真菌病有效[3,4].为验证口服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白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于2003年9月至12月对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生殖器白念珠菌病进行了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方法1,参加单位: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在全国组织7家医疗机构......

    作者:苏晓红;车雅敏;连石;林俊萍;涂亚庭;张志华;乔福元;傅志宜 刊期: 2004- 08

  • 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安全性评价

    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灰黄霉素治疗甲真菌病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长期用药有肝损伤等毒副作用.酮康唑长期用药无症状肝酶升高发生率为5%~10%,症状性肝炎发生率为1:10000~1:15000,少数患者因此而死亡[1].目前这两种药物已不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新一代口服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治疗甲真菌病以其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耐受性好、安全性高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爱平;王亮春;李若瑜 刊期: 2004- 08

  • 儿童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发现患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真菌病则少见,但报道例数也逐年增多,而且见于世界各地[2].本文综述了儿童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分型、致病菌种分布、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一、流行病学研究1997年,Gupta等报道了在北美开展的一项了解儿童甲真菌病流行情况的前瞻眭研究,在5个中心,共收集皮肤科诊所就诊患者2000例(≤18岁),......

    作者:李岷;宗文凯;陈强;刘维达 刊期: 2004- 08

  • 白念珠菌总RNA提取的实验研究

    白念珠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双相型真菌,其生长形态可表现为酵母样呈圆形,条件改变时可呈细长状菌丝,这种生长形态的改变对RNA提取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根据文献[1]建立了两种白念珠菌总RNA提取的方法,并分别提取了酵母相和菌丝相白念珠菌的总RNA,发现该方法操作简便,需时较短,RNA降解少、纯度高,产量能满足科研的需要.......

    作者:周村建;郝飞;王鲁;钟白玉 刊期: 200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