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淋病奈瑟菌mtrC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目的构建淋病奈瑟菌膜蛋白mtrC表达质粒,探讨淋病奈瑟菌耐药的检测和耐药机制.方法从淋病奈瑟菌标准株中扩增淋病奈瑟菌膜蛋白mtrC基因片段.酶切后插入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mtrC.通过质粒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该重组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质粒转化人大肠杆菌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结果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质粒构建正确,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U14993)公布......
作者:陈宏翔;林能兴;黄长征;李家文;刘厚君;涂亚庭 刊期: 2005- 11
-
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苦参碱对SZ95皮脂腺细胞增殖及脂质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苦参碱对永生化人皮脂腺细胞(SZ95)增殖及脂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24h后细胞形态变化,确定药物的毒性浓度;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F)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作用24、48及72h对SZ95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48h后尼罗红染色的SZ95细胞内脂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毒性浓度黄芩苷为1×10-3mol/L,盐酸小檗碱为1×10-......
作者:鞠强;夏隆庆;尹兴平;陈沄;石继海 刊期: 2005- 11
-
一例伴丘疹性损害的先天性无毛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研究1例伴丘疹性损害的先天性无毛症患者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伴丘疹性损害的先天性无毛症HR基因的突变,同时对2个与秃发相关的基因GJB6和CDSN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在HR基因、GJB6基因和CDSN基因所检测的区域中均未检测到突变,在HR基因和CDSN基因上发现了数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论在该伴丘疹性损害的先天性无毛症家庭中未检测到HR、GJB6和CDS......
作者:张莉;王震英;魏欣净;刘晨帆 刊期: 2005- 11
-
β联蛋白和淋巴样增强因子1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β联蛋白、淋巴样增强因子1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25例皮内痣、45例恶性黑素瘤中β联蛋白、淋巴样增强因子1的表达情况.结果β联蛋白在恶性黑素瘤中异常表达率为73%,皮内痣为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样增强因子:1在恶性黑素瘤中阳性表达率为62.2%,皮内痣组为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淋巴样增强因子1高表达率与淋巴......
作者:殷河慧;廖文俊;高滢;高天文 刊期: 2005- 11
-
非磨削型嫩肤激光对小鼠皮肤失水的影响
目的研究非磨削型激光嫩肤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用CooltouchⅡ1320nm激光、Gentlelase755Bm激光、Vbeam595nm激光、GentleYAG1064nm激光照射小鼠皮肤,并用1%透明质酸钠涂抹于GentleYAG1064nm激光照射后的皮肤,观察1周内皮肤经表皮失水、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激光照射小鼠皮肤1h时就出现了经表皮失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59......
作者:赵晓霞;许爱娥;刘华绪 刊期: 2005- 11
-
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研究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因突变.方法采用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中患者及其父母、同胞、子女的ECM1基因.结果直接测序检测出本家系新的突变位点,患者为遗传复合体,ECM1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存在错义突变(C220G)和无义突变(R476X).在50个正常汉族人的ECM1基因中未发现有突变.患者父亲为突变C220G的携带者,而母亲为突变R47......
作者:王昌媛;章平肇;张福仁;刘杰;田洪青;余龙 刊期: 2005- 11
-
hTERT-siRNA及hTR-siRNA的合成及对Hut78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合成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端粒酶RNA(hTR)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株Hut78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转录法分别合成两条hTERT-siRNA及hTR-siRNA.采用siRNA直接处理细胞裂解液及磷酸钙共沉淀法将siRNA转染入Hut78细胞两种处理方式,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反......
作者:徐秀莲;戚金亮;陈声利;姜袆群;曾学思;孙建方 刊期: 2005- 11
-
高强度窄谱蓝光对寻常痤疮表皮分离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评价高强度窄谱蓝光对寻常痤疮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取67例轻、中度痤疮患者皮损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鉴定菌种.用高强度窄谱蓝光对培养所得的各种细菌进行照射,观察照光前后细菌数量、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皮损处检出痤疮丙酸杆菌(32.4%)、颗粒丙酸杆菌(6.9%)、表皮葡萄球菌(35.3%)、金黄色葡萄球菌(4.9%)、溶血葡萄球菌(7.8%)、孔氏葡萄球菌(1.0%)、棒状杆菌(9.8......
作者:刘蔚;蒋献;陈慧莉;李利;邓次冰;李咏 刊期: 2005- 11
-
银屑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Arg92→His)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对47例银屑病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及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组DNA的突变等位基因.结果银屑病组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Arg92→His)与银屑病存在相关性,其突变可能为银屑病的一个......
作者:夏天保;毕新岭;顾军;缪明永;李素玲;王洁;孙青菊;于军 刊期: 2005- 11
-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紫外线辐射的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紫外线(UV)辐射的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方法模拟环境中UV对人体皮肤的作用方式,UVA辐射的人成纤维细胞换以UVB辐射的HaCaT培养上清继续培养.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后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中的MMP-1;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荧光染料掺入法)检测IL-1Ra处理后成纤维细胞C-Jun、C-Fos及内参照G......
作者:王小勇;毕志刚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他扎罗汀凝胶治疗三种皮肤病疗效观察
- 2 黄芩甙对成纤维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
- 3 老年银屑病临床特点和治疗管理
- 4 一株引起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的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鉴定
- 5 以红斑结节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腹副神经节瘤一例
- 6 丘疹性荨麻疹病因学系统评价
- 7 儿童银屑病的治疗
- 8 氯化乙酰胆碱对培养的汗腺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的调节作用
- 9 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CD146的表达及意义
- 10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欢迎征订和投稿
- 11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和Toll样受体9、干扰素调节因子7及干扰素αmRNA的表达
- 12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与控制对策
- 13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二例
- 14 皮肤淋巴瘤与EB病毒潜伏感染的关系及病毒亚型的分析
- 15 湖南省开展LEC发现病例的效果评价
- 16 单纯性淋巴管瘤误诊为传染性软疣一例
- 17 寻常型银屑病皮肤中皮肤归巢T细胞免疫组化研究
- 18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白念珠菌基因型研究
- 19 未定类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三例分析
- 20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及基因型与黏液脓性宫颈炎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