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第12期文章
  • 皮脂腺痣继发肿瘤16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皮脂腺痣继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收集到的16例皮脂腺痣继发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18岁12例,11~17岁4例.7例伴有乳头状汗管囊腺瘤,4例伴有管状顶泌汗腺腺瘤,3例伴有毛鞘瘤,2例伴有基底细胞癌,汗孔角化样汗孔和真皮导管痣及鲜红斑痣各1例.6例有1个以上的肿瘤,尤以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伴管状顶泌汗腺腺瘤多,占有4例.结论皮脂腺痣基础上有任何继发肿......

    作者:樊应俊;李晓岚;冒长峙;邓丹琪;周晓鸿 刊期: 2011- 12

  • 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y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β表达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轻度斑秃患者18例、重症斑秃患者24例及正常人20例为检测对象,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常规分离PBMC,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BMC经植物血凝素和复方甘草酸苷共同刺激后IFN-γ和TNF-β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症斑秃组患者IFN-γ及TNF-β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斑秃组及正常人......

    作者:秦小卫;陈丽芳 刊期: 2011- 12

  • 激活蛋白-1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1(AP-1)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15例正常人和20例皮肌炎患者(为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的初发患者或停止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以上者,初发12例,复发8例)的PBMC,每例的PBMC等分为2份,一份加入含80μmol/L地塞米松和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48h后待用,另一份直接-80℃保存待用.用电......

    作者:周星;栗玉珍 刊期: 2011- 12

  • 壳聚糖护肤液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研究

    目的探讨壳聚糖护肤液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背部伤口模型上用药,对壳聚糖护肤液组(A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组)、生理氯化钠溶液组(C组)进行两两对照,肉眼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并于伤后3、7、14d,取皮肤修复组织行光镜观察.结果A组愈合时间为(17.3±1.35)d,B组为(18.2±1.15)d,C组为(24.0±1.37)d.A组与B组的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杨虎;郑丽君;黄新建;张梦媛;谈伟强 刊期: 2011- 12

  • 改良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改良皮肤点刺试验在筛查皮肤过敏原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随机入选47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年龄3~81岁,分别进行改良法(240例)和传统法(235例)皮肤点刺试验,比较两种点刺方法的过敏原阳性检出率.结果过敏原总阳性检出率改良法为65.4%,传统法为67.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过敏原均为户尘螨.结论改良皮肤点刺试验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而且操作过程更加简便、安全.......

    作者:吴黎明;祝俐;苏明;陈健;李凌 刊期: 2011- 12

  • Th17细胞、IL-17A mRNA及IL-23R mRNA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PV)皮损中IL-17AmRNA及IL-23RmRNA水平、外周血CD4+IL-17+T细胞数量及它们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PV组25例,对照组14例.对PV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用RT-PCR检测皮肤中IL-17AmRNA及IL-23RmRNA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PV患者及10例对照组外周血CD4+IL-17+T细胞的数量.结果PV组IL-17......

    作者:罗迪青;赵玉昆;刘隽华;吴良才;张海燕;吴长有;刘昀 刊期: 2011- 12

  • 0.1%他克莫司软膏不同疗程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0.1%他克莫司软膏不同疗程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结束后的病情反跳情况.方法将104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每日2次,疗程分别为4周、8周、16周,比较3组的疗效.疗程结束后4周随访比较3组的反跳情况.结果共90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其中疗程4周组32例、疗程8周组29例、疗程16周组2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7......

    作者:徐贤挺;林小敏;许洁;金永真;李秉煦 刊期: 2011- 12

  • 玫瑰糠疹患者单一核细胞转录因子T-bet mRNA及GATA-3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T-bet、GATA-3在玫瑰糠疹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7例玫瑰糠疹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T-betmRNA和GATA-3mRNA的表达.结果玫瑰糠疹患者外周血中T-betmRNA与GATA-3mRNAAvg△Ct值分别为3.33±0.94与5.22±0.69,对照组分别为4.31±1.11与4.36±1.02.患者的T-bet......

    作者:李玉平;张晓光;樊磊强;王爱学;马喜兴;刘爽 刊期: 2011- 12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难治性红皮病性银屑病一例

    患者男,70岁,周身鳞屑性红斑、丘疹20余年,确诊为银屑病,近4年加重.曾使用甲氨蝶呤(MTX)和中波窄谱紫外线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病情.4年前使用MTX累计剂量达到125mg时,出现乏力、恶心、口腔溃疡,白细胞降低至0.21×109/L,入血液科净化仓叶酸解毒、升白细胞治疗后恢复.2010年4月因血小板减少,经糖皮质激素及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治疗恢复正常2010年9月初,因发热查白细胞下降,......

    作者:陈玲玲;吴文雅;施辛;陈小建;谢立夏 刊期: 2011- 12

  • 阿维A及雷公藤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疗效分析

    阿维A和雷公藤是临床上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为分析二者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应用阿维A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雷公藤(湖北三九黄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单独和联合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志帮;周宇晗;向光;黎斌 刊期: 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