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唇部肿瘤82例皮肤外科手术分析
唇是面部重要的美学区域之一,唇部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对美观和健康影响极大,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成为皮肤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唇皮肤肿瘤82例,手术切除修复后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建中;许爱娥;冯卫国;戴叶芹;钱国培 刊期: 2011- 12
-
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腔镜下点灼治疗腋臭
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分为非手术和手术疗法,而手术是根治腋臭的较好选择.腋臭手术术式繁多,且各有利弊.我科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腔镜下点灼治疗腋臭85例,效果良好.......
作者:刘厚生;潘菊;康春雨;宁官森 刊期: 2011- 12
-
A-T皮瓣修复颞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缺损32例
面部颡区较大的皮肤肿瘤切除后不能直接缝合,创面缺损需要修复,又不能改变周围器官如眉眼的位置而继发其他畸形,应用A-T皮瓣修复可以解决这一难题.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我科共收治颞部皮肤肿瘤32例,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术后遗留的皮肤缺损创面应用A-T皮瓣进行一期修复.......
作者:张斌;刘积东;张琪;朱英华;占城;王文松 刊期: 2011- 12
-
沙眼衣原体培养时防控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污染的探索
细胞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沙眼衣原体检测的金标准[1].但是在进行沙眼衣原体的细胞组织培养时,虽然严格地进行了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的消毒和灭菌工作,注意无菌操作,但是临床标本在采集、转运、接种、收集和传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混杂其他微生物,从而污染标本.轻微的污染会使衣原体生长缓慢,但严重的污染往往造成沙眼衣原体数目减少,甚至标本的丢失[2].我们在近10年的沙眼衣原体培养实践中发现,细菌污染常见且危害大,......
作者:江勇;杨丽娜;刘原君;刘全忠 刊期: 2011- 12
-
评介《皮肤病治疗学》
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主译,马圣清教授主审,集国内28所医学院校110余名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合译的《皮肤病治疗学》已正式出版发行.这本超过200万字的巨著是美国莱沃(Lebwohl,M.G)等主编,新的第三版2010年才出版.张建中教授组织力量很快就完成了翻译,使得这本书在2011年6月就能与我国读者见面.这是一本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循证皮肤病治疗方面的新颖参考书.......
作者:傅志宜 刊期: 2011- 12
-
中国近代皮肤科学奠基人陈鸿康教授
陈鸿康教授是中国近代皮肤科学奠基人之一,189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1921年毕业于英国爱褒亭大学(theUniversityofAberdeen),后又到德国进修皮肤病学,师从JosephJadassohn教授,学习皮肤病理学,打下皮肤花柳病学的坚实基础.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学成回国,致力于发展中国皮肤科学事业.1924年陈鸿康与美国傅瑞思(FrazierCN1892-1982)教授一起共同创建北平......
作者:马毳毳;马振友;邵长庚 刊期: 2011- 12
动态资讯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原发性肝癌一例
- 2 色素痣继发白癜风一例
- 3 RNA干扰技术对犬小孢子菌PQ-LRP基因沉默的研究
- 4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顽固性血小板减少一例
- 5 28株酵母菌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分析
- 6 新生隐球菌白化株酚氧化酶结构基因的突变研究
- 7 色素失禁症伴先天性心脏病一例
- 8 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介导T淋巴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实验研究
- 9 职业性黑变病一例
- 10 NOD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彝族麻风病相关性研究
- 11 几种常见皮肤癣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
- 12 卡泊三醇、维A酸及雷公藤内酯醇对角质形成细胞及COLO16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的影响
- 13 河南不规则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一例
- 14 嗜酸性蜂窝织炎合并痒疹一例
- 15 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 16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17 足背小汗腺汗孔瘤一例
-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磷脂抗体的检测
- 19 TRP-2能特异减少WM35细胞对氧化压力(oxidative stress)的敏感性
- 20 米卡芬净等对抗白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