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黑素细胞个体化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有效的黑素细胞个体化培养实验方案,并观察其治疗大面积白癜风的疗效。方法Hu16培养基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应用黑素细胞的分裂时间(DOT)、黑素含量(M)、黑素制造量(MP)和树突数作为黑素细胞生物学活性的指标。通过调整Hu16培养基成分进行个体化培养,以获得生物学活性较好的黑素细胞。皮损区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磨削后进行黑素细胞移植,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共培养了10例稳定期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黑素......
作者:洪为松;傅丽芳;尉晓冬;许爱娥 刊期: 2011- 09
-
念珠菌黏附性与生物膜形成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念珠菌黏附性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将8株念珠菌和1株酿酒酵母均分别在YPD液体培养基和琼脂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其絮凝沉淀和黏附现象,进一步在96孔微量培养皿中建立生物膜模型,测定生物膜的生长动力学变化。结果9株菌株均具有絮凝沉淀的能力,经轻微振荡后白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不易重新悬浮,而酿酒酵母容易重新悬浮。9株菌株均能黏附于YPD琼脂培养基的表面,白念珠菌、乳酒念珠菌......
作者:马海丽;陈官芝;王国英;肖传顺;王丽欣 刊期: 2011- 09
-
CD20阳性的非特殊类型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81岁。左足背复发性溃疡8年,渐累及双下肢。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背红肿,约7cm×10cm范围的皮肤溃疡面,基底部可见肌腱,皮损周围皮肤呈紫褐色,边缘堤状隆起;右足内缘可见数个粟米大小丘疹样皮疹,排列呈环状;双下肢散在暗红色及棕色结节或色素沉着斑,压痛。左足背溃疡及右足丘疹样皮疹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表皮内见明显的亲表皮性浸润,真皮全层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浸润,有明显异形性,......
作者:鲁严;张美华;骆丹;仇红霞;苏忠兰;吴迪;朱丰 刊期: 2011- 09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抗金黄地鼠皮脂腺增生的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外用对动物模型皮脂腺增生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金黄地鼠侧腹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生理氯化钠溶液外涂一侧皮脂腺斑,一天3次,随机分用药0、10、20、30d4个时间组。在各时间点用游标卡尺测定两侧皮脂腺斑的面积。HE染色法观察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变化,取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脂腺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TU......
作者:黄秋红;周炳荣;郭娴菲;骆丹 刊期: 2011- 09
-
单侧性真皮中层弹性组织溶解症一例
患者女,38岁,颈右侧黄色丘疹伴带状萎缩20年。皮损缓慢发展,无明显症状。否认有长期日晒及家族史。皮肤科检查:颈右前侧皮肤见沿皮纹方向、大小不一的黄色丘疹、斑块;颈右后侧见多数以毛囊为中心的针帽大丘疹;整个颈右侧皮肤呈境界较清楚的带状萎缩斑,表面为细皱纹样改变,似老年人皮肤外观。颈部左侧皮肤大致正常,黄色丘疹处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血管周稀疏淋巴组织细胞及少量噬黑素细胞浸润,未见日光......
作者:马寒;谢淑霞;苏向阳;李美荣;尹颂超;陆春 刊期: 2011- 09
-
Notch1基因对裸鼠皮肤鳞状细胞癌移植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裸鼠移植瘤中的作用。方法于裸鼠腋下接种0.2ml1×108/ml的SCL-1细胞悬液,建立人皮肤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其分为三组:未处理组(接种PBS悬浮的未转染细胞),空载体转染组(接种空载体转染的细胞)和Notch1转染组(接种Notch1转染的细胞)。连续2周观察转染荷瘤裸鼠的生长情况,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
作者:刘冬;夏永华;李素娟;张彩凤;李敏;付丹丹;李占国;田中伟 刊期: 2011- 09
-
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HV-8K15等位基因型研究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食道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K15等位基因型与肿瘤的发病关系。方法序列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技术检测4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40例食道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组织中HHV-8K15基因,并确定HHV-8K15等位基因型,运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2.5%)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到HHV-8K15P型,8例食道鳞状细胞癌(20......
作者:李双会;张德志;靳颖;石岩;刘建勇;普雄明 刊期: 2011- 09
-
36例皮肤天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皮肤天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点、与EB病毒的关系及预后。方法收集2000—201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确诊为皮肤NK/T细胞淋巴瘤36例,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组,分别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与EB病毒的关系,并进行随访。结果36例皮肤NK/T细胞淋巴瘤中,原发13例,继发20例,未能明确原发或继发3例。原发性与继发性皮肤NK/T细胞淋巴瘤均以男性好发,但两组男女性别比差异......
作者:徐教生;李敏;黄欣;张永红;周春菊;薛学敏;段泽君;孙琳;刘翠苓;谷从友;安方;高子芬 刊期: 2011- 09
-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1周与咪康唑乳膏1周、4周治疗趾间型足癣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
目的探讨1%特比萘芬乳膏1周、2%硝酸咪康唑乳膏1周、4周治疗趾间型足癣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入选患者分层随机分为3组,包括特比萘芬1周组(特比萘芬外用每日2次连续1周后再使用3周安慰剂)、咪康唑1周组(咪康唑每日2次连用1周+3周安慰剂)和咪康唑4周组(咪康唑每日2次连用4周),用药后第1、3、4、6、9、12周随访进行临床、真菌学评估。结果152例真......
作者:李岷;张建中;王家俊;章强强;温海;顾军;曾凡钦;赖维;姚晨;张文娟;顾菊林;徐红;陈江汉;毕新岭;张军民;黄怀球;朱敏;张超英;李莉;吕桂霞;沈永年;刘维达 刊期: 2011- 09
-
母女同患Olmste综合征
例1女,2月龄,全身起角化性斑块近2个月。体检:眶周、口周、外阴、肛周可见片状境界较清楚角化性暗红色斑块,厚层鳞屑,局部见轻度浸渍,双足及双手掌可见黄色厚痂、皲裂。例2女,例1的母亲,24岁,口周、肛周角化性斑块,先天性普秃,双手足指(趾)残毁至指(趾)末端,残毁端见大量黄色肥厚性、角化性痂屑。例1臀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呈银屑病样增生,真皮乳头及浅层血管周围可见不等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A......
作者:陈龙;贺关林;覃莉;孔庆云 刊期: 2011- 09
动态资讯
- 1 小檗碱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 人毛囊内无色素黑素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3 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差异性膜蛋白质组学分析
- 4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HLA-A、B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 5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
- 6 先天型淋巴水肿伴疣状表皮痣一例
- 7 反义寡核苷酸阻遏角蛋白14的表达
- 8 黏蛋白痣一例
- 9 外用糖皮质激素接触过敏78例分析
- 10 皮肤原发性嗜酸粒细胞类癌一例
- 11 荨麻疹患者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与特异性IgE的关系
- 12 表现为紫癜的二期梅毒一例
- 13 部分白甲伴斑秃一例
- 14 咖啡酸衍生物WSY6对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用及机制研究
- 15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展
- 16 Busse-Buschke型念珠菌肉芽肿一例
- 17 静脉滴注双黄连联合外搽干扰素α治疗带状疱疹
- 18 重叠综合征一例
- 19 白癜风伴发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一例
- 20 甘草酸二铵对人毛囊生长作用及对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