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缺氧诱导因子-1α小干扰RNA对HaCaT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RNA干扰对低氧条件下HaCaT细胞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无干预因素)、低氧组(缺氧培养24h)、脂质体对照组(转染空载脂质体后缺氧培养24h)、RNA干扰组(转染脂质体介导的RNA干扰序列后缺氧培养24h)。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HaCaT细胞HIF-1α和VEGFmRN......
作者:李勇坚;祖旭宇;张桂英;肖嵘;文海泉 刊期: 2011- 09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HLAⅠ类分子A、B、C位点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HLAⅠ类分子重链A、B、C位点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中的HLAⅠ类分子重链A、B、C位点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率,与28例正常人皮肤组织进行对照研究。PASI评分评价银屑病患者皮损的严重程度。结果在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和正常人皮肤组织中,重链A位点均未检测到发生甲基化,B位点的甲基化率分......
作者:陈敏;崔盘根;林麟;蒋明军;吴信峰;周武庆;王焱;管海宏 刊期: 2011- 09
-
黄芩苷对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长波紫外线光损伤端粒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于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导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及对端粒途径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将亚融合状态的培养细胞分为空白组、黄芩苷组、UVA组和UVA+黄芩苷组,照光组中以10J/cm2UVA进行照射,药物干预组中加入50μg/ml黄芩苷干预处理。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以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检测细胞端粒酶水平;以实时定......
作者:闵玮;高亚丽;林秉奖;骆丹 刊期: 2011- 09
-
盐酸小檗碱抗白念珠菌体外药敏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BR)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现称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订的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BBR、氟康唑、BBR联合氟康唑对30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盐酸小檗碱对白念珠菌MIC值的几何均数(G)为248.18mg/L。与320、160、80mg/LBBR联合后,氟康唑MIC值的......
作者:竺璐;胡丽华;徐新美 刊期: 2011- 09
-
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一例
患者男,69岁。3年来,头、躯干和四肢出现散在红斑、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如粟丘疹、囊肿等)和脱发,病程中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灶性慢性炎细胞浸润伴毛细血管增生,毛囊周围慢性炎细胞浸润伴血管增生,伴少许嗜酸粒细胞,考虑为毛囊炎,予抗组胺药和抗生素治疗后皮损炎症消退,瘙痒减轻。3个月后,枕部出现斑块伴脱发,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密集淋巴样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毛囊周围大量淋......
作者:宋珺;伍洲炜;林军;孙越;朱光斗;施伟民 刊期: 2011- 09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多呈蝶形分布。中青年女性好发,男性也可患病。病因不明,治疗上也无特别有效的方法。由于该病影响美观,患者精神压力较大,成为爱美女性的心理负担。2010年2-10月,我们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65020166)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40例,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虹;燕淑美;弓娟琴 刊期: 2011- 09
-
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角皮瘤疗效观察
血管角皮瘤是一组以真皮乳头微血管扩张、继发表皮棘层肥厚、角化过度为特征的病变,治疗方法多,疗效不一[1]。我们使用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治疗血管角皮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血管角皮瘤患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龄7~56岁,病程1~20年;皮损发生于肢端者6例,阴囊或阴唇3例,单个皮损直径1~......
作者:张怡;王为平;付宏伟;赵爱见 刊期: 2011- 09
-
强脉冲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
单纯强脉冲光(intensepulsedlight,IPL)治疗仅对轻中度痤疮效果较好,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将光敏剂和激光光源相结合,对中重度痤疮治疗效果较好,但多有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我们将IPL光源和ALA-PDT治疗相结合,改良敷药浓度、时间,提高炎症性痤疮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局部不良反应。......
作者:梅兴宇;朴英兰;张文萍;黄欣 刊期: 2011- 09
-
乙醇脂质体局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皮肤科的多种疾病,例如,病原微生物感染皮肤毛囊、真皮、皮下组织、皮脂腺等处,多在皮肤深层。皮肤深层为局部给药系统的靶向作用部位,而覆盖于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是给药系统渗透的主要屏障。传统的局部给药系统经角质层渗透率较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磷脂囊泡类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经角质层的渗透率。......
作者:邢晓婧;郝飞 刊期: 2011- 09
-
C-木糖苷对改善老年女性皮肤的真表皮连接部超微结构形态的研究
皮肤老化时可以出现下列变化:在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速度和分化发生改变,参与基底层细胞黏附的分子,如整联蛋白(integrins)或角质形成细胞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下降。在真皮层,细胞外基质的构成也随老化的进程发生退行性改变,包括胶原纤维的机械性能退行和可溶性降低、弹性纤维网状结构退化、糖胺聚糖(GAGs)和蛋白聚糖(PGs)合成质和量的明显改变。除表皮和真皮发生老化性改变外,真表皮连接......
作者:陈旭;甄雅贤 刊期: 2011- 09
动态资讯
- 1 Akt和mTOR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 2 阿维A治愈一例连续性肢端皮炎
- 3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 4 先天性角化不良一例
- 5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的检测
- 6 湿疹与特应性皮炎皮损处细菌学研究
- 7 马尔尼菲青霉病并念珠菌病一例
- 8 《皮肤病中药内用制剂》、《皮肤病中药外用制剂》邮购信息
- 9 1960-2006年实验室皮肤黏膜浅部真菌病分离菌种统计分析
- 10 鼻腔扁平湿疣一例
- 11 缅怀恩师胡传揆教授
- 12 小梭形皮肤切除治疗腋臭96例
- 13 全身性瘙痒症的诊断和治疗
- 14 炎症后弹性组织松解伴皮肤松弛一例
- 15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一家系亚铁螯合酶基因突变检测
- 16 哈萨克族毛囊角化病一家系ATP2A2基因突变研究
- 17 壳聚糖护肤液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研究
-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预测的初步研究
- 19 不同灌注流速对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生长代谢的影响
- 20 Kyrle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