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荷载白介素24的溶瘤腺病毒联合达卡巴嗪对裸鼠黑素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荷载白介素24(IL-24)的溶瘤腺病毒ZD55-IL-24联合达卡巴嗪抑制裸鼠黑素瘤的作用.方法建立裸鼠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移植瘤模型后,分别给予ZD55-IL-24联合达卡巴嗪、ZD55-IL-24、达卡巴嗪、磷酸盐缓冲液(PBS)干预.Western印迹法检测A375细胞移植瘤组织IL-24、E1A蛋白表达.测量裸鼠肿瘤生长体积.结果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ZD55-IL-24......
作者:蒋冠;李鹤;魏志平;郑骏年;刘彦群 刊期: 2012- 04
-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检测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逆转录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9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与3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者PBMC中MIF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皮肤组织液中MIF的含量.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PBMC中MIF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皮肤组织液中MIF的含量分别为6.7......
作者:马蕾;薛海波;王娟;运蓓蕾 刊期: 2012- 04
-
屈侧网状色素沉着一家系调查及KRT5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探讨屈侧网状色素沉着一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致病原因.方法对该家系进行调查,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先证者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并对家系中3例患者的KRT5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皱褶部网状色素沉着,背部及腹部表现特发性点状白斑.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表皮色素增加,角质形成细胞内有大量黑素颗粒,黑素细胞的数目无明显变化.KRT5基因突变检测,未发现突变.结论......
作者:吉津;李明;赖美玲;李诚让;杨莉佳 刊期: 2012- 04
-
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CD146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CD146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SP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可溶性CD146(sCD14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PBMC中CD146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CD146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HSP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正......
作者:李玉娟;王秀敏 刊期: 2012- 04
-
皮肤和黏膜多发静脉血管畸形一家系
目的探讨家族遗传性皮肤和黏膜多发静脉血管畸形家系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家系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家系5代65名成员中有患者19例,呈现出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患者均无消化道出血、心脏和脑部异常史.皮损表现为口腔黏膜和四肢皮下等处大小不等的蓝紫色、突出皮面、质稍硬的瘤体.病理表现为静脉管腔不规则扩大,血管壁厚薄不一,小静脉丛生,血管内皮细胞层正常,平滑肌细胞层存在不同......
作者:林有坤;方玲;罗彦彦;华荣;许淑茹;何钠;李晓龙;舒伟;袁志刚 刊期: 2012- 04
-
疫苗注射部位发生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79岁,左上臂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后2个月,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色结节,逐渐增大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内有大量密集淋巴细胞形成团块,细胞较大,胞质淡染,胞核有异形和核分裂.免疫组化染色:CD3、CD5和LCA阳性细胞各占90%,CD20和CD56均阴性,CD30阳性细胞占90%,CD10少量阳性,细胞角蛋白1-3、上皮膜抗原和突触囊泡蛋白阴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阴性,Ki......
作者:张春玲;常建民 刊期: 2012- 04
-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跖疣113例临床疗效观察
跖疣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由于发生在足底、跖部、跖间,容易摩擦发生自身接种,且表面角质层较厚,给治疗带来困难.目前治疗跖疣的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理想[1].我科2000-2010年使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跖疣,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自1997年起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治疗情况相比较.......
作者:童晓荣;李延;刘凌;郭晓红;崔曙光;陶娟;涂亚庭 刊期: 2012- 04
-
恶性黑素瘤的治疗进展
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是致命性的皮肤肿瘤,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增长率约3%[1].2009年美国估计皮肤恶黑新发病例68720例,其中8650例将死于该病,是持续快速增长和男性增长快、女性增长第2快的肿瘤[2].恶黑易扩散,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疗效差,因此,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鹏;陈学忠;宋建民;瞿平元 刊期: 2012- 04
-
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
经典的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nodosa,PAN)系1866年由Kussmaul和Maier首先报道的一种致死性血管炎,当时称为结节性动脉周围炎(periarteritisnodosa),1903年Ferrafi将其改称为结节性多动脉炎.Lindberg于1931年首先认识PAN可主要局限于皮肤,称为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cutaneouspolyarteritisnodosa......
作者:顾有守 刊期: 2012- 04
-
冬季与夏季对354例不同年龄上海女性肤质影响的研究
该研究对354名18~80岁上海女性夏季与冬季的面部皮肤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皱纹和松弛度等皮肤老化体征不受季节的影响,而皮脂排出量、皮肤颜色、色素沉着斑的黑素含量、皮肤含水量等在夏季增加.......
作者:陈旭;甄雅贤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泛发性疣状扁平苔藓一例
- 2 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皮肤镜特征分析
- 3 抗MtrC单克隆抗体对淋球菌环丙沙星耐药水平的影响
- 4 微静脉血管瘤二例
- 5 RNA干扰神经突起导向因子Netrin-1表达下调对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影响
- 6 皮肤镜诊断规范用语及硬件参数专家共识(2017)
- 7 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体检测及治疗方法的进展
- 8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纤溶酶及CC趋化因子配体20水平的影响
- 9 儿童胫前毛母质瘤
- 10 蛎壳状二期复发梅毒疹一例
- 11 甄氏外瓶霉所致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 12 阴囊大汗腺汗囊瘤
- 13 成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症寻常型天疱疮一例
- 14 阿维A联合克拉霉素对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 15 寻常型天疱疮并甲损害一例
- 16 儿童常见丘疹性疾病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分析
- 17 皮肤鳞状细胞癌上皮型钙黏着蛋白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 18 结节性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一例
- 19 芽生菌病样黑素瘤一例
- 20 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标本中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