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年第11期文章
  • 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一例及组织蛋白酶C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探讨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患者组织蛋白酶C基因(CTSC)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1例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各2ml,同时取100例健康人的静脉血2ml作为对照.以提取的DNA作为模板,用成对的外显子特异性引物对患者的CTSC基因的全部7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后直接测序,检测患者CTSC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患者的CTSC基因存在复合型杂合突变,外显子6内第8......

    作者:李智铭;刘晶晶;竺海刚;张学奇;林孝华;李秉煦;徐云升 刊期: 2015- 11

  • 双侧节段型神经纤维瘤病一例

    患儿男,8岁.因背部巨大褐色斑片伴多发皮下结节于2015年1月30日来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于出生后即发现背部巨大淡褐色斑片.近3年在淡褐色斑片的基础上出现小的深褐色斑片,逐渐增多.并且,脊柱两侧出现多发皮下结节,无自觉症状.患儿系足月顺产.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二便正常.无癫痫发作史.患儿一级亲属中无类似病例,父母非近亲结婚.......

    作者:蒋俊青;顾安康;孔祥君;肖尹;纪华安 刊期: 2015- 11

  • 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合并Turner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28岁,无业.因全身起紫红色扁平丘疹伴痒2个月,四肢出现水疱3d,于2013年10月14日收入院.该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四肢起粟粒至绿豆大小多角形、界清的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蜡样薄膜,自觉瘙痒,搔抓后皮疹逐渐增多,波及躯干.在外院就诊,均诊断为湿疹,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60ml日1次,连续7d无好转,改为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外用地奈德软膏,亦无好转,仍有新起皮疹,分布密集,躯干处部分皮......

    作者:韩宪伟;李铁男;王珍;刘贵军 刊期: 2015- 11

  • 表现为反复双下肢肿胀(淋巴水肿)的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21岁,因双下肢反复红肿1年,再发加重1周入院.体检:颈部、腹股沟可及数枚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cm,光滑、质韧,无明显压痛;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皮肤科检查:双下肢明显肿胀,呈木质样硬度,以左下肢为著,其上散在大小不等暗红斑,皮温高,无明显压痛.入院前后2次查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高达70%以上.双下肢血管超声示右胫前动脉、左足背动脉血栓形成,左......

    作者:王飞;胡莉芳;宋国新;李可栋;卢新政;侯麦花 刊期: 2015- 11

  •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9-2014年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2例,观察其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结果本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2例中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8个月(5~20个月),中位发病年龄3.5个月(1~12个月),中位病程5个月(1~12个月).皮损表现为肤色至淡红色皮下结节或斑块,其中发生于躯干部5例,四肢6例,阴囊1例;12例中10例皮损为单发,......

    作者:徐教生;徐子刚;周春菊;韩晓峰;肖媛媛;徐哲;张立新;马琳 刊期: 2015- 11

  • 掌跖脓疱病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22和白细胞介素17F水平的研究

    目的了解掌跖脓疱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IL-22和IL-17F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和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掌跖脓疱病患者30例和健康人对照20例.采取掌跖脓疱病患者活动期、静止期及对照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TNF-α、IL-17、IL-22及IL-17F含量.患者组活动期与静止期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Mann......

    作者:孙昂远;刘越阳;李铁男;孙晓冬;孙晓杰;陈晴燕;王强 刊期: 2015- 11

  •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10例重度银屑病临床观察

    生物制剂能靶向性阻断T淋巴细胞活化,阻断特异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在欧美国家已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等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1],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我们采用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10例重度银屑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华;吴铁强;陈文静;肖阳娜;吉苏云;王宇;刘红芳;杨斌;陈永锋 刊期: 2015- 11

  • 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对特应性皮炎的防治作用

    表皮通透屏障是皮肤的防御功能之一,它不仅影响物质透过皮肤进出机体以及微生物的侵入,对皮肤的其他生物功能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降低是一些皮肤病(包括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2].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有助于防治这些皮肤病,已成为防治特应性皮炎的手段之一.由于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制剂或有效活性成分不同,其对皮肤功能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在临床上选择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

    作者:(茼)茂强;Se Kyoo Jeong;Byeong Deog Park;Peter M Elias 刊期: 2015- 11

  • 2014年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014年中,皮肤肿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诸多进展,现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肿瘤病毒学和肿瘤遗传学方面进行综述.一、肿瘤分子生物学1.黑素细胞性肿瘤:恶性黑素瘤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较快的肿瘤之一[1],2014年黑素瘤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黑素瘤与紫外线照射相关.......

    作者:王玲艳;晋红中 刊期: 2015- 11

  • 有色皮肤与皮肤癌关系:研究现状、趋势和误解

    对于有色人种而言,皮肤癌或许不是首要健康威胁,且皮肤癌在较深的肤色中罕见,但确实存在,一旦诊断延误即可致命.到2050年,50%的美国人口将由非白人的少数种族组成.因此,有必要对医生和患者就皮肤癌和肤色关系进行教育普及,以减少由皮肤癌导致的健康威胁.......

    作者:陈旭;周治君;孔佩慧 刊期: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