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生儿红斑狼疮一例
患儿女,41d,因生后即发现皮肤有皮疹,1个月来皮疹有所增加,于1999年9月16日来我所门诊求治。该患儿自出生后即发现头面部有红色斑片,渐累及躯干、四肢、掌跖,似无明显哭闹及燥动,吃奶正常,大小便无异常,曾在当地医院拟诊为胎传梅毒,注射水剂青霉素20万U,日2次,连续3d,症状无明显改善。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2.9kg,其姐无类似疾病。......
作者:胡兹嘉;李慧珠;刘素琴;韩国柱 刊期: 2001- 01
-
匐行疹一例
患者女,34岁。因双手丘疹、水疱呈线状损害伴瘙痒5d来诊。患者7d前在刚施过肥的田中除草,2d后右手环指第2指节桡侧皮肤起红斑、丘疹、厚壁水疱,痒甚。皮损迅速增多,以第3、4指蹼为中心,延及周围皮肤,皮损连成弯曲线状损害。2d后,左手4、5指指间、手指、手掌出现类似皮损。就诊当日线状损害仍不断延伸,有虫爬感。夜间睡眠差。病程中无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等。既往无特殊病史。家中未发现类似患者。......
作者:黄玲;王敏华;黄健生 刊期: 2001- 01
-
表现为恶性红斑的皮肌炎合并鼻咽癌一例
患者男,50岁,因面、颈、胸部V字区弥漫性红斑9个月,四肢肌痛、肌无力6个月,于2000年5月23日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前9个月日晒后,头、颈、胸部V字区及双上肢暴露部位出现红斑,并自觉双上肢酸痛,于当地诊为日光性皮炎,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日光照射后加重。在就诊过程中体检发现颈两侧淋巴结增大,偶痛,抗生素治疗后淋巴结稍缩小。......
作者:郭利劭;杜娟;张建中 刊期: 2001- 01
-
巨大线状汗孔角化症一例
患者男,44岁,因右下肢内侧线状皮损43年就诊。患者于1岁时发现右下肢内侧自上而下线状排列角化性丘疹,此后皮损缓慢扩大,边缘呈堤状隆起,无不适感。曾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银屑病,予以卡泊三醇软膏等外用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作者:吴贵;马东来;张晓楠 刊期: 2001-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及丙二醛水平测定
近年来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活性氧在SLE的发病中起作用,但机制不明。为此我们对35例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中NO、丙二醛(MDA)及免疫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旨在了解NO、活性氧在SLE中的作用及与各项免疫学指标的相互关系,探讨其与SLE发病、免疫机制的关系。......
作者:闻颖;刘险夷;李敏;初洁秋 刊期: 2001- 01
-
活血化瘀药和止血药对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我们[1]曾报道了中药止血药白芨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游走,推测这种促游走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皮肤创伤的作用机理。近来我们又观察了4种常用于治疗皮肤创伤的活血化瘀药血竭、乳香、没药和止血药地榆对角质形成细胞游走的影响,进而探索这些中药治疗皮肤创伤的作用机理。......
作者:陈德利;朴英兰;施伟民;徐倩;高青云;沈亮亮 刊期: 2001- 01
-
Fas、bcl-2和细胞凋亡在皮肌炎患者受累肌肉中的表达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某些调控细胞凋亡的自身基因如Fas和bcl-2在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中有重要意义。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部位可能存在细胞凋亡和Fas、bcl-2的异常。为此,我们对30例皮肌炎患者进行了细胞凋亡和Fas、bcl-2的研究。......
作者:张谊之;王琳;陈娘;杨毅;张敏 刊期: 2001- 01
-
白塞病与EB病毒感染及干扰素治疗观察
目前白塞病(BD)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46例BD患者外周血中Epstein-Barr病毒(EBV)DNA,并用α-2b干扰素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百芳;张爱华;王淑敏;陈锐 刊期: 2001-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CD126 的表达
我们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结合微量全血双标记免疫荧光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3例SLE患者CD3+与CD19+淋巴细胞表面CD126表达水平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内CD126mRNA表达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丽霞;孙林;叶任高;陆才生;许韩师;孔庆瑜 刊期: 2001-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观正常皮肤及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密度的检测
朗格汉斯细胞(LC)是主要位于表皮内的树枝状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LC在递呈抗原的过程中伴有功能状态和表面标志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LC的变化在红斑狼疮皮损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9例SLE患者外观正常皮肤和皮损部位及正常对照皮肤LC密度进行了检测,报道如下。......
作者:赖鑫;郭哲;赵玉铭;王雅坤;陈洪铎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口腔黏膜组织胞浆菌病?
- 2 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 3 解脲脲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 4 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桥粒芯糖蛋白3抗体文库
- 5 广州地区241例头癣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
- 6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报告
- 7 阿莫西林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二例
- 8 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新生变种和格特隐球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鉴定
- 9 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120例
- 10 不同中波紫外线照射对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因子/kit表达及黑素细胞迁移的影响
- 11 衣原体噬菌体ΦCPG1衣壳蛋白Vp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初探
- 12 沙眼衣原体E型MOM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纯化
- 13 环孢素A与阿维A酯联合治疗严重型银屑病12例
- 14 瑞他莫林——一种新的外用抗菌药
- 15 毛囊黏蛋白病二例
- 16 甲氧沙林对人毛囊黑素细胞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作用的研究
- 17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寻常性银屑病易感性及卡泊三醇疗效的相关性
- 18 HPGD基因缺失突变致厚皮性骨膜病一例
- 19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合并多发性基底细胞上皮瘤一例
- 20 迷迭香水溶性提取特通过抑制UV诱导金属基质蛋白酶1实现光保护效应